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心靈

被日本奉為國寶的中國造,在小縣城批次生產

2024-07-02心靈

近來,「開窯建盞」成了為網絡直播的新寵兒。

網友樂於隔著螢幕享受開盲盒的快樂:只見工人從窯爐裏搬出一疊匣缽,現場撬開,取出茶盞,主播現場鑒定「窯寶」,再低價讓網友「撿漏」。

直播間裏,常常聽到主播用超級誇張的語氣強調——「窯寶」的華美難得,緊接著給出一個超級驚爆價:不要998,今晚98就帶回家。

不少網友都以為自己賺到了寶貝,殊不知這背後的水深:直播間很多「窯寶」,都是德化批次生產的廉價品。

真正的建盞,得來哪有那麽容易。

隔壁日本人提到建盞,常常雙眼放光:國寶!很珍貴的!

據說,最美的曜變建盞,世界上僅存三件半——中國只有半件,日本獨占三件。

中國的網紅茶碗,怎麽成了日本的國寶?

建盞原產於福建省南平市建陽區水吉鎮,屬於宋代的八大名瓷之一。

它的外形如鬥笠倒置,寬口小足,輪廓線條飽滿柔美,於大氣舒展中又透著幾分靈巧秀氣。

格外與眾不同的,是建盞燒制出來的顏色——不同於青白瓷的淡色淺韻,建盞以黑為盛。

塗上深色黑釉的建盞,由於釉料中的釉石成分含量不同,經高溫燒制後,會自然形成不同釉紋和顏色,每一件都千變萬化、獨一無二。

在深色釉面上,有的點綴著大小斑點,如鷓鴣鳥胸部散綴圓珠白點的羽毛;

有的細刻著一絲一絲棕色或鐵銹色條紋,狀如兔豪;

還有的像油滴,在光照下泛著銀光……

正所謂「入窯一色,出窯萬彩」,建盞渾然天成的美,不僅碰撞出「鷓鴣斑」「兔毫」「油滴」等眾多品類,還在宋代收割了無數追捧者,並成為皇家禦用的茶器。

宋徽宗對它格外傾心,曾寫詩盛贊:「兔毫連盞烹雲液,能解紅顏入醉鄉。」

在建盞紛繁的品種中,屬南宋時期的「曜變建盞」最為珍奇。

日本1511年出版的【君台觀左右帳記】裏,曾這樣記載「曜變」之美:

「曜變,建盞之無上神品,乃世上罕見之物。其地黑,有小而薄的星斑,圍繞之玉白色暈,美如織錦,萬匹之物也。」

由於曜變建盞燒制極難,成品率極低,早在宋代就價高且難求。

後來隨著曜變建盞燒制技術的失傳,它變得更加珍貴,成了燒制領域的不解之謎。

2009年,當杭州市上城區原「東南化工廠」遺址挖掘出曜變建盞的殘片後,瞬間轟動業界。夢幻絢麗斑紋,猶如浩瀚星空——盡管殘缺不全,依舊震撼人心,被評為「最接近宋代曜變的神物」。

在重視茶道的日本,曜變建盞是國寶級別的存在。

宋代不少建盞東流日本,無論是幕府將軍還是世家財閥,都悉心保管——時至今日,全世界最完整的三件曜變建盞,均藏於日本。

第一件是日本靜嘉堂文庫美術館藏的「稻葉天目」,被日本人稱作「天下第一碗」,早在鐮倉時期就傳入日本。

建盞內壁有集中的曜變斑點,隨著外部光線的流轉,這些藍色圓斑也不斷變幻色彩,白、紫、青、靛……四溢的彩光襯著青黑底色,恍若小小碗盞中暗藏深邃星空,璀璨得讓人挪不開眼。

第二件是日本藤田美術館藏的曜變建盞,以多彩聞名。相傳在1918年,藤田家花了足足5萬日元,高價收購此杯,而今價值已無法估量。

古陶瓷學家陳顯求曾這樣形容它的驚艷處:「開始時並未引起我的特別註意,然而數分鐘後,陽光突然耀眼地從太空射來……碗內的釉面上放射出道道霞光。」

第三件曜變建盞收藏於日本大德寺龍光院中,相傳在萬歷年間傳入日本,從1606年開始就作為寺廟的佛器供奉使用,幾乎不公開示人,最為神秘。

這件曜變建盞雖然色彩偏暗淡,卻具有別樣的「幽玄之美」。

很難想象,宋代盛行的「中國制造」,有朝一日竟會成為日本的國寶。

曾經風靡一時的建盞,究竟遭遇了什麽,以至在國內很長時間都陷入沈寂呢?

當初,建盞能成為宋代的茶器爆款,與茶文化密切相關。

唐宋時期,還沒有現在的炒茶,茶葉加工尚處於餅茶階段。

唐中期,無論宮廷還是市井,都喜歡煎茶——先把茶葉制成茶餅烘幹,飲茶前,取適量茶塊在茶碾中碾碎、篩渣,備用。有詩雲:「碾成黃金粉,輕嫩如松花。」

準備好茶末後,另一頭煎水也很講究:先將水倒入釜中煮,等容器內冒出魚眼大小的水泡時,加入食鹽調味;「緣邊如湧泉連珠」時,舀出一瓢水備用,並將茶末倒入沸水中攪動,同時把剛剛單獨舀出的那瓢水緩緩倒入,增加「湯花」。

陸羽的【茶經】這樣記載出湯瞬間:「有頃,勢若奔濤濺沫,以所出水止之,而育其華也。」

這一系列操作下來,硬是把茶喝出了滿滿的儀式感——心境、視覺、味覺都得到享受。劉禹錫還專門寫詩記錄自己喝茶的快樂:「驟雨松聲入鼎來,白雲滿碗花徘徊。悠揚噴鼻宿醒散,清峭徹骨煩襟開。」

然而,這種喝茶方式,有個很大的「缺陷」——復雜、繁瑣,太慢了……非常不適合忙忙碌碌的打工人。

於是到宋代時,老百姓開始暗戳戳地改良,點茶新風漸漸從福建建陽一帶傳開來。

什麽叫點茶呢?有點像煎茶的精簡版——將茶葉碾碎成末後,放置杯中,然後分幾次註入沸水,攪拌,直到茶湯表面形成湯花。

仔細一品,現在日本的抹茶,借鑒的就是類似吃法。

有意思的是,宋人極其看重湯色,認為茶水以白色者為佳,不知哪裏來的勝負欲,還因此掀起了鬥茶熱——比比誰的湯色更鮮亮,誰的茶湯更清香,誰的茶湯「拉花」更好看。

這種推崇白色茶湯的鬥茶風氣,自然會影響到人們對器具的選擇。

為了方便觀察茶湯顏色,深色的黑釉建盞在一眾淺色茶器中脫穎而出。

口寬底窄的建盞器型也暗合了鬥茶需求:有足夠的空間攪拌起泡,口沿柔和微寬,利於比對茶湯和咬盞的持續時間。

此外,建盞在制作過程中無需過多人工刻畫,全靠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隨機生成圖紋,深沈底色之上暗藏著包羅萬象的玄機——方寸之中,意境悠遠。這恰恰與宋代人平淡極簡、超凡脫俗的審美意趣相吻合。

「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實美」,建盞的質樸沈穩,狠狠戳中了宋代人順應自然、不假雕飾審美之心。

於是,建盞在宋代走進了千家萬戶,甚至成為皇家禦用,宋徽宗就是建盞的頭號鐵粉。

然而,宋亡之後,建盞卻迅速走向了沒落。

這其中緣由,與朱元璋有著密切關系。

朱元璋作為一個草根皇帝,對皇室的奢靡浮華很是反感。他上位後不久,就下令廢除團茶,禁止用大盞、大壺喝茶,積極推行喝散茶,主張茶葉經簡單煎泡後,直接飲用。

統治者的「節儉」主張,讓點茶之風很快消散殆盡,建盞也隨之成為「無根之木」,失去用武之地,漸漸淡結束歷史舞台。

建盞因為點茶,從建陽走向皇室;也因為點茶,從輝煌趨於沒落。

明朝時期,當點茶法被徹底棄用後,建窯也悄悄熄滅了爐子裏的最後一把火—— 一代茶器明星從此隕落,無人問津。

就這樣,建盞隱身匿跡於歷史長河中,沈默了七八百年。

直到1981年,中國專門成立的公關小組,歷經三年的技術探索,成功復燒出仿宋兔毫盞,建盞才得以重回大眾視野。

2009年,建盞燒制技藝被正式列入福建省第三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2011年,這一技藝又被列入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隨著建盞關註度的提升,拍賣市場的行情也水漲船高。2016年9月,在紐約佳士得「臨宇山人珍藏」拍賣會上,一件「油滴天目」建盞拍出了1030萬美元 (約合7400萬人民幣) 的高價。


2017年9月,在福建建陽舉辦的建盞拍賣會上,非遺傳承人李細妹的建盞作品【萬山可染】也拍出了2600萬人民幣,創下現代建盞作品的成交新紀錄。

天價建盞的出現,不僅吸引來更多收藏愛好者的關註,也帶動了建陽建盞產業的火速發展。

十年前,建陽生產建盞的廠家還不到20家,而今,十分之一的建陽人都靠建盞謀生。

建盞開始出現在各類精品茶館、茶葉店、收藏市場以及送禮推薦中,越來越多的茶客都想擁有一只「與世無雙」的建盞。

直播間裏也湧現出很多「建盞開窯」的盲盒直播——網友忍不住好奇,新開出窯的這一盞,會是怎樣的色彩,會有怎樣的奇遇。忍不住,就想為這「出窯萬彩」的未知,激情下單。

然而,直播號的大量出現,並沒有把建盞文化真正地傳遞給觀眾,主要火力都集中在了行銷上——甚至單價9.9元的建盞上網一搜,比比皆是。

真正的建窯建盞,燒制過程工序繁復,從選瓷礦到瓷礦粉碎、配料,再到練泥、拉坯、上釉、焙燒,前後足足需要13道工序,任何一道都是對匠人手藝的考驗。

如此精益求精的建盞,可能以9.9元的價格批次銷售嗎?

2024年5月,建盞以163.35億元強勢進入區域品牌價值百強榜單,在眾多非遺瓷器中,異常醒目。

市場越是火爆,越可能暗藏危機。

如果復興的建盞文化不能與大眾需求相融,僅僅停留在開窯買刺激的粗淺層面,那喜歡建盞的粉絲,早晚會流失。

也許,在建盞文化探索與保護之路上,還有很多的荊棘要除。

這些年,許多熱愛建盞的手藝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披荊斬棘」。

國家級非遺傳承人 孫建興 ,早在1979年便響應國家號召,加入了最早一批建盞恢復科研小組。

整個小組克服諸多困難,嘗試數百配方後,終於成功復燒出仿宋兔毫盞。

這之後,由於經費耗盡,科研小組被迫解散,遺留下不少建盞未解之謎。

進退兩難之際,孫建興選擇自掏腰包,繼續實驗。

經過十余年的努力,他成功還原出各色油滴、茶葉末、鐵銹、柿紅等30多種釉水配方,為建盞振興貢獻出巨大力量。

另一位建盞傳承人 陸金喜 ,則用19年的持續守候,復原燒制出失傳七百年的曜變建盞,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非物質文化傳承傑出貢獻獎。

闕梅嬌 ,作為建陽建盞23位非物質文化傳承人中唯一的女性,憑借獨到的審美追求和不懈的努力,自成一家,創造出許多驚艷的油滴建盞,並成立了屬於自己的品牌。

除他們外,還有很多很多的名字,都成為了建盞復興路上的拓荒者。

一群人的堅守,換來的,是更寬廣的大道。

而今,建盞燒制技藝正由初期的未知,走向越發成熟的傳承與大膽的再創造。

一窯一世界,一器一枝花。

小小杯盞,從遙遠的宋代走來,歷經歲月浮沈,又重煥生機。

曾經飄洋過海的中國造,被日本視為國寶,但根,終究在中國。

建盞復興,是手藝人的執著,更是文化的深切守望。

中國制造,隔著千年的時光,成為了驚嘆號。文/余葉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