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知識

邊緣性人格障礙和自戀型人格障礙有什麽區別?

2019-11-16知識

1、自戀型人格障礙 (narcissisticpersonalitydisorder, NPD)

DSM5自戀型人格障礙的診斷標準為:

一種需要他人贊揚且缺乏共情的自大(幻想或行為)的普遍心理行為模式;起自成年早期,存在於各種背景下,表現為下列5項(或更多)癥狀:
1、具有 自我重要性的誇大感 (例如,誇大成就和才能,在沒有相應成就時卻盼望被認為是優勝者)。
2、幻想 無限成功、權利、才華、美麗或理想愛情的先占觀念
3、認為 自己是「特殊」的和獨特的 ,只能被其他特殊的或地位高的人(或機構)所理解或與之交往。
4、要求 過度的贊美
5、有一種權利感(即 不合理的期望特殊的優待或他人自動順從他的期望 )。
6、在人際關系上剝削他人(即 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而利用別人 )。
7、 缺乏共情 :不願辨識或認同他人的感受和需求。
8、常常 妒忌他人,或認為他人妒忌自己
9、表現為 高傲、傲慢 的行為或態度。

科胡特認為,自戀是個連續體。健康自戀的個體面對挫折能夠相對快地復原,而病理性自戀則因為遭遇了創傷性挫折,形成了被動的防禦機制,有著不穩定的自我概念,將他人當做自己需要的滿足者,很容易體驗到羞恥感,為了避免遭受痛苦,設立自己 誇大的極具優越感的形象 ,從而產生 人際交往的困難

嬰兒的原發自戀是我是無所不能的,滿足原發自戀的途徑是2種(我是無所不能的 or 滿足我需要的物件是完美的,比如父母),因為現實上這些幻想不能全被滿足,這就是嬰兒原發自戀的失調,這些失調會影響嬰兒的全能感。 嬰兒為了維護原始的全能感或者與照顧者的一體感,會投註照顧者全能的力量,這就是理想化級的自戀發展路線,另一種是投註給原始自體全能的力量,這是誇大自體的自戀發展路線 。因為當嬰兒的原發自戀失調,他們感到抑郁、焦慮和恐懼,就需要一個理想化的安全的力量,希望 獲得幫助和連線,這種連線和依戀來獲得自身的穩定、安撫和力量 使得虛弱的自體感回復到統整感,這些理想化的自體客體體驗使得自體內化這些力量感和穩定感 ;又或者透過 回應、認可、接納、理解和欣賞來鏡映自己的存在感,確認自己的誇大自體 這種古老的誇大欲望被接受後,就可以內化到自體中,成為雄心和抱負,去發展自己的能力

也就是說自戀有2條健康的發展線,這引導著原發自戀向繼發的成人的雄心、抱負和能力去發展,能獲得自身的穩定、安撫和力量。這個二元論(軸)包含有 無所不能的自體 理想化的父母印象(即全能的客體) 。 這2條發展線的任何一條的創傷體驗都可能導致扭曲的變形內化和有缺陷的自體結構的產生:

第1條線(2— 5月):共生期(無所不能期) ,將父母體驗為無所不能,因而也得到無所不能的自體印象。養育者共情地去滿足孩子的需要,理解、接納和肯定他們帶有幻想的雄心,隨著與養育者的互動,無所不能的自體印象將成為未來理想和雄心的基礎。

第2條線(嬰兒期開始——6歲):孩子透過理想化父母的印象(全能客體)來發展自己的理想和雄心。 理想化的父母允許孩子有不同於自己的感受,能站在孩子的角度接納孩子。理想化的父母也有共情的失敗, 但他們有能力面對這種失敗,父母承擔共情失敗的責任能夠為孩子提供一個典範。孩子認同和內化這些來自父母的東西,成為自體的一部份,盡管孩子開始認識到父母並不是自己想象的那樣全能,但已經開始學會區分幻想和現實。

2條自戀的發展線的健康發展使得人擁有健康的自尊,從而為之後的人際關系的健康發展提供基礎。

但是,若在二軸發展期間,養育者出現過多的冷淡、拒絕、敵意、虐待、不共情、要求過多、完美主義等,可能導致自戀的病態發展。養育者共情的失敗導致正常發展所需的早期的雄心和理想化父母印象的缺失,使得這種需要代償性地加強,表現為在隨後的人際交往中對他人過分理想化,以及自認為無所不能。理解和體驗他人是將他人當作自己或自己身體的一部份,缺乏人際界限,難以理解他人情感和行為的意義。

2、邊緣型人格障礙(borderlinepersonalitydisorder, BPD)

邊緣型人格障礙是一種復雜的精神障礙,以 人際關系、情緒調節、自我意象的極端不穩定性和行為的顯著沖動性 為特征。

【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第5版DSM-5中的診斷標準為:

一種人際關系、自我形象和情感不穩定以及顯著沖突的普遍心理行為模式,始於成年早期,存在於各種背景下,表現為下列 5項(或更多)癥狀
1. 極力避免真正的或想象出來的 被遺棄 (註:不包括診斷標準第5項中的自殺或自殘行為)。
2. 一種 不穩定的緊張的人際關系模式 ,以 極端理想化和極端貶低之間交替變動 為特征。
3. 身份紊亂:顯著的持續而 不穩定的自我形象或自我感覺
4. 至少在2個方面有潛在的自我損傷的 沖動性 (例如,消費、性行為、物質濫用、魯莽駕駛、暴食)(註:不包括診斷標準第5項中的自殺或自殘行為)。
5. 反復發生 自殺行為、自殺姿態或威脅或自殘行為
6. 由於顯著的心境反應所致的 情感不穩定 (例如,親密感突然缺失,控制感喪失引起的惶恐繼續轉化為憤怒)。
7. 慢性的 空虛感
8. 不恰當的 強烈憤怒 難以控制發怒 (例如,經常發脾氣,持續發怒,重復性鬥毆)。
9. 短暫的與應激有關的 偏執觀念 或嚴重的 分離癥狀

(1)感受模式

Young提出的圖式形態模型(schema mode model)指出,邊緣型人格障礙者經常突然從一種圖式形態轉向另一種圖式形態(圖式形態是一種建立在一系列圖式之上的關於思維、情感和行為的結 構模式,不同圖式形態之間是相對獨立的)。

邊緣型人格障礙有4種主要的圖式形態:

1、棄兒型圖式形態: 患者處在某種絕望狀態中,該種圖式典型的核心信念是, 他人是不可信賴的,會拋棄或懲罰我, 當我與他們建立親密關系時尤其如此。在行為上,患者會表現得有如一個痛苦而絕望的孩子, 渴望撫慰和保護,同時又恐懼這一切
2、憤怒/沖動兒童型圖式形態: 一種孩子氣的憤怒或沖動狀態。邊緣型人格障礙者通常會 避免體驗或表達憤怒,但被壓抑的憤怒會積聚起來,並突然以某種不受控的方式表現 。沖動性地需要即時即刻獲得滿足是該類患者的行為表現之一。其內在信念是, 我的基本權利被剝奪了, 他人是罪惡的,我必須戰鬥,必須緊緊抓住我所需要的東西
3、懲罰性的父母型圖式形態: 這代表一種嚴厲的自我懲罰狀態,他們會看起來 很自責,認為自己很不好 ,這種圖式形態可能是童年期受懲罰經驗的內化。該種圖式典型的核心信念是, 我壞、我罪有應得;我的情緒、觀點和願望是不正常的;我沒有權利來表達自己的願望、觀點和情緒
4、超脫的保護者型圖式形態: 為了在險惡環境中求得生存而發展起來的一種保護性策略。雖然邊緣型人格障礙者似乎 難以控制情緒,但在大多數時間他們顯得很超然,似乎不想同別人,甚至同自己的內心發生真正的接觸 。這種圖式形態被認為是 為了保護患者不被依戀(因為依戀即可能伴隨被拋棄、懲罰和虐待的痛苦)、情緒體驗等傷害 。其核心信念是, 情緒感受是毫無意義的;與他人發生聯系是無意義的甚至危險的;超然物外是求得生存和自主的唯一辦法 。患者常常使用大量策略來堅持這一圖式形態。包括 回避情感和思考,沈默寡言,回避社交活動,睡大覺,使用藥物和酒精等

邊緣型人格障礙者會常常 使用原始的保護機制 ,比如分裂、否認、外化、投射性認同、全能感、原始理想化,而不是成熟的保護機制。

(2)非此即彼的思維

在認知方面,Pretzer假定, 過度警覺和非此即彼的思維方式 是邊緣型人格障礙患者最重要的認知過程,這是邊緣型人格障礙患者情緒和行為變化莫測的原因。

非此即彼思維即一種 按照相互排斥的範疇評價經驗 的趨勢,而 不是把經驗視為連續體

非此即彼思維可以是單維的,也可以是多維的過程:

(1) 單維 所有的評價都是好的或都是壞的 ,比如將某人評價為完美無缺或一無是處;
(2) 多維 指的是 一個人可以同時被評價為「完全可信」和 「完全不可信」,即有好有壞的極端評價 。他們可能急切地想要讓人靠近自己,之後又唐突地怪罪對方,在難以平復的情緒和不理智的責備中,拒絕他人。

由於這樣的思維、情感和行為的特點, 邊緣型人格障礙者常常會陷入到不穩定的關系中,在極端親密和極端對立之間急劇轉換,基於分裂基礎上內化的病態的客體關系,把自體或者客體看作是「全好」或者是「全壞」 。肯伯格假設,孩子沒有一個內化好的整合的、連續性的客體印象,也沒有一個整合的自體印象。因而沒有逾越一種有母親特征的人拋棄的恐懼,母親形象的破壞和天生的攻擊性導致了發展的阻滯。從而發展除了隨時會被生活中重要的人拋棄的慢性焦慮。

他們不是基於真實情況來理解關系,而是依靠自己的感覺。他們可能會做出一些讓人驚詫的解讀和預設,忽視和預設相反的事實,其結果可能和事實相差甚遠。

一旦認為對方在有意疏遠或者拒絕自己,就會產生很強烈的情緒反應, 這種對於親密關系的強依賴性,和對於被拋棄的極度恐懼,使得他們常常以激怒人的方式和人反復爭吵,這種關系模式使得親密關系的質素嚴重受損。

他們可能會對於親密關系中自己的言行感到羞恥,但是因為難以控制自己的情緒,而在下一次出現同樣的情況。

(3)對拒絕的敏感

邊緣型人格障礙者更害怕被拋棄,對排斥更加敏感,但是因為他們的情緒特征、自尊水平,使得他們容易被排斥,因而就會對否定和排斥的訊號更加警惕。

他們可能會堅定地認為他人拒絕了自己,在沒有確認事實的情況下,總結被排斥的原因,比如「你是不是生我的氣,因為你覺得我很小心眼?」而這樣的問題可能會使得他人感到被煩擾,使得被排斥由自己的想象變為現實。

邊緣型人格障礙者會真實地感受到對方的生氣,只要稍微在自己平靜的時候品嘗一下對方的意思,就可以解讀出排斥感,這種感受使得自己十分恐慌。

3、二者的區別

肯伯格認為,自戀與邊緣處於同等人格水平。防禦和病態的內在客體關系也類似,不同之處在於:

自戀有個連續的、但病態的無所不能的自體,不像邊緣那樣在好壞之間快速轉換。自戀人格障礙的無所不能是對依賴的防禦,拒絕真實的自體和父母印象,透過無所不能的自體保持自負的幻想,從而可能有較高的自我功能,他們可以長期追求同一件事情,自體印象較邊緣更為連續。

自戀型人格障礙從治療師那兒尋找的主要是贊美和奉承,體驗到自己是最好的、特殊的存在,可能會對其他來訪者產生嫉妒,這是為了隱藏饑餓自體的感受;邊緣型人格障礙則更加低調地期待關註他們的自體更易破碎、有更多的自我貶低、更乖僻、極易憤怒爆發,自體的印象總是在好與壞之間擺動,無法獲得真實的自體感。 科胡特認為:

邊緣性障礙的中心點是空虛 , 核心的自體在早期的發展中尚未形成;
自戀性障礙在早期的發展中則形成了一個特殊的核心自體。

邊緣性障礙主要的防禦是攻擊、纏結或距離,邊緣型人格障礙不像自戀型人格障礙那樣強烈地追求權利和完美,也不象他們那樣更頻繁地體驗到嫉妒。

在人格組織上,二者也有所區別。肯伯格認為,6-18月之間,嬰兒開始區分自體和母親意象,自我具有區分功能,但是無法整合。有整合能力即把力比多的部份和攻擊性的部份整合起來,把自體和客體好的部份和壞的部份整合起來。發展到整合階段即精神官能症水平的人,對於自己和他人有著明確的邊界,並且可以整合其他人,可以把攻擊性和力比多投註到同一個人身上,但是可以整合,具有現實檢驗能力,主要的防禦機制是壓抑。而沒有到達精神官能症層面的人的主要防禦機制不是壓抑,而是分裂,即把好的意象和壞的意象分裂開,比如對自體在力比多和攻擊性層面的投入被看作是投註在2個自體裏,同理,對於客體的力比多和攻擊性的投註也是分裂的(像是2個客體),對自己的感覺是不連續的,可以截然相反,對客體的感覺亦然。邊緣型人格障礙的分裂大致是力比多和攻擊性對半的分裂。而自戀型人格障礙則是外顯(大部份)和隱藏(小部份)的分裂,外顯的部份是誇大的,而隱藏的部份是渴望力比多投註的。

參考文獻:

周世傑. 邊緣型人格障礙患者的認知特點研究[J]. 中國臨床心理學雜誌,2006(01):36-39.
童俊. 自戀型人格障礙與邊緣型人格障礙的異同[J]. 上海精神醫學,2005(05):4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