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知識

如何快速有效地停止打嗝?

2011-03-04知識

要知道如何快速有效的止嗝, 得看你打的是什麽嗝。

如果是吃完飯後打的,就像這種:

聲音自己腦補吧

一般情況下是: 飯後飽嗝。

打這種嗝,感覺就像 氣運丹田 之後,有一股溫熱的 洪荒之氣 ,從腹部生成,然後順著消化道 逆流而上 ,從嘴裏噴湧而出, 一吐為快 ,隨之而來的是一陣 渾身酥麻 的快感。

這種高超的仿佛練氣功的嗝法,專業上叫 「噯氣」 ,也就是「飽嗝」,主要原因是 胃裏有一肚子氣。

吃飯狼吞虎咽、快速喝水、吸煙、喝碳酸飲料和啤酒、反復做吞咽動作、運動時過度換氣時……

都會 吞下不少氣體 ,打幾個嗝能 防止多余的氣進到腸道。

當然,也有一些特殊情況會導致經常「嗝~~~」,比如 長期服用二甲雙胍或其它降糖藥的病人。

普通的飯後打嗝,一般沒啥人在意,不過如果你吃了 韭菜、生蒜啊 之類有味道的東西,即是是刷了牙、嚼了口香糖,也是沒用的。

更煩的是,和人說著說著話,突然一個從胃裏湧出的 飽含濃郁氣息的嗝 ……

想不「嗝~~」也很簡單,就是 少吃點空氣 ,比如:

  • 少喝含氣碳酸飲料,每餐七八分飽,吃飯細嚼慢咽;
  • 少吃蘿蔔、豆制品、蔥蒜等會引起 「打嗝放屁」 的食物。
  • 但是,如果 經常「嗝~~」 ,也就是幾乎每次飯後都打嗝,就要考慮是不是 消化道有問題

    得了 胃食管反流病、食管裂孔疝、慢性胃炎、胃潰瘍、功能性消化不良、腸易激症候群 等,都會經常「嗝~~」。

    如果還常常 伴有腹脹、腹部不適、反酸 等表現,這時候代表的,就不僅僅是你吃飽了,還有可能是你的消化系統出現了問題,需要及時就醫。

    如果你是 打嗝不止 ,像這樣:

    中間間斷時間請自行填充

    那你可能遇上了 「薛定諤的嗝」。

    打這種嗝,仿佛自己體內 突然開了 一台氣泵,身體隨著每次打嗝都會劇烈震動一下。

    而且更煩的是,這種嗝, 不知道什麽時候才能停止 ,仿佛身體裏是一台 永動機。

    這和肚子裏有沒有氣就沒關系了,這種打嗝叫做 「呃逆」 ,主要取決於 「膈肌」

    「膈肌」指的是分割胸部和腹部的肌肉。膈肌 受到刺激會突然收縮 比如 突然大笑、猛地吸氣、暴飲暴食、夏天短時間內大量飲用喝冰闊落……

    或者做了其他一些你沒有感知但是其實刺激到膈肌的小動作。

    聲門就會關閉,本應該透過聲門進入氣管的氣流被迫中斷,打嗝就開始了。

    這有一個圖,可以更直觀的理解原理:

    由於這種嗝總是 來無影去無蹤,

    所以如果你在 公眾場合 ,尤其是比較 安靜地環境 ,比如只有打字聲的辦公區……自習室……開會期間……全是陌生人的電梯裏…… 突然開始打嗝……

    那到底有沒有什麽快速止住這種嗝的方法?

    民間流傳著若幹偏方,比如說……

    驚嚇止嗝法: 突然從背後拍打打嗝者達到止嗝效果(因為這個從小被多打了好多次)

    喝水止嗝法: 一次喝一口,分幾次吞下 / 連續喝幾小口水(具體吞幾口 / 喝幾口看你自己心情)

    吞食止嗝法: 大量吞咽麪包或者饅頭塊(註意別被噎著)

    此外還有:

  • 把一個紙袋罩在嘴上,呼吸幾次 (這個方法對情緒激動亦有緩解)
  • 往外扯自己的舌頭,直到下一個嗝消失 (註意別把舌頭拽出來)
  • 倒立 (只要你能行)
  • ……
  • 總之,這些方法 因人而異,對不同的人可能效果不同 ,總有一款適合你。

    丁香醫生在這裏再推薦一個 神奇的方法:

    食指伸入患者肛門 ,以緩慢的 圓周運動按摩直腸 。患者打嗝的頻率會立即減緩,30 秒內完全停止。

    這是由一名美國醫生和一名以色列醫生共同發明的 「按摩直腸止嗝法」 ,而且榮獲 2006 年的搞笑諾貝爾醫學獎。兩個醫生都是男性,真好奇這個方法他倆是怎麽研究出來的。

    當然,如果你「嗝~嗝~嗝~」 超過 48 小時甚至 1 個月以上 ,甚至用了「按摩直腸止嗝法」都沒用,那就有問題了。

    這在臨床上分別叫做 「持續性呃逆」和「頑固性呃逆」 ,大多是 甲狀腺、中樞系統和胃腸道疾病 的表現。

    需要及時去醫院,透過 MRI(磁共振)、胃鏡等檢查手段,找出持續打嗝的病因,進行正規的專業治療。

    寫到這忽然想到今天晚上就是 世界杯開幕式 了,接下來一個月,將會是兩種打嗝 高發時段

    畢竟看球的時候不僅大家 心情緊張 ,時而興奮不已時而暴跳如雷, 容易導致「嗝~嗝~嗝~」 ,估計還要 吃很多夜宵 填補深夜空空的胃,導致吃飽了 「嗝~~」

    丁香醫生就在此祝大家順(不)利(打嗝)的看完今年的球吧~

    內容參考丁香醫生科普文章:

    作者:張巖 山東大學齊魯醫院 消化內科

    作者:王小澤 介入診療專業博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