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重慶3月24日電(記者谷訓)公益事業的「馬拉松」有起點,沒有終點。
24日,2024重慶馬拉松賽鳴槍開跑,齊聚山城的三萬名跑友中,有一群以馬拉松為載體,透過公益事業為「健康中國」寫下生動註腳的跑者。
一根陪跑繩牽引跑向「光明」
在2024重馬賽場上,身穿橙色戰衣,透過一根陪跑繩與陪跑誌願者「手牽手」的盲人跑團格外引人註目。他們是重馬賽場上首支由視障人士組成的戰隊,9人參加全程馬拉松、17人參加5公裏的迷你馬拉松,他們中很多都是首次跑馬,全部順利完賽。
「今天我陪著所有的視障跑友順利完賽,看著他們在誌願者的陪同下領完獎牌、拉伸放松、坐上地鐵、安全回家,我懸著的心才終於落地了。」「黑暗跑團」重慶站負責人盧為說。
「黑暗跑團」重慶站負責人盧為(右一)在24日重馬比賽中為視障跑者伴跑。 作為全國性公益跑團組織「黑暗跑團」的一名誌願者,盧為從8年前就開始在全國各地的馬拉松賽場上引導和陪伴視障者奔跑,而本屆重馬的意義格外不同——這是盧為第一次帶領自己訓練出來的視障跑友跑上賽道。
2022年11月「黑暗跑團」重慶站成立,盧為開始組織那些有馬拉松夢想的視障人士進行專業的馬拉松訓練。「最初他們連小跑幾步都感到害怕,動作也不協調。」盧為說,誌願者們就握著他們的關節一點點糾正動作,視障跑友們也十分刻苦,在沒有誌願者陪練的時候也堅持進行原地負重跑和開合跳、平板支撐等核心訓練。僅僅訓練了一年多,他們就成功挑戰了本屆重馬。
讓盧為深感欣慰的不只有視障跑者的進步,更有公益力量的壯大。自「黑暗跑團」重慶站成立後,規模從20余名視障跑者和40余名誌願者發展到現在的200余名視障跑者和400余名誌願者,每一到兩周組織一次長跑活動。
49歲的視障跑者羅兵用很浪漫的語言說出了他跑馬的感受——聞到了花香,聽到了吶喊,熱血沸騰起來。他們看不見跑道,卻依舊保持著對生活的熱情。盧為希望「馬拉松+公益」的事業能夠做大做好,讓在黑暗中奔跑的視障者奔向另一種人生的「光明」。
大手拉小手沖破障礙
在本屆重馬順利完賽後,63歲的徐守國帶著他的大滿貫獎牌與熟悉的跑友們熱情合影,他是中國馬拉松大滿貫遼寧公益跑團的團長。跑友們在交流成績之余,都不忘問徐守國一句「你那些孩子們呢?」
2020年12月,徐守國在大連發起陪伴孤獨癥孩子跑步的公益活動。每一個周日,徐守國都會組織跑友們在星海廣場帶領孤獨癥孩子跑步健身。
「剛開始帶他們跑步時,去牽他們的手他們都不讓碰。四年之後,孩子們看到我們都是主動擁抱、打招呼。」這樣的轉變是徐守國和公益跑團的成員們用長期持續的深度陪伴換來的。為了讓孩子想跑步、能跑步、愛跑步、會跑步,跑團成員自費購買孩子們喜愛的各種零食和飲料作為獎品。同時還設定了5公裏、10公裏、15公裏和21公裏4個等級的獎牌,舉行授牌儀式,給孩子們精神獎勵。
有家長告訴徐守國,孩子現在最開心的事就是跟跑團一起跑步,跑完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在掛歷上把下個星期日圈起來——那是他最期待的日子。2023年,徐守國帶領6個孤獨癥孩子組團參加了大連馬拉松,全部安全順利跑完半程。
「我們最初的想法只是為了孩子們強身健體,沒想到他們心智提升方面的收獲也很大,這讓家長們更加欣喜。」徐守國說,孩子們透過跑步,嘗試開啟封鎖的心門,走進真實的世界。如今,跑團裏的孩子們有七八個走上了工作崗位,在一些慈善機構和政府機構承擔簡單的事務執行類工作。
大手拉小手,一路風雨兼程,無論寒天酷暑都不爽約。從最初的3個孩子,到如今的86個孩子,徐守國感到責任和動力,他說:「愛心陪跑和跑馬拉松不一樣,愛心陪跑是‘有起點,沒有終點’,我最大的期待就是把這件事情一直做下去。」
健康公益「最後一公裏」
中國馬拉松大滿貫廣西公益跑團團長王世恩跑完重馬,就馬不停蹄地坐高鐵趕回了柳州,身為初中數學老師的他星期一還要按時站上講台。
王世恩帶領的公益跑團一直致力於「馬拉松進社區」,但總是心系學生的他還想把公益之路走得更遠。王世恩曾在靖西市一所初中支教,學校離中越邊境只有一公裏。「跟城市裏不同,邊陲的孩子更加需要來自社會的關愛,特別是身體和心理健康方面。我想將馬拉松運動和馬拉松精神帶給這些孩子們。」
中國馬拉松大滿貫廣西公益跑團團長王世恩在比賽中。 與經濟發達地區的跑團相比,廣西跑團人數不多,能匯集的資金數額也不大,因此王世恩想借助中國馬拉松大滿貫公益跑團的平台,匯集更多社會資源和力量。
本次重馬賽後,王世恩把這一想法與中國馬拉松大滿貫組委會執行主席金飛鴻進行了交流。金飛鴻和他約定:「你們負責著手規劃,我們一定大力支持。」
金飛鴻表示,健康是最大的公益,中國馬拉松大滿貫賽事的宗旨是「競技引領,公益為魂」,旗下的公益跑團已覆蓋全國除台灣、西藏和寧夏以外的省區市,呈現多層級組織架構,使健康公益活動能夠順利走通「最後一公裏」,抵達需要幫助的人群。
「我們靠專業的馬拉松選手來引領示範,帶動更多人參與這項運動,透過跑步來引導大家變得越來越健康。」金飛鴻說。(參與采寫:楊芊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