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知識

為什麽很多人會覺得自己不配被愛?

2020-03-31知識

覺得自己不配被愛,有可能是自尊水平較低的表現。

從很多回答裏也可以看到,很多人因為原生家庭或成長創傷,導致總是懷疑自己不夠好、有什麽地方不對、不值得被愛。因此我們也會提出重建自尊的建議,幫助你找回愛的信心。

低自尊對一個人有哪些影響?

如果把自己看作一件藝術品,它會是什麽樣的? 對於這樣一件作品,你是如何感受、看待的?它足夠好嗎?值得你認可嗎? ——這些我們對自己產生的評價,就是自尊(self-esteem)。


而低自尊,會給一個人的生活造成全方位的影響:


1. 低自尊者容易陷入虐待型親密關系,不能自拔。

· 一方面,ta們很容易進入這樣的關系。

那些會貶低、打擊ta們的人,反而令ta們感到「安全」——對方本就對我期待不高,我不用時刻擔心會令對方失望。 因此,ta們很容易進入一段不夠健康的關系。

· 另一方面, ta們也很難走出這樣的關系。

在關系中,ta們往往缺乏明確「底線」。即使看到伴侶身上有一些嚴重缺點,ta們也常常覺得對方配自己足夠好了,自己不應該奢求太多。

很多時候,ta們還會因為懷疑自己配不上伴侶,而想要補償對方,對對方加倍付出。 在一些程度更嚴重的情況下,ta們甚至會反復原諒伴侶的劈腿、家暴。

同時,由於ta們內心深處無法肯定自己的價值,伴侶的每一句批評、拒絕,都會激發ta們對自己「本質」的思考——是不是對方才是對的?我真的不夠好?

因此,ta們很容易被拉入「懷疑自己-收到負面反饋-更加懷疑自己」的惡性迴圈中。 長此以往,ta們可能產生習得性無助,而無力離開這段不夠好的關系。

2. 在日常生活的其他方面,低自尊者也可能有以下表現:

· 常常覺得他人不重視、不喜歡自己,甚至在針對自己

· 認為自己的成就是僥幸得來

· 有討好者傾向,覺得自己的需求和目標不重要,偶爾卻又因為一直在滿足他人而感到不滿

· 內心敏感,有點「玻璃心」

· 非常想要得到他人認可,或向不相關的人證明自己

· 特別喜歡與人比較

· 不敢肯定自己的想法,遇到選擇總要尋求他人意見

· 「耳根子軟」,覺得每個人都有道理,容易受人左右

*總的來說,低自尊的人有更高機率受抑郁、焦慮情緒困擾,他們更容易感到生活痛苦、沒有希望。與自尊水平更高的人相比,他們的身體和心理健康、甚至經濟水平都處於劣勢。


哪些人容易陷入低自尊狀態?

同樣是面對打擊、經歷創傷,為什麽一些人可以很快地恢復健康自尊,而另一些人卻在很長時間後仍覺得「是自己不夠好」?

社會心理學家Baumeister認為,人們其實生來內建一種需求和動力,令他們覺得自己足夠好、有價值。 在生活中,我們都難以避免會遇到打擊,但我們天生擁有可以應對這些危機、並行展出健康自尊的潛能。

既然如此,又是什麽破壞了這種潛能,令一些人陷入低自尊中無法自拔呢? 從事自尊研究多年的Susan Harter在她的書中寫到,這可能與我們早期的負面經歷有關。 因為自尊作為我們對自己的評價,是隨著自我意識的發展而發展起來的。

從此角度出發,她也提到了自尊潛能可能遭到破壞的兩種途徑:

1. 「他們沒有好好愛護我」

根據Charles H.Cooley的「鏡中自我」理論,人的自我意識源自於與他人的互動。簡單來說, 在我們人生早期,身邊那些重要他人對待我們的方式和評價,會逐漸內化成為我們內心的一種聲音,主導著我們對自己的看法。

比如:如果父母只在孩子考了高分、給自己「長臉」之後才表揚ta,孩子就很可能認為「我的價值就在於滿足他人需求」。這種體驗積累起來,孩子會認為自己本身是不值得的,自尊潛能會遭到打擊。

2. 「我想做的事情,都無法完成」

社會心理學家William James則認為,自我認知的開始在於, 在童年時期,我們是否認為自己有能力做到想做的事、成為想成為的人。

比如:一個熱愛知識,渴望學術成就的孩子,卻偏偏成績不好;或一個重視關系、在乎人緣的孩子,卻偏偏沒什麽朋友。Ta們可能因此產生一種無力感,認為 「我永遠不可能變成理想中的自己」 。這種無力感如果在多個方面逐漸積累,ta們的自尊潛能也會受到打擊。

綜上所述,Harter認為,自尊潛能被打擊最嚴重的,就是那些在成長過程中,既沒有被好好愛護、也不認為自己有能力做到想做的事的人。


如何提升自尊水平?

接下來,我們會針對不良關系帶來的「低自尊後遺癥」,為大家分享4個提升自尊水平的實操方法:

1. 找到支持你的團體

如果你曾經處在一段虐待性的關系中,可能你已經活成了一座孤島——好像除了伴侶外,你的生活一片空白,朋友和家人都變得陌生,因此你只能獨自忍耐。

但是,重新聯系起那些愛你的人,尋求ta們的支持和幫助,是走出低自尊的第一步。

好的支持者,是指那些可以陪伴你、為你提供幫助、並且不會隨意評判你的人。 在尋求支持者的過程中,要特別警惕那些關系緊密卻會再次傷害你的人,比如:總是挑剔你的父母、開過分玩笑的「閨蜜」等。 你可能會感覺與ta們相處是令你感到最熟悉、最「安全」的,但同時,你也將自己又一次擺在了被貶低的懸崖上。

如果身邊暫時沒有合適人選,你也可以考慮尋求專業人士的幫助。而在以後的生活中,你也可以有意識地逐漸豐富這個支持者團體,建立起自己的社會支持體系。

2. 積極的自我對話(Positive Affirmation)

看到積極對話,很多人會聯想到一些「打雞血式」的自我肯定,例如:「我是最棒的!」。

然而,對自尊水平處於低谷期的人來說,它可能帶來負面感受——畢竟它與你當下的認知相差太大了,你很難相信它,還可能進一步感受到現在的無能為力。

因此,你可以試著為自己的情況「量身定做」一些積極性自我對話,讓它們更具體。 同時,堅持每天拿出幾分鐘的時間,對著鏡子裏的自己說一些積極的話語。這麽做雖然聽起來有些傻氣,但實證研究表明,它是有效的 (Bloch, 2015)。

比如:

· 失戀時—— 「我可以從這段經歷中學到東西、更了解自己,為迎接更美好的戀情做準備」

· 約會前感到緊張時——對鏡中的自己說 「我很可愛的」

· 對未來感到迷茫時—— 「我相信我最終會過得幸福,即使現在辛苦,我也願意對未來保持期待」

· 被別人拒絕時—— 「我的需求和這個人的需求目前不匹配,但我仍是一個特別的、有價值的人」

3.找到自己的優勢

你可以在下面這樣的 優勢探索表格 中,圈出自己的特點。當然,你也可以在表格中加入更適合自己的詞匯。

然後,你可以針對勾選出的優勢,進行小段寫作。 在寫作中,可以特別註意以下幾點:

· 你的這項優勢是在什麽時候、哪些地方體現出來的?

· 這項個人優勢會對你的哪方面(關系、工作、還是個人提升)有所幫助?

4. 從小事做起,發展勝任感

想要使提升後的自尊更加穩固,你還需要真實地感受到—— 我可以面對生活中隨時出現的挑戰,也有能力做到自己想做的事。 我們將這種感受稱為「勝任感」。

首先,你可以尋找一個興趣領域,比如:曾很喜歡的跑步、一直想學的畫畫,等等。

然後,在特定領域內,為自己設定短期目標。這些目標要具有挑戰性,但同時,又是你「向上跳一跳就可以夠到的」。比如:把5公裏跑的速度提升20秒、堅持上完繪畫的十節課,等等。

在過程中,你可能遇到新夥伴,也可能發現新目標。 更重要的是,在這個新領域中,你可以跳出過往的環境局限,真正感受到自己在一些方面是有競爭力的,從而開啟「提升自信-接受更多挑戰-勝任更更多挑戰-進一步提升自信」的良性迴圈。

要註意,你需要循序漸進,不要讓自己遇到太多的挫折。 當你在更多的特定領域建立起「我有能力」的感受,你就會逐漸積累出一種更全面的勝任感。

希望大家都可以更好地看看待自己,相信你值得一切美好的事物。

參考資料:

Baumeister, R. F. (Ed.).(2013). Self-esteem: The puzzle of low self-regard. SpringerScience & Business Media.

Bloch, D. (2015). Positive self-talk for children: Teaching self-esteem through affirmations. BookBaby.

Overholser,J. C., Adams, D. M., Lehnert, K. L., & Brinkman, D. C. (1995). Self-esteemdeficits and suicidal tendencies among adolescents. Journal of theAmerican Academy of Child & Adolescent Psychiatry, 34(7),919-928.

Renouf, A., & Harter, S. (1990). Low self-worth and angeras components of the depressive experience in young adolescents. Development and Psychopathology, 2(3), 293-310. doi:10.1017/S095457940000078X

Sowislo, J. F., & Orth, U.(2013). Does low self-esteem predict depression and anxiety? A meta-analysis oflongitudinal studies.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39(1),213.

Trzesniewski,K. H., Donnellan, M. B., Moffitt, T. E., Robins, R. W., Poulton, R., &Caspi, A. (2006). Low self-esteem during adolescence predicts poor health,criminal behavior, and limited economic prospects during adulthood.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42(2), 381–390.

點選檢視高贊回答~

談戀愛什麽時候覺得該及時止損分手了?

工作能力強的人有哪些共同特征?

有哪些細微但是高效有用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