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主想表達的意思可能是明朝皇帝大多不理朝政,而清朝皇帝大多日夜處理政事,由此得出明朝皇帝有著各自的喜好而不理朝政故而「放飛自我」,其實深層次的含義還是說明朝皇帝大多昏庸;而清朝皇帝日夜處理朝政,勤於政事,因此是明君。 其實這是不對的,英明的君主必然勤政,但是勤政的君主並不一定是明君,這個關系要明確。
我拿清朝道光帝做例子,看看勤政、節約的庸君到底是個什麽樣子。
道光帝6歲進入上書房讀書,此後只有年節、皇帝和皇後的生日才能休息,其他時間裏4點起床讀書,6點老師前來教大家知識,下午2點老師離開,隨後道光帝進行滿語,騎射功夫的學習。皇子生涯的訓練確實把道光帝鍛煉的十分棒,在1813年的林清之變中,道光帝用鳥槍打落兩名天理教徒,隨後帶著禁軍平定天理教之亂,逮捕天理教首領林清,可以說道光帝臨危不懼,表現的十分出色,膽氣十足。
道光帝39歲時繼承皇位,一生勤勤勉勉,勞心於政事,正如道光帝自詡所言:
「自禦極至今,凡批覽章奏,引對臣工,旰食宵衣,三十年如一日,不敢自暇自逸。」道光帝也十分節儉。在道光元年(1821)道光帝就寫了【禦制聲色貨利諭】的施政宣言,立誌反腐倡儉,大幹特幹。此後又寫【禦制慎德堂記】勸告子孫後代節儉,他本人的節儉甚至在野史也很出名,【清稗類鈔】載:
宣宗所服套褲,當膝處已穿,輒令所司綴一圓綢其上,俗所雲打掌是也。於是大臣效之,亦綴一圓綢於膝間。一日,召見軍機大臣,時曹文正跪近禦座,宣宗見其綴痕,問曰:汝套褲亦打掌乎?對曰:改制甚費,故補綴。宣宗問曰:汝打掌須銀幾何?曹愕眙久之,曰:須銀三錢。宣宗曰:汝外間作物大便宜,吾內府乃須銀五兩。道光帝治理國家同樣嚴格辦事。豫親王裕興因為在嘉慶帝葬禮期間強奸使喚丫頭寅格被道光帝下令賜死,最後是太後求情才保留一命,但還是被革去王爵,交宗人府圈禁三年。道光帝同窗的三弟惇親王綿愷因為包攬詞訟、欺壓百姓、玩弄太監等事情被道光帝降為郡王,革去一切職務,憂懼之下綿愷在半年內病逝。
但道光帝治理下的大清王朝真的好嗎?答案是否定。
第一點,道光帝的勤政是典型的假勤政,屬於自己騙自己。
道光帝最欣賞的官員是曹振鏞,此人仕途堪稱一馬平川,一路升官發財,到了80歲才退休,官僚生涯長達52年。這樣的官員當然自有自己的特殊本事,他的官場原則是: 多磕頭,少說話。 這就是典型的官僚作風,透過曹振鏞我們也能清楚道光帝是一個什麽樣子的人,畢竟物以類聚、人以群分。
曹振鏞在擔任軍機大臣的時候,道光帝苦於天天看奏折,曹振鏞就給道光帝獻上一個策略,他說現在的官員都是靠著師爺寫奏章,十分輕松,但皇帝卻要天天看這些無用的奏折,不如找幾篇奏折專挑細節上的錯誤,這樣就可以讓上奏的大臣害怕從而減少奏折量。 道光帝一聽,贊嘆曹振鏞的主意好呀,於是道光帝專門在語法、筆畫、格式上找奏折的錯誤,一旦發現錯誤,就處罰寫奏折的官員,畢竟按照道光帝的邏輯: 文字都寫不好,工作態度能好嗎?還能勝任重要的官職嗎? 所以官員擔心仕途,索性就減少奏折量。奏折量減少是好,但就是此後對於國家的變化一無所知。
而且道光帝到了晚年,他本人越來越不願聽那些地方變亂的訊息。在1847年廣西天地會起義前夕,廣西巡撫鄭祖琛向朝廷報告,廣西民生艱難,流民遍地,加上天地會會黨屢次發生起義,依靠廣西本省的力量無法控制局勢,希望朝廷能夠實施措施救援廣西。這個時候大學士潘世恩就寫信給鄭祖琛, 希望他不要老是上奏這些民變的訊息給朝廷,也不要總是寫哪裏有大批百姓要造反的事件,因為道光帝不想也不願意聽到這些四處造反地訊息,他認為自己治理下的中國四方無事,鄭祖琛的奏折不是故意讓道光帝難受嗎?
廣西的龍啟瑞上梅伯言書中也提到了道光帝茍且偷安給朝廷造成的巨大影響:
又上之,則有宰相風示意旨,謂水旱盜賊,不當以時入告,上煩聖慮;國家經費有常,不許以毫發細故,輒請動用。廣西巡撫鄭祖琛只好念佛消災,希望大規模民變不要在自己任期內出現。但是道光帝治理下的中國卻是民變四起:
這些民變多如牛毛,如此多的民變預告一場大規模的起義即將到來,可惜道光帝沒有等到這一天,否則他本人會更加痛苦,他駕崩後兩年,太平天國運動打響,席卷東南,撚軍橫行華北,清朝的統治危如累卵。而這一切後果道光帝是要負責任的。
第二點,皇帝本人的節儉並不能有效改善國家的財政狀況
道光帝本人是很節儉,他甚至把自己的節約看做挽救財政危機的一種手段,要知道道光帝在皇後千秋節(皇後生日)時候有一次破例的結果才是給赴宴的人一人一碗打鹵面,另外道光帝縫制一個修補程式在內務府貪汙的情況下也要花費幾兩銀子, 但是道光帝節約這些銀子能夠挽救大清朝的財政危機嗎?答案是不能。
清朝中期的白蓮教大起義大約花費了2億白銀,這股財政負擔一直延續到道光帝年間。而清朝各地官員的貪汙陋規,各省各級政府財政的虧空,耗費百萬白銀養活的3萬多宗親,黃河以及天災的治理,這些事情就像血盤大口吞噬一筆又一筆財富。此外,外患的侵擾和鎮壓內亂也加劇財政危機,第一次鴉片戰爭賠款折合白銀1960萬兩,軍費高達4000萬兩,此後鴉片的大量輸入在1846年已經造成了1300萬元的貿易逆差,第一次新疆作戰1100多萬兩白銀,第二次新疆作戰耗費730萬兩白銀。這就是道光帝面對的朝廷財政情況。
最為重要的是清朝戶部的紙面上的銀子數據都是假的,道光二十三年(公歷1843年),戶部銀庫表面上的賬目是1000萬多兩白銀,但是接下來發生了銀庫庫兵因為分贓不均而導致的相互告密事件,最後捅到道光帝的耳中,道光帝下令刑部尚書前去查驗,結果查出戶部銀庫的虧空約有925.2萬多兩銀子的虧空,也就是925.2萬兩銀子不翼而飛,賬面上1000萬白銀,實際上只有100萬白銀。經過刑部的調查發現是銀庫官兵長時間監守自盜,這主要是在某些大人物的安排下「以谷道藏銀」,靠著這種手段把戶部銀庫的銀子大部份弄出來分贓。
道光帝痛心疾首,怒不可遏。下令要庫官、查庫禦史任期中每月賠1200兩;管庫王大臣每月賠500兩;查庫王大臣每查庫一次賠6000兩。那些已故官員的賠償標準減半,由子孫代賠。還把一些交不出賠款的官員下放到監獄,不賠全額的贓款就不放人。即使是這樣還是叫不出足夠的白銀抵債。此外還有幾個庫兵在逃,道光帝嚴厲查辦,但是這幾個庫兵始終杳無音訊。最後在官僚體系面前,這件事也就不了了之。 可以說大清帝國到了這個樣子不是道光帝這樣的人能夠改變的。
也許歷史就是這樣微妙,道光帝在力行勤政和節儉之後,大清帝國卻出現了末日景象。這使得此後道光帝一直困惑一個問題:為什麽祖父乾隆揮金如土而國庫充盈,如今自己日日節儉卻民生罕裕?不過這個問題道光帝也沒有想通,一輩子都沒有想通。因為69歲的道光帝在去世的時候在遺詔中還是那句話: 仰維列聖家法,一以敬天法祖勤政愛民為本。自維薄德,敢不朝乾夕惕,惟日孜孜? 在道光帝自己看來,奉守祖宗家法的他,在位30年,無時無刻不戰戰兢兢地履行皇帝的任務,結果是自己把大清帝國帶入了崩潰的邊緣,康熙、雍正、乾隆、嘉慶皇帝都是這麽幹的,自己循著祖先的辦法治國,為什麽越辦越差?道光帝的一生都在這樣的憂慮和痛苦之中生活。
勤政、節儉不是明君的品質嗎?難道一個好皇帝不該是這樣嗎?的確一個明君確實需要勤政和節儉,但是勤政是一個政治家必須的品質,到底如何勤政才是政治家該思考的問題,也是一個明君該做的事情。節儉是個人品質,皇帝的節儉是應該的,但是最應該是國家制度組織的節儉,道光帝只是做到了其中一個,而沒有做到另一個。困守於家法,希望借助祖先的經驗幫助自己解決問題,是不應該的,因為道光帝的時代世界正處於大變革時代,20世紀的強國德國、日本、美國、意大利此時才剛剛興起,這是一個需要變革的時代,清朝這個船已經爛得不成形了,再英明的舵手駕駛它也只會沈入海底,這不是個人力量所能改變的。
我希望讀者能夠明白古代帝國體制下的明君是一個什麽樣子的含義?判定古代帝國體制下的明君究竟應該采用什麽的標準和含義?而不是簡單透過勤政愛民之類的單薄話語來推斷,如果只是透過膚淺的理解去解釋古代帝國體制下的明君,那麽你只會永遠困在思維誤區,因為有很多問題解釋不通。我們更應該從國家制度和歷史環境以及人物對比來看待一個人,用一個不恰當的比方: 好比你每天坐在書桌上勤奮練字,別人都會說你很練字努力,但是這並不能提高你寫作文的能力。學習途徑都是錯的,結果怎麽可能對呢?
碼字不容易呀,如果讀者覺得對,希望點贊,關註走一波,你的支持是我碼字的動力呀,也歡迎大家討論,不足也請指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