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者區別很大。
但我們需要區分先天氣質的回避型依戀(這是超越後天的)、親密關系中的回避(這是從生活感受和體驗中得到)、回避型人格障礙(多是後天形成固化的行為模式)。
氣質類別的依戀關系是從嬰幼兒觀察和實驗得出結論,並做出了四大類依戀類別劃分(安全型、焦慮型、回避型、混亂型)。回避型依戀一般是描述特種先天氣質,物件是嬰幼兒。而回避型人格障礙是以臨床心理學以病理學的視角去診斷評估人格狀態的。回避型依戀更原始,會泛化在人格最底層。回避人格障礙多是後天惡劣關系環境中形成。
先天氣質類的回避型依戀,表面上不表達,但有軀體化反應。他們和照料者的互動中,會因不安全出現種種行為失常,但他們缺少了言語表達和溝通,會讓照料者誤認為沒有影響。他們最終可能成為孤獨且無法表達情感的人。
先天氣質型回避依戀在關系中往往缺少互動的能力,很難理解他人的言語情感,會顯得很「特別」,而回避型人格障礙則是多種可能的,很多回避型人格障礙被定義為人格障礙,但很大可能是關系創傷,但其實是安全型依戀。
如果一個訪客被評估為回避人格障礙,但關系底色是安全型依戀,是較容易康復的。真正的先天回避依戀可能走不進咨詢關系,會出現各種行為異常、偏離常態,他們可能采用各種「代償」的活動滿足自己的需求,會用各種方式隔離真正的內心感受。
親密關系中的「回避依戀」則和四大類依戀類別的劃分的回避型依戀不同。很多親密關系中看似「回避」可能是自卑、不安全關系、曾經的親密關系創傷,也可能是自戀導致的「放不下面子」。親密關系中感覺到對方回避還有可能是有其他放不下的情感心結。
很多親密關系中的回避,會在咨詢中較快恢復,大多數回避其實是一種對自己的情感保護,就像樹皮的結節處往往被啃咬過一樣,當真正開啟自己的情結時,可以很快療愈,情感也會自然流動。能感受到來自關系的滋養,就像樹恢復了從大地汲取養分的能力。
根據我的心理咨詢工作經驗,對不同的回避情況,有以下經驗分享: 先天氣質的回避型依戀即使長程咨詢,也很難完全改變,但可以把強回避變為弱回避,不影響日常生活;回避型人格障礙則比較復雜,可能有先天回避特質、也可能是後天形成,經過一段時間的咨詢有不同程度的改變;親密關系中感覺到的回避,則往往改變可能性更高。
評估和區分自己是什麽類別,需要相當專業的咨詢師,我見很多知友喜歡透過閱讀後自我分析,大部份都是不夠準確的,因為我們人格有種種特質,偶然對應上一些特質很正常,但不能說明自己屬於哪個類別的人格。
不對號入座是學習心理知識和心理學理論的一個好態度。
2024.1.17 隨筆、一點心理工作經驗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