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的迅猛發展,帶來了汽車消費市場、競爭格局等多方面連鎖反應。隨著國內新勢力車企的快速崛起,眾多跨國汽車品牌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如何增強在中國市場的競爭力,並爭取在全球市場中占據更大份額,成為他們不得不思考的問題。
2024年,是大眾汽車集團進入中國市場的第40個年頭。面對全新的中國汽車市場發展態勢,大眾汽車集團也著手從軟件、產品規劃、智能駕駛等多方面,梳理中國業務,加快集團轉型。
面對新的市場格局和目標,大眾汽車集團如何謀篇布局至關重要。大眾汽車集團(中國)董事長兼行政總裁貝瑞德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中國汽車市場正以領先全球的速度迅猛發展,大眾汽車集團也將進一步融入到中國本土產業生態中。
持續深化在中國,為中國
NBD:近年來,中國汽車產業快速崛起,您如何看待中國汽車市場的發展機遇?
貝瑞德:中國是推動全球汽車產業發展的重要力量。全世界沒有其他國家在汽車行業的轉型與創新行程上能夠比肩中國。中國是推動全球汽車產業發展的重要力量。近年來,隨著智能網聯時代的到來,規模和技術等要素之上,「速度」這一因素在汽車行業的重要性日益上升。
NBD:進入中國市場40年,面對中國市場新的競爭環境,大眾汽車集團有何規劃?
貝瑞德:回顧大眾汽車集團進入中國市場40年,集團與中國汽車工業共同成長,打造了覆蓋從燃油車到智能網聯汽車的產業價值鏈。對於大眾汽車而言,為了在這個充滿活力的市場中保持競爭力,集團正在全面深化「在中國,為中國」的發展,持續提升本土研發實力,探索創新合作模式,進一步融入中國本土產業生態。
我們將繼續深度參與並推動中國汽車產業的發展,共同邁向電動化、數碼化。我們的戰略清晰,目標明確,希望到2030年,繼續成為在中國市場排名第一的國際車企。
NBD:在中國市場,大眾汽車集團如何把控市場定位和節奏?
貝瑞德:為更好地把握中國市場的趨勢,大眾汽車集團正在持續深化「在中國,為中國」的戰略部署,透過不斷加強本土研發能力,以及與中國領先的高科技企業合作,加速推進向電動化、數碼化的轉型,為中國消費者打造更多高品質、技術領先的汽車產品。
集團在合肥成立了大眾汽車(中國)科技有限公司(VCTC),聚焦智能網聯汽車的研發,是集團在德國總部以外最大的研發中心。VCTC將使集團新產品和技術的研發周期縮短30%,同時連線本地供應商生態系,實作更優的成本效益。
VCTC正在開發集團首個專為中國市場打造的電動汽車平台CMP,從2026年起,集團將依托該平台,開發不少於4款面向緊湊級入門市場的電動車型。
軟件定義汽車時代已來
NBD:隨著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汽車被賦予了很多新的功能定義,在「軟件定義汽車」時代,大眾的軟件研發行程如何?
貝瑞德:隨著智能網聯汽車時代到來,大眾汽車集團積極布局,加速轉型成為軟件驅動型移動出行服務提供者。2022年,大眾汽車集團旗下軟件公司CARIAD的中國子公司正式成立。CARIAD中國在取得本土獨立研發授權後,已陸續交付面向中國市場的軟件解決方案,並加速為集團在華涵蓋量產、高端品牌的燃油車型/新能源車型提供本土軟件解決方案。
具體來看,大眾汽車集團正在透過VCTC和CARIAD中國攜手小鵬汽車,聯合開發區域控制及準中央計算的電子電氣架構CEA。自2026年起,基於CMP和MEB平台的國產大眾汽車品牌車型上將搭載CEA,以標準化架構提升規模效益。
2024年進博會,集團首次線下展出了由CEA賦能的智能座艙模擬器,這也是CEA架構研發的階段性進展。透過CEA,我們將為中國消費者帶來更富個人化的、「在中國、為中國」的智能駕駛體驗。
NBD:在汽車新能源化的浪潮中,中國市場快速變化,消費者需求也是多樣化的,對於中國市場,大眾汽車集團計劃如何保持市場競爭力?
貝瑞德: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正朝著智能網聯汽車時代快速轉型,是全球汽車變革的引領者。我們預計到2030年,L3級別及以上高級自動駕駛輔助的滲透率預計將達到50%。
中國汽車行業就像一個「健身房」,而大眾汽車集團持有會員資格。我們已經在中國這一生態系中深耕了40年,且對於中國市場,我們的投入從未止步。
我們確立了明確的「2030目標」,到2027年,大眾汽車集團計劃向中國市場推出約40款新車型,其中超過一半是新能源汽車,這將為我們的客戶提供豐富的產品選擇,也體現了我們對中國市場的堅定承諾。到2030年,大眾汽車集團將推出至少30款純電動車型。我們有信心繼續成為中國領先的國際汽車制造商,引領智能網聯汽車時代。
NBD:從大眾汽車的產品規劃上,未來燃油車、插混、純電動力車型將協同釋出。大眾汽車如何平衡不同車型的投入比例?
貝瑞德:我們預測到2025年,中國汽車市場中新能源車的占比會達到50%,2030年會達到75%,其中純電動車型將達到50%。全球不同國家市場,政府的補貼政策不同,客戶出行需求不同,市場趨勢也會有所差異。
到2027年,大眾汽車集團計劃向中國市場推出約40款新車型,其中超過一半是新能源汽車,到2030年,大眾汽車集團將推出至少30款純電動車型。
與此同時,我們也會對整個燃油車型的產品矩陣進行升級和最佳化,並利用燃油車業務強有力的優勢地位,透過混動化,進一步助力整個產品矩陣向新能源的轉型。憑借新的混動技術,插電混動車型將能提供100公裏以上的純電續航裏程。
從2025年開始,我們針對中國市場推出的車型將陸續亮相,包括基於PPE平台的奧迪國產純電車型,奧迪與上汽集團共同開發的3款車型,與小鵬合作的2款大眾品牌車型,以及基於CMP平台的4款新車型等。
市場參與者應當公平競爭
NBD:當下,極為激烈的競爭使得諸多車型出現大幅價格折扣,汽車產業的流量、價格之爭也愈發激烈,您如何看待汽車市場出現的這種現象?
貝瑞德:在價格競爭高度激烈的市場環境中,有越來越多新進入市場的參與者不斷使我們未來的競爭和發展變得更為復雜。對大眾汽車集團來說,不會不計代價地謀取市場份額,為了實作短期的交付量增長而參與不健康的市場競爭。對集團而言,業務的盈利能力是最重要的。即使目前環境充滿挑戰,大眾汽車集團仍致力於實作業務的持續增長,並投資於下一個創新飛躍。
往長遠看,我們確保到2030年依然保持穩固的市場地位,屆時集團在電動車業務領域的競爭力將達到全新高度,車型矩陣、技術實力,以及成本等方面的競爭力都將進一步提升。
NBD:目前新能源汽車全球化發展呈現不平衡的特點,政策層面也頻頻出現相關限制,您如何看待這一現象?
貝瑞德:公平的貿易和開放的市場是全球繁榮、促進就業、實作可持續增長的基石。我們認為競爭能夠推動創新,消費者也將受益於創新。作為跨國公司,我們支持基於規則的國際貿易秩序,並堅信公平的競爭環境將促進公正貿易的實作。
我並不認為保護主義、孤立主義是正確的解決方式,我們應該為市場中的所有參與者創造公平的競爭環境。
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