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心靈

宜賓遠見丨全球動力電池產業脈搏,在這裏跳動與澎湃

2024-09-16心靈
在川滇黔三省交匯的沃土上,宜賓,這座歷史悠久的城市,在短短幾年內迅速崛起為全球矚目的動力電池產業新高地。9月1日,以「新質動力·創綠未來」為主題的2024年世界動力電池大會在四川宜賓舉行。這是該行業盛會連續第三年花落宜賓。
宜賓不僅在地理上位於長江之首,更是中國動力電池產業發展的重要引擎。在這裏形成了世界級的電池產業集群,「動力電池之都」不僅屬於中國,也屬於世界,宜賓正吸引著全球投資者的戰略目光。
建成「動力電池之都」,宜賓具備哪些基因?
對「動力電池之都」的爭奪戰始終暗流湧動,福建寧德、江西宜春、江西新余、山東棗莊、湖北荊門、江蘇常州都曾憑借不同的產業特色位居候選者行列。2023世界動力電池大會上,中國輕工業聯合會與中國電池工業協會聯合授予宜賓市「中國動力電池之都」,從此正式確定了其頭把交椅的地位。
宜賓成為「動力電池之都」的背後蘊藏著必然。作為「萬裏長江第一城」,這座城市先天具備了鋰礦資源、水電資源和交通資源等多方面的先天優勢。
鋰資源是動力電池的核心,四川省在鋰資源方面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在2023年世界動力電池大會上,四川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朱家德指出,四川鋰礦儲量占全國總量的57%,位居全國之首,現已具備采礦權的礦石儲量高達1.58億噸。作為四川省的重要城市,宜賓充分利用了這一資源優勢,與甘孜州、阿壩州等地簽訂了跨區域協同發展合作協定,積極推進鋰礦資源的勘探與開發。這種就近取材的方式有效節約了運輸等方面的成本。
除了對鋰礦資源「近水樓台先得月」,宜賓還擁有豐富的水電資源。宜賓地處金沙江、岷江、長江三江交匯處,擁有600萬千瓦的發電裝機容量,成為西部重要的清潔能源基地。宜賓每年超過300億度的發電量中,約70%以上是水電。這些綠電不僅為企業提供了低成本的能源,還有助於實作節能減排。寧德時代全資子公司四川時代成為動力電池零碳工廠,就離不開宜賓豐富的水電等清潔能源的助力,工廠80%以上能源來自於可再生能源水電,每年可減少約40萬噸碳排放。
寧德時代全資子公司四川時代動力電池零碳工廠
作為長江源頭城市,宜賓的交通和區位優勢同樣給企業發展提供了極大的便利。宜賓是長江黃金水道的起點,也是全國63個綜合交通樞紐之一、50個鐵路樞紐之一。其鐵公水空立體交通體系的健全,為企業提供了一個輻射西南乃至全國的便捷通道。順江而下,宜賓可以輻射到汽車重鎮湖北武漢和上海,南向則可覆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及東南亞市場。天宜鋰業的相關負責人就曾表示,宜賓的長江口岸和區位優勢為公司的發展提供了巨大的支持。
中國動力電池產業始終走在全球的最前沿。中國汽車動力電池產業創新聯盟釋出數據顯示,今年1月至7月,中國動力電池銷量為380.3吉瓦時,同比增長25.3%;其中,出口量為69.6吉瓦時,同比增長5.2%,繼續保持動力電池生產、出口全球第一。
宜賓既是「中國動力電池之都」,也在向著「世界動力電池之都」邁進。2024動力電池大會上,阿聯酋駐華大使侯賽因·賓·易蔔拉欣·哈馬迪作為特邀嘉賓蒞臨現場發表講話,他表示,先進的電池制造技術作為可持續發展能源解決方案的關鍵組成部份,對阿聯酋意義重大,尤其是在阿聯酋向清潔和可再生能源過渡的關鍵時期。這意味著宜賓動力電池產業和以阿聯酋為代表的中東國家有望加強合作,開辟出海市場。本次大會標誌著宜賓將透過「動力電池之都」這一綠色招牌邁向國際舞台,進一步與世界接軌。
宜賓的國際化戰略不僅限於技術合作和產品出口,在大會同期舉辦的全球動力電池TOP10企業國際化發展圓桌會上,不僅有大量中國企業代表,也有來自美、日、韓等國家和地區的代表,多方共同商討有關碳足跡標準體系跨國互認機制、加強國際合作和全球化布局以及強化全產業鏈協同發展等話題。宜賓透過本次大會向世界各國展示了當地動力電池產業的強大實力,未來以動力電池產業為基石,宜賓的國際化合作維度將進一步豐富,實作橫向和縱向的同步延伸,在全球範圍內持續擴大影響力。
從「一黑一白」到「一藍一綠」
宜賓的產業結構經歷了從「一黑一白」到「一藍一綠」的華麗蛻變。
作為一座橫跨山水的西部小城,宜賓工業化與現代化的起點,始於上世紀六十年代中期國家啟動「三線建設」,彼時的宜賓憑借區位和資源優勢成為四川「三線建設」重點地區,接收了大量國防軍工產業。至上世紀九十年代末,宜賓已成長為能源、食品、化工為主導,以釀酒為特色的綜合性工業城市,形成了「一黑一白」的產業特色,「黑」是以煤炭為代表的能源產業,「白」是五糧液為代表的白酒產業。此前很長一段時間裏,五糧液才是宜賓在全國的名片,宜賓市機場也以五糧液命名。
近年來,宜賓市政府積極響應國家產業升級的號召,充分挖掘自身資源潛力,開始向新能源、數碼經濟領域大踏步邁進。隨著先後引進寧德時代及上下遊產業鏈相關專案,宜賓僅用了8年時間就成功打造了覆蓋動力電池、新能源汽車、晶矽光伏、新型儲能、數碼經濟在內的綠色全產業鏈體系,站上了新一輪產業大發展的風口。
去年成功承辦世界動力電池大會,再度為這座城市註入了發展動能。2023年全年,宜賓新落地投產動力電池產業鏈專案28個,總投資超500億元,建成動力電池產能180GWh;共引進動力電池企業90余戶,其中41戶規上企業年產值共計1013億元,占全省40.2%,這也是宜賓動力電池全產業鏈年產值首次突破千億元;2023年宜賓市實作電池產銷96GWh,占全國15%,已成為四川省乃至全國動力電池產業發展的重要引擎。
今年1-7月,宜賓動力電池產業實作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544.9億元,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0.4%。四川時代、吉利時代、長安時代動力電池產量64GWH,同比增長34%;產值444.8億元,同比增長32%;
這一發展勢頭仍在延續。在剛剛結束的2024世界動力電池大會上,共有簽約專案137個,簽約總金額952.5億元;其中宜賓市簽約專案133個,簽約總金額845.5億元。據悉,本輪簽約專案全部達產後,預計宜賓新增年產值將超1000億元。
2024年世界動力電池大會現場
從「一黑一白」(煤炭、白酒產業)到「一藍一綠」(數碼經濟新藍海、綠色新能源),產業色彩的變化,是宜賓擁抱時代變革,積極轉型新質生產力的生動寫照。
產學研結合孵化創新成果,持續投入吸引全球學科領軍人才
新能源行業是一個技術高速叠代的新興賽道,進軍新能源產業後,宜賓開始積極透過產學研模式布局人才和技術,促進創新套用的落地。宜賓政府大力推動產教融合,成功建立全國首批、西南唯一的國家產教融合試點城市,引進四川輕化工大學、西華大學等10所高校落地辦學,引入13家產研院,人才吸重力不斷增強。
2020年9月,中國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歐陽明高將自己唯一一個院士工作站落戶宜賓三江新區,攜手宜賓及國內外新能源汽車產學研單位,共同推動以動力電池為核心的新能源汽車全技術鏈和產業鏈發展,迄今為止已經成功培育出近20家公司。
歐陽明高院士工作站落戶宜賓三江新區
2023年2月,宜賓鋰寶新材料有限公司與北京理工大學吳鋒院士合作研發的「長壽命、高安全性高鎳正極材料創新技術」專案經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科學技術成果評價,被確認為具有國際領先水平的科技創新成果,同時榮獲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科學技術發明獎。該技術可以為鋰離子動力電池實作長迴圈壽命、高安全性及低成本的關鍵技術保證。
學術創新資源的落地以及成果轉化,來自於宜賓對科創紮實的投入。早在2022年6月,宜賓拿出近億元,啟動科技專案「揭榜掛帥」。透過「科技懸賞」,讓研發需求與技術團隊實作資源匹配。2024年7月,宜賓啟動揭榜掛帥新型研發機構「江源行動」計劃,面向全球招引科學家團隊和產業領軍人才。未來3年,宜賓市將每年安排科技創新資金超10億元,計劃到2027年建成超百人的新型研發機構12家以上。
宜賓持續深化動力電池領域「企業出題、校院答題」互動模式,搭建科研端與生產端、市場端、資本端的橋梁,推動校(院)企聯合申報動力電池等領域科技專案30余項。此外,宜賓組建了10億元人才創新創業基金,對動力電池等相關領域科研成果給予分類扶持。
發展至今,宜賓已經形成集「高等院校、科研機構、創新人才、科創企業」於一體的科技創新體集群。宜賓的招商模式也從傳統的政策招商前進演化到如今的科技招商,即透過高能階的創新平台孵化企業,給科技成果產業化提供最佳平台,吸引企業入駐。正因為有了一系列重視創新研發的舉措,才為宜賓註入了源源不斷的動能與活力,引領動力電池產業高質素發展。
建設服務型政府,以點帶面打造城市招牌
與寧德時代達成合作,是宜賓動力電池產業發展最關鍵的一步棋。這步棋的成功離不開宜賓政府高效、可靠的服務能力。
根據曾參與寧德時代招商的宜賓凱翼汽車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胡明鏡回憶,宜賓引進寧德時代的過程並非一帆風順,與寧德時代董事長助理、投資策劃總監曲濤建立聯系就花了幾個月時間,且並未取得實質性進展。彼時的寧德時代對西部基地落戶成都、重慶還是宜賓仍在斟酌,投資計劃充滿變數。在這種情況下,宜賓市政府果斷牽頭為寧德時代做了【寧德時代年產100GWh鋰電池西南制造基地專案建議書】,規劃首期建設30GWh生產基地。
宜賓的誠意得到了反饋。2019年9月,寧德時代董事長曾毓群到宜賓考察,對宜賓的營商環境和政府能力表示高度認可。此前,宜賓先期為寧德時代做的100GWh產能規劃,但寧德時代方面非常滿意,決定加大投資,把產能建設規模擴大到150GWh。
這步棋的成功,充分反映了宜賓政府招商部門的魄力和行動力,背後更是宜賓提升行政效率、打造良好營商環境的戰略成果。
寧德時代的到來推倒了第一塊多米諾骨牌,「俘獲」龍頭的宜賓開始享受產業集群紅利,各路企業紛至沓來。近年來,長盈精密、時代吉利、蘇州天華超凈、廣州國光電器、天宜鋰業、光原鋰電、宜賓鋰寶等眾多動力電池鏈企業先後來到宜賓投資建廠,世界級鋰電產業集群已經形成。
宜賓主動以「一流朋友圈」構建「一流產業生態圈」,透過基金招商、產業鏈招商、會展招商等方式招大引強,充分發揮四川時代的「強磁場」效應,緊扣「鏈主+配套+套用」發展思路,在最近幾年內引進集上遊原材料、新能源汽車、電池回收的綠色迴圈全產業鏈專案120余個,形成了以三江新區為核心、各縣(區)為支撐的「1+N」產業布局。
大力建設服務型政府,是宜賓收獲企業青睞的重要原因。宜賓從上至下高度關註企業投資、建設、經營中的難點,以實際服務幫助企業解決具體問題,包括開啟一網通辦,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推廣「營商通」掌上服務平台套用,實作企業開辦「零見面」「零成本」,深入實施「全天候」政務服務等,為企業提供包括計量檢測、產品檢驗、知識產權、商標專利等在內的全方位服務,解除了企業投資經營的顧慮。
不少企業反饋稱,宜賓政府服務效率高、專業性強、幹部隊伍年輕,能夠設身處地為企業著想。宜賓以誠意打造優質營商環境,獲得了企業信任,在動力電池圈建立了良好口碑,構建起了強大的城市競爭「軟實力」。
(本文來自第一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