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知識

當歸這類補血藥所補的血是從哪來的?藥入口後人體內發生了什麽,使得血增多了?

2021-12-06知識
當歸味甘而重,故專能補血,其氣輕而辛,故又能行血,補中有動,行中有補,為血中之要藥。

當歸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通便、止咳的功效,其套用主要圍繞著這些功效。

對於問題「所補的血從哪裏來」,答案就在於 補血行血的「補中有動,行中有補」

這篇回答只探討當歸及其成分的作用機理,不是「帶貨」當歸(中醫粉請自重),更不是廢醫驗藥(為了黑而黑請繞行)。 有些路是中醫藥現代化必須要摸索的,從機理上把一個中藥的成分和作用靶點搞明白,再透過高算力的電腦,把互相之間的關聯織成網絡。這個過程和循證醫學不沖突,而循證醫學不光包括臨床證據還來自醫師經驗形成的共識。

當歸不是神藥,任何中藥起作用都需要君臣佐使的配伍,單一中藥單一成分的作用效力有限。 以下是正文——

目前針對當歸補血活血的機制,研究最多的功能表型除了迴圈系統和造血功能來起到「補血活血」作用以外,目前比較熱的是從「 Circadian Rhythm 」(晝夜節律分子鐘)來探討「調經助眠」的機制。

在活血補血方面,現代藥理研究已經給了多個方向的解釋: 抑制血小板聚集、抗血栓、促進紅細胞生成、抗動脈硬化和降低外周血管阻力

血小板聚集會堵塞血管,阻礙血液對局部區域的流動和灌溉。透過減少血小板聚集,就能透過「疏」來化解「堵」。當大量血液不被堵在路上而來到之前血供不足的區域,那就是「活血補血」的治療原則。

早在上世紀80、90年代就有研究報道當歸及其成分阿魏酸、槁本內酯和乙酸乙酯從多個靶點對血小板聚集性起到抑制作用。

上圖根據血小板聚集機制畫出的各種成分的作用靶點示意圖,根據這幅圖其實也能發現中草藥的多靶點特征,可能對單一靶點的作用和劑量都不大,但多靶點協同作戰,可能可以在更小的劑量下起到療效,並減少相關通道不良反應的機率。

血栓和血小板聚集類似,也是堵塞血管的病竈。 但血栓是血小板聚集到一定程度的下一個病理階段。

血小板聚集到血栓形成的機制示意圖

大量研究表明,當歸的抗血栓作用除了之前抑制血小板聚集以外,還和降低血粘度有關,其中槁本內酯是有效成分之一,槁本內酯本身已被證實可以抑制膠原誘發,後者也是造成血液粘滯性的主要成分。

黃色的網絡就是膠原構成的,它們促進血小板聚集,形成血栓。而槁本內酯可有效降解它們

說到補血,就不得不提紅細胞和血紅蛋白。血液最重要的功能就是攜帶氧氣到身體的各個部位。 血液裏的紅細胞就是負責這項工作的千千萬萬「搬磚工」,它們身上的血紅蛋白就是搬「氧磚」的「抓手」,每個手可以抓四個氧分子。 讓有限的血液裏能攜帶更多的氧氣,要麽就是增加紅細胞,要麽就是增加紅細胞攜氧活性(血紅蛋白數)。 (大量興奮劑也都在這個靶點上作文章,逃。。。

早期的研究表明,當歸及其有效成分(維生素B12、葉酸、菸鹼酸等)可以促進血紅蛋白和紅細胞的生成,而阿魏酸鈉可以抑制紅細胞被氧化的作用。 這些機制最終都能導向血液更高效的提供攜氧養供能力,對治療貧血具有重要的意義。

此外,除了血管內堵塞和血液內細胞的作用機制以外,對於更宏觀的人體迴圈系統的生物力學,也有大量的研究。

心臟是個大水泵,每跳一次,就有大量的血液從主動脈被「泵」向全身。但隨著從中央到末梢,水泵的力量也會不斷被削弱。 影響輸布血流量的是血管的外周阻力和血壓。

有相關生物力學研究同樣也證實,在當歸各種成分作用下,外周血液的粘滯性下降、血小板聚集下降,均能減少血管外周阻力,使血管彈性更好充分擴張,從而使得各個器官的血流量增加。 這些針對血管平滑肌的成分,大多和膽堿能受體和組織胺受體有關。

圍繞當歸對血液與迴圈系統作用的研究有很多,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叠代,高通量實驗又進一步以往篩藥理機制的效率和系統性。

最後推薦一個數據庫,不僅是當歸,想知道任何中草藥到底是不是有療效,在什麽方面被研究得比較多,和哪些現代藥物的作用機制類似,都可以參考和學習。

北京中醫藥大學趙屹教授和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吳楊教授在國際著名期刊【Nucleic Acids Research】發表了 HERB數據庫 ,中文名為 「本草組鑒」

數據庫連結如下:

在1037個評估草藥/成分的高通量實驗中重新分析6164個基因的表達譜,並將藥物轉錄學數據集對映到CMap上, 生成了中草藥/成分與2837種現代藥物之間的聯系。

此外,還從1966篇文獻中為473種中草藥/成分手動 挑選了1241個基因靶點和494種現代疾病 ,並將這些新資訊與包含這些藥物數據的數據庫進行交叉註釋。再結合數據庫挖掘和統計推理,將12933個靶點和28212個疾病與7263種中草藥和49258種成分聯系起來,並提供了它們之間的 6種配對關系

所以無論是給中藥找靶點,還是給靶點找中藥,

這個數據庫都是最全面的了

可以直接搜尋中草藥名(Herb)、成分名(Ingredient)、靶點(Target)和疾病名(Disease)。草藥名支持中文(如靈芝、金銀花、菊花),其他的只支持英文。

以當歸為例,想用科學的機制去解釋「所補的血從哪裏來?」,首先,得知道當歸的有效成分分別作用在身體哪些靶點和功能。

點選「當歸」就可以進入數據庫進一步挖掘已有高通量實驗進展。

有高通量實驗證據的中草藥則會有下圖這樣的結果展示:

上面的火山圖就是將差異基因是根據GEO中的數據得來的,實驗組的小鼠使用了當歸作為變量。對應的差異表達的基因作為列表附在下方。

根據差異表達基因,該數據庫還能進一步富集到具體病理生理過程。

GO enrichment
KEGG enrichment

對上述發現的差異表達基因分別進行GO富集和KEGG富集,就能看到具體的變型功能差異, 此時已經可大致了解該藥對哪些病理生理過程起到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