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心靈

心理咨詢600元兩周一次和300元一周一次哪個更合適?

2021-07-30心靈

看到這個問題,心理咨詢600元兩周一次和300元一周一次哪個更合適?我的第一反應是想要科普。關於心理咨詢設定,很多人都不太了解,還停留在價格是否便宜層面挑選上,哪個咨詢師便宜,我就選哪個。

事實上,關於心理咨詢的設定,這裏面大有學問,絕不是一個星期一次這麽簡單,還涉及療效及效果因素。

在評價心理咨詢效果時,會遇到許多不同的條件和復雜因素,如何確定一個來訪者的心理狀況好轉或痊愈呢?通常是靠來訪者自己的主觀報告和咨詢師的評估意見,但兩者都不一定可靠。與軀體疾病不同,來訪者的報告有時缺乏可信度,有許多原因可以使來訪者聲稱自己有所好轉或已經痊愈。

這裏面的原因較為復雜,比如來訪者是位高中生,來咨詢前是不願意來咨詢的,迫於家裏父母的要求,不得不來咨詢。然後來咨詢時,會表現得特別順從,不管咨詢師說什麽,都願意聽,會取悅咨詢師,告知咨詢很有效果。

學生回到家裏面以後還是老樣子,學習依然不認真,學不進去,考試依舊很差,還經常夜不歸宿,家長也很無奈,過後會向咨詢師反饋,咨詢效果還是不太好,表示沒有效果。

這類現象在咨詢裏是十分普遍的,評估來訪者在咨詢時是否獲得效果,往往會從幾個方面來綜合考慮:

1、來訪者自身情況的改變。 如:來訪者咨詢前很傷心、痛苦,失眠,人際交往有困難。經過咨詢以後,有所好轉,開始能夠和朋友友好交流,這是咨詢有效果的體現。

2、咨詢師的評估結論。 與普通人判斷咨詢效果不同,專業人士評估咨詢是否有效,不僅僅是看表象,還得從認知、情緒以及行為的穩定度來考慮,會觀察來訪者是否已經改善原先不合理的表現來作為依據。

3、來訪者家人或者朋友的反饋。 前面我所提到的例子,有正面反饋就表示有效果,有負面反饋則說明咨詢效果較為局限。

4、心理測量前後數據的變化。 一開始咨詢時,心理測量分數很高,超過標準分常模,癥狀顯示較為嚴重;後期經過咨詢,分數有所下降,數據統計客觀結論有所好轉。

咨詢是否有效往往在工作中會透過主觀、客觀、數據甚至統計的量化來綜合評估,甚至必要時會需要第三方專業人士的評級,來判斷效果是否改善。

因此,為了研究心理咨詢效果有效性,有關社會心理治療以及咨詢或隨機臨床研究越來越普遍,這些有時限的研究通常會接受專業的訓練,來訪者或者專業人士會隨機使用不同的治療方法,然後使用常用的評估工具在治療前後系統地評估治療方法的效果。對特定心理社會治療療效的研究,經過嚴格評估,符合這一標準的治療通常被描述為「循證」或「經驗支持」的 治療。

也就是說,心理咨詢用什麽方法,具體什麽癥狀用哪種療法去面對,都是有據可依的,至少在許多層面,都得到了臨床工作的實證支持。

譬如強迫癥,在目前臨床治療的方法中,治療強迫癥的首選方法是ERP,暴露和反應阻斷療法Exposure and Response Prevention,這個療法的主要方法是四種:現實暴露、想象暴露、認知重建和反應阻止。

而在時間和次數上,這個療法通常是如何操作的呢?一般治療期為3周,每周5次,每次2小時。特殊情況下,可以適當變通,但一般不能每周少於3次,總次數為15次。每次治療開始先用15分鐘討論家庭作業,接著進行45分鐘的想象暴露和45分鐘的現場暴露,最後用15分鐘布置家庭作業。

有沒有發現,這個治療的頻率和強度還很大,時間也不是大家平時所認識的50分鐘、60分鐘,時間頻率強度都超過普通人的想象,這屬於高強度密集的操作。根據臨床研究,這種高強度密集的操作見效會更快,另外現場暴露比想象暴露的效果來得更為直接。

如果心理咨詢和治療沒有這樣的頻率,具有嚴格的設定,將很難取得效果。

所以,大家在了解心理咨詢工作的時候,千萬不要籠統地把價格、次數捆綁在一起,存在簡單的認知,覺得心理咨詢就是聊天、會談,毫無技術含量,次數的話可以隨意訂制,價格也是隨便定價,選擇便宜的或者頻率低的咨詢。

心理咨詢次數的設定,是建立在科學、循證以及大量臨床經驗的基礎上所發展的,咨詢次數、價格等都有其專業的意義,一切都是建立在效果的基礎上所得出的結論。就像我剛才舉的強迫癥例子,如果你的強迫癥比較嚴重,沒有按照ERP的治療設定去進行,而是采取兩周一次600元,或者一周一次300元來開展咨詢,心理咨詢的效果也是非常差,花了錢也起不到作用。

相反,得在有經驗的咨詢師和治療師工作下,采取嚴格的設定,遵循ERP的療法進行,你的強迫癥才會得到改善,哪怕這個過程花費的錢比較貴,幾千塊錢,那也比你兩周一次600元或者一周一次300元性價比高很多。

希望大家在做心理咨詢前,能夠多了解相關資訊,查閱資料,也可以和咨詢師多討論一下咨詢設定以及咨詢工作細節的相關事情,先提前溝通了解一下,做個評估,把咨詢時的細節和流程搞清楚,這樣的話工作才會更有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