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從2019年開始,我們開設了「我在現場」欄目,以新華社記者「沈下心、俯下身、融入情」的珍貴采訪經歷為內容,講述他們在重大新聞事件現場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想。
與人民同心,與時代同行。2024年,新華社記者繼續深入踐行「四力」,從來自瑙魯的現場報道到巴以沖突的前線直擊;從雄安新區的「拔節生長」到大運河的十年蝶變;從用鏡頭定格「嫦娥六號」的回家瞬間到用照片記錄「中國天眼」的成長歷程;從雲南鎮雄山體滑坡災害到四川雅江山火救援見聞;從青春之光閃耀冬青奧舞台到「中國紅」綻放巴黎奧運會賽場;從懸崖間鑿出的絕壁天渠到沙漠裏植出的成蔭綠洲;從行走山鄉的「健康守門人」到大山深處的教育堅守者……
奮鬥不停,記錄不止。從2025年1月1日起,「我在現場」欄目陸續播發多位新華社記者在2024年的精品力作,希望透過他們的講述,為您展現照片背後那些耐人尋味的故事。
一場大雪過後,街道上遊人熱情如火,感受著「北國浪漫」。在這一刻,即將邁入「不惑之年」的我,對於職業生涯與人生閱歷,有了新的認知和感悟。
一塊冰的「昇華」
采冰人在機械助力下,切割冰面,開啟一塊冰的「昇華」之旅。冰封的江面,凜冽的寒風,一邊看著觀景窗,一邊流著眼淚,拍攝完成時,睫毛掛著冰霜,滿身是冰沫。
采集的冰塊在工匠們的雕飾下呈現出精美絕倫的冰雪世界。這一年,「被流量喚醒的」哈爾濱憑借冰雪旅遊火爆「出圈」,成為「頂流」。而我則在「潑天富貴」之下,感受著「流量」變「存量」的「爾濱」現象。
工人在松花江上的采冰現場進行采冰作業(2023年12月4日攝)。
在哈爾濱冰雪大世界園區,工作人員在建造冰雕(2023年12月12日攝)。
遊客在哈爾濱冰雪大世界園區內遊玩(2024年1月9日攝)。 來自廣西的「小砂糖橘」實作了從「爾濱」到南寧的雙向奔赴,他們在火車上吃著精心準備的早餐,在哈爾濱極地公園親密接觸企鵝。我和同事一起拍攝記錄,與廣西分社的同事們實作南北聯動報道——廣西水果贈給東北「老鐵」,「東極」蔓越莓回贈「老友」,跨越千裏終是情。
2024年1月6日,在哈爾濱極地公園,「小砂糖橘」與企鵝進行互動。
2024年1月6日,11名來自廣西南寧的小朋友——「小砂糖橘」結束黑龍江漠河遊學之旅,來到哈爾濱極地公園,與企鵝親密互動。
極寒下的堅守
擁有「北極」「東極」的黑龍江,極寒下的堅守更有著不一樣的體驗。
2024年1月30日,我獨自踏上「北極」之旅,前往盤古鎮蒙克山采訪。這是一個12306網站上無法查詢到的停靠站,只是列車經過時,讓通勤職工臨時下車。
「要知鐵路苦,就得去盤古。」這句鐵路系統內流傳的話,沒想到我剛下車就體驗了——一只腳陷入半米深的雪裏,鞋子和褲子瞬間灌滿雪。
這裏有一群「90後」「00後」大學生,寒來暑往在戶外工作,他們遠離家鄉,在此堅守,讓我內心深受震撼。
2024年1月31日,在盤古路線車間508公裏作業區,盤古路線車間的工人韓宇在進行作業。
2024年1月31日,盤古路線車間的工人鞠文浩的眼睫毛結上了冰霜。
2024年1月31日,在西羅奇嶺二號隧道外,完成當日作業任務的工人們一起合影留念。 白天,我跟著作業工人在嫩林線69.1公裏長的高難路線上采訪。對他們來說,是最有意義的事。「這個地方修好了,來回過車,我們自己心裏得勁兒,這是最北端的路線,我們的責任,年輕時候幹點狠事兒,以後有念想。」
為了拍攝他們趴在軌域上進行檢測,我跪線上路上,膝蓋被軌域磕了一下,晚上回到工區,發現膝蓋青腫,這是他們每天來回數百次的動作。夜晚的蒙克山附近一片漆黑,很難想象他們是怎麽堅持下來的,一個給家人的影片電話,一張緊握的薪金條,一個鐵路人的夢,是對青春的一個交代。
2024年1月31日,在加格達奇工務段盤古路線車間蒙克山維修工隊駐地,盤古路線車間的工人在休息。
2024年2月1日拍攝的一輛客運列車透過盤古路線車間的作業區。 告別「盤古青年」,一路向北到達北極村。相比村裏熱鬧的旅遊人群,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黑龍江漠河地球物理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裏,參與國家重大科技基礎專案「子午工程」的科研人員在極寒中探尋日地空間環境的奧秘,為避免、減少空間環境事件對人類生產和生活造成的破壞性後果做出數據支撐。
很多村民都不知道村子裏有這樣一個科研機構,新入職的工作人員劉紀康和站長蘇振波的家就在這裏。
「守著自己的小家,更要守好國家的關鍵數據」。值班看守、巡檢器材、觀測數據,在極寒裏跟隨他們進入工作空間,小小的村子裏有各式各樣的精密儀器,為了保證數據精準,很多時候他們要穿上單衣進行觀測,吃住在站裏,為國家探天測地。
2024年2月2日,在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黑龍江漠河地球物理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來自中國科學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的科研人員吳方在偵錯激光發射器材。
2024年2月2日,在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黑龍江漠河地球物理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地磁觀測室,站長蘇振波(左)和劉紀康在進行觀測。
2024年2月2日,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黑龍江漠河地球物理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科研人員劉紀康在檢查器材。
2024年2月2日,在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黑龍江漠河地球物理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科研人員高鳳信在清理觀測室的積雪保證器材安全。
在黑土地,記錄農人故事
作為身處農業大省黑龍江的攝影記者,我的報道也隨著農時而動,在一次次的嘗試中尋找不一樣的角度,挖掘背後的人物故事。
2024年5月7日,在綏化火車站,插秧客準備登上「插秧專列」。
2024年5月8日,在「插秧專列」K5161次列車車廂,一名插秧客觸摸列車裝飾品。 五月初,齊齊哈爾客運段開行的「插秧專列」陸續從綏化火車站駛出,開往糧食主產區——三江平原。20余載時光過去,已有近190萬人次搭乘「插秧專列」前往三江平原「淘金」,見證「北大倉」農業發展和變遷,為三江地區糧食生產作出重要貢獻。我第一次能完整記錄下插秧客的故事,實作了從上車到落地全程拍攝,也開始了這一年的農業報道,為後續的報道積攢了足夠的線索。
2024年9月20日,在寧安市上官地村,「種米姑娘」陳雨佳在進行直播。
2024年9月21日,在寧安市上官地村,陳雨佳和村民一起收割水稻。
2024年9月20日,在寧安市上官地村第七屆豐收節現場,陳雨佳和村民一起參加拔河比賽。
2024年9月21日,在寧安市上官地村,陳雨佳抱起剛剛收割的水稻。
2024年9月20日,在寧安市上官地村,村民欣賞晚會節目。
2024年9月26日,在上官地村,村民在霧氣中收割水稻。 秋日的上官地村,35歲的「種米姑娘」陳雨佳成為豐收節上最忙碌的人,她從體育老師變成「新農人」,開鐮收割水稻、網上直播賣米、策劃豐收節、組織村民活動、簽訂大米訂單,帶領村民們又收獲一歲好收成。從第一屆到第七屆,上官地村的「豐收節」越辦越好,村民們的日子越過越好。跟隨陳雨佳走進新農人的世界,恰巧遇上紀錄片拍攝,采訪變成了觀察,在碎片的時間裏拍攝我想要體現的畫面,是一次獨特的采訪體驗,用眼睛去觀察,用心去體會,用思想驅動快門。
2024年10月11日,北大荒集團普陽農場有限公司作業區,種植戶駕駛農機進行整地作業。
2024年10月11日,北大荒集團普陽農場有限公司作業區,種植戶駕駛農機進行收割作業。
2024年10月11日,在北大荒集團普陽農場有限公司作業區,種植戶駕駛農機進行收割作業。
2024年10月12日,北大荒集團梧桐河農場有限公司曬場,種植戶在整理稻谷堆。
2024年10月11日,北大荒集團普陽農場有限公司作業區,種植戶於春麗和丈夫張文波在進行收割作業。 在人們印象裏,「北大倉」的收獲場景,是成排的收割機,充滿現代化和無人化。而我一直覺得報道不能專註於秋收的本身,而應去捕捉秋收中的「人」與「情」。在普陽農場第二管理區,機器行進間,稻田轉瞬變成飽滿整齊的「魚鱗鋪」。種植戶張文波駕駛收割機進行收割,妻子於春麗在一旁進行輔助配合裝車,月光之下,溫情脈脈。沒有宏大震撼的場景,更多的畫面是農業生產中的小細節,夕陽下的家庭收割與夜晚的同步平整作業,這些很少出現在采訪中的畫面,更具現代農業生產的速度與美感,另辟蹊徑的拍攝時間,更具別樣的秋收之美。
2025年,我期待繼續用攝影表達獨屬於內心的自我。無問西東,只追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