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評論員 張寶蓮
今年以來,光伏產業鏈上的企業陷入了一場持續的價格競爭。部份企業甚至不惜以低於成本的價格參與競標,試圖借此打壓競爭對手。然而,這種非理性的價格戰不僅嚴重侵蝕了企業的利潤空間,還對整個行業的可持續發展構成威脅,形成了典型的「內耗式競爭」。
為遏制這一現象,中國光伏行業協會今年下半年多次組織龍頭企業及業內數十家企業召開研討會,最終達成了行業自律共識。為加強行業管理,協會於10月至12月連續釋出光伏主流產品各環節的綜合成本數據。根據2024年12月數據,在各環節不計折舊、矽料和矽片環節不含增值稅的情況下,最終元件含稅成本(含最低必要費用)為0.692元/W。協會呼籲企業依法合規參與市場競爭,避免低於成本的銷售與投標行為,以防止由此引發的產品質素問題,進而保障光伏專案的長期穩定執行。
盡管行業初步達成了自律共識,但這一共識顯然面臨考驗。近期某集中式招投標中,部份光伏企業仍以低於協會公布的最低成本價參與競標,嚴重破壞了行業的健康生態。協會雖然能夠倡導行業自律,但卻難以直接約束下遊需求方,尤其是對在招標專案中具有較強話語權的企業。在一些大型招標專案中,過度看重價格因素的做法可能進一步助長惡性競爭,忽視低價競標背後的產品質素隱患與服務能力不足的問題。這樣的短視行為,不僅削弱了光伏行業的公平競爭機制,還可能最終損害終端使用者的權益。
無底線的價格戰註定沒有贏家。如果僅靠部份企業自律,而其他企業繼續采取惡性競爭的方式,這將導致守規則的企業反而吃虧,破壞整個市場的公平環境。更重要的是,這種非理性競爭會進一步阻礙行業的技術進步和產能最佳化。在當前行業快速發展但供需失衡的背景下,實作落後產能的出清顯得尤為迫切。
要解決光伏行業面臨的困境,歸根結底還是要透過市場手段予以破解。首先,光伏企業應當主動減少落後產能的生產規模,限制擴張速度,避免陷入「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價格戰泥潭。過度競爭只會削弱企業自身的盈利能力,並損害行業的整體利益。其次,龍頭企業應積極推動兼並重組,將缺乏競爭力和技術落後的企業逐步淘汰出市場,以此最佳化產業結構,提升行業集中度和競爭力。透過技術升級實作產品與市場的雙重提升,是打破惡性競爭的重要手段。
此外,行業協會也需要進一步改進測算成本價的方式,針對不同效能、規格的產品進行精確定價,以更具針對性地指導下遊終端企業的選擇。這樣不僅可以提高定價的科學性,還能增強行業自律的可操作性。而對於下遊終端企業來說,必須改變「唯低價論」的思維模式,重視光伏產品的質素、效能和企業的服務能力。無視低價競標的風險,只會在短期利益中埋下長期隱患。
總而言之,打破光伏行業惡性競爭的關鍵在於全產業鏈形成合力。只有產業鏈上下遊共同努力,既要推動技術進步,又要守住行業底線,才能維護良性的市場秩序,為光伏行業的長期健康發展奠定基礎。行業的未來,不僅取決於創新驅動和技術升級,更取決於所有市場主體共同遵守規則。
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