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心靈

經歷了這麽多,他們才二十二

2024-12-08心靈

作者|魏妮卡

編輯|李春暉

「青春就是去經歷,去做自己熱愛的事情,無論結果如何,都不會後悔。」

紀錄片【今年二十二】是關於杭州亞運會上22個平均年齡為22歲的電競少年的故事。他們為了夢想集結,渴望代表中國電競征戰杭州第19屆亞運會。和所有關於夢想的現實一樣,6個人成為冠軍,16個人遺憾落選。但青春的故事未完待續,而這個夏天多多少少改變了他們的人生軌跡。

在某些方面,【今年二十二】很像1994年的美國紀錄片【籃球夢】。這部電影紀錄了兩位因籃球天賦而被選拔的少年在六年間的命運交錯。最終,他們的NBA夢都落空了。但從改變人生的角度看,他們的籃球夢都實作了。

【今年二十二】選取的切面則更集中、觀察範圍也更群像。它記錄了在2023年那個炎熱的夏天,一群電競少年從集訓、選拔,到站上杭州第19屆亞運會電子競技首金獎台的全過程。最終,雖然只有六塊金牌,但他們實作了22個人、乃至千萬人的電競夢。

「人生可能只有這一次機會」「這是我人生中第一份職業」「從小小的鄉鎮走出來,我們也可以有大大的夢想」,我們很難不被這樣真誠的話語打動。體育競技似乎永遠更適合用於詮釋青春成長,大概因為它目標明確、愛恨熱烈、汗水鮮明,不同於這個越來越混沌復雜的現實世界。

我們終究很難說清,年少的夢想究竟是一輩子的事,還只是一場年少輕狂。但就像「22」所代表的年輕態度——像孩子一樣赤誠,像大人一樣堅強,或許是我們每個人一生的事業修行。在這個意義上,【今年二十二】既是一部電競紀錄片,更是部熱血青春片。

少年群像,命運交錯

正如電影【熱烈】之於霹靂舞的意義,【今年二十二】也開啟了觀眾認知電競選手的新視角。

不同於通常電競紀錄片或電競劇,【今年二十二】並未聚焦於個別熱門選手的刻畫,也沒有過多著墨電競技術的講解,而是將目光投向群體。電競選拔的主線敘事與少年成長的多線敘事並列推進,一場舉國矚目的賽事串聯起少年生活的方方面面,個體與群體的命運交錯。這不止是電競紀實,更是關於青春、關於成長的故事。

鏡頭平均關照了每一個少年。熟悉電競圈的觀眾,能夠從影片裏看到自己喜歡選手的另一面。不熟悉電競圈的觀眾,也能從他們的故事裏找到共鳴,被一群鮮活有趣的靈魂所觸動:

想要練成猛男的「開心果」一諾、把別人優點寫下來貼床頭的暖陽、雨露均沾照顧每個人的隊長花海、脾氣最好的「人間甜豆」阿豆、戰鬥力很強的「機器人」坦然、懷疑自己是關系戶的「無冠小透明」MING......

而隨著情節的推進,影片又會不斷打破觀眾對選手最初建立起的表面印象。KPL炙手可熱的明星選手「一諾」徐必成,沒心沒肺的外表下是一顆成熟懂事的心。四歲時,「一諾」就跟著父親跑長途車,年紀小小不哭不鬧。到二十二歲,他已出錢為父親承包甲魚塘,撐起整家。父親說,「一諾」不是沒心沒肺,他是太清楚什麽時候該做什麽。集訓隊緊張嚴肅的氛圍,也因為有了「一諾」逗笑而變得不同。

「花海」羅思源照顧隊友的十項全能,同樣源於兒時的經歷。從小就跟著母親住五金店,幫母親做生意打下手。靠打職業電競賺到錢後,羅思源便不讓母親再吃一點苦。但這樣的羅思源也曾懷疑自己。因為之前俱樂部的比賽失利,他曾陷入深深的自責,懷疑自己是否能夠勝任隊長,但最終,他用實際行動證明了自己的能力與擔當。

「暖陽」林恒之所以能成為一名全能選手,是因為他一直在不停學習別人的優點。他會把其他選手的優點寫下來,貼在自己的床頭。即使是在替補的位置,他也從未懈怠,沒有放棄任何一個進步的機會。

「阿豆」蔣濤的好脾氣,來源於他幹過很多行業的「打工」素養。十八歲進城務工的蔣濤,擺過夜攤、送過外賣、當過服務員。他很少跟別人提及過往,因為他不認為過去生活經歷是苦的,也不想渲染什麽。他說人生就像打遊戲,會有順風,會有逆風。他能做的,就是做好自己份內事——為電競添磚加瓦。

「坦然」孫麟威曾是一個極度自卑的人。因為接觸電競,跟隊友有了溝通,他才走出了自閉的困境,變成了一個賽場上戰鬥力很強的「機器人」,賽場外則以跟隊友分享炸雞為樂。

「MING」池曉銘是所有人裏榮譽頭銜最少的。低谷期,他曾一度懷疑自己不該被選上。但他深知自己背負著很多人的夢想,尤其是他原本俱樂部的兄弟們。最終,他靠實力證明了自己並非「小透明」。

一群性格鮮明的少年,背負著相同的使命,又面對著各自的人生課題。這也正是【今年二十二】最鮮活的地方,真實與反差讓影片充滿生命力。

職業追夢,熱血造夢

【今年二十二】除了讓硬糖君看到鮮活群像的魅力,也讓硬糖君真正領略電競作為一項競技運動、新興職業的魅力。相對偶像化的電競劇,更多讓我們看到電競選手光鮮亮麗的一面。從俱樂部走向國際賽場,電競選手的職業成長之路,才是真正的追夢現實。

紀錄片【今年二十二】難能可貴地補充了這個「長路」視角,也補齊了電競影視生態的缺角。電競不是指尖遊戲那麽簡單,杭州第19屆亞運會的電競「首金」對中國隊來說,也並非手到擒來的易事。

在影片呈現的真實電競訓練場裏,我們可以看到少年們經歷了漫長的蟄伏期,經受了生活、成長與意誌力的考驗。電競訓練不止有指尖的遊戲訓練,還有體能訓練、殘酷選拔制。電競少年從俱樂部出來,進入國家集訓隊,再到最後拿下金牌,經歷了一個脫胎換骨的蛻變過程。

教練李托的話讓硬糖君印象深刻——「電競很容易凍齡。很多人十六歲開始打職業賽,沒有自己的生活。可能打了八年,還是像十六歲的自己。」

整個封閉集訓的過程就是這樣漫長和枯燥。少年們一邊在高強度的訓練裏揮灑汗水,一邊苦中作樂、鼓勵彼此、共同成長,同時還要面對每天輪換隊長的殘酷選拔。當少年們喊出「要讓五星紅旗在亞運會的賽場上飄揚起來!」李托知道,他們終於完成了蛻變。

李托發放國旗徽章的那一刻,告訴少年們,從今天開始,你代表的不是北京WB,不是廣州TTG,也不是成都AG,武漢eStar,上海EDG.M,而是代表CN(中國)。

影片並未唯勝者論,而是破除了個人英雄主義的套路,同樣觀照到遺憾落選的少年們。擁有9年「KPL」職業生涯的CAT陳正正、「八冠王」FLY彭雲飛因為背負過多期待,逐漸有些迷茫失措。

此時集訓的心理課上,他們學到了「瓦倫達效應」。瓦倫達效應得名於美國著名高空走鋼索表演藝術家卡爾·瓦倫達(Karl Wallenda),他在一次重要的表演中因過於關註結果而不幸失足身亡。

「瓦倫達心理」指當人們在追求某個目標時,由於過度關註結果而焦慮,患得患失分散了註意力,無法專註當下,影響正常發揮。FLY彭雲飛在日記裏寫道:「你是不是沒有你想象中的自信,為什麽要優先考慮別人的情緒。」

然而這就是我們更多人的青春,有迷茫、有遺憾,也有未來的機會仍在等待。最終入選的6個少年,背負的是22個少年的夢想。正如「海隊」羅思源所說,金牌不只6個人,代表60個人,600個人,6000個,以及更多更多的期待著他們的人。

關於電競,不止於電競

【今年二十二】充分展現了電競的魅力,但其立意又是超乎電競的。當電競走出國門,電競之於家國,又有了不同的意義。

據【2023年度中國電子競技產業報告】顯示,2023年中國電競使用者規模已經達到了4.88億人,電競產業實際收入為263.5億元。國家體育總局更是早在2003年就將電子競技正式確定為第99個體育運動專案。

作為體育大國的中國,也迅速成為了電競大國。領先的產業發展和充分的行業話語權使中國一直是推動電競「入亞」「入奧」的重要力量。而在繼電競專案入選杭州第19屆亞運會後,今年國際奧委會也宣布將於2025年在沙特阿拉伯舉辦首屆奧林匹克電子競技運動會。

毫無疑問,【今年二十二】也提供了這樣一個大的時代視角和全球視野。

影片導演倪萌曾參與過卡塔爾世界杯、東京奧運會、歐冠等多項傳統國際賽事節目制作。從2017年開始,她先後導演、制作了KPL系列紀錄片【絕對王者】、電影【夏日終曲】【他們】【替補】等多部KPL主題作品。

可以說,倪萌擁有電競圈、體育圈兩種視角。她既一路陪伴這群電競少年成長,為電影譜寫了主題曲,將其當作「獻給KPL 8年的一封情書」。同時她也是一位專業的國際賽事導演,提供了一個全面的觀察者視角,建立起電競與更廣泛觀眾的溝通橋梁。電競的粉絲,可以看到電競選手技術之外的更多面相。核心圈層之外的普通觀眾,也能看到鮮活的少年群像、高燃的熱血青春。

與此同時,在這個「秋招」成為熱門話題,年輕人在「社畜」和「夢想」之間徘徊茫然的時期,【今年二十二】也讓更多人看到電競作為一種新興職業的耀眼與艱辛。有一群少年在自己熱愛的事業上揮灑汗水,不僅養活了自己和家人,還讓五星紅旗飄揚在國際舞台上。他們不是只活在自己的世界,而是勇於拼搏、突破自我的有誌青年。

【今年二十二】雖然是關於電競的紀錄片,但其實,它更像是一部刻畫少年群像的青春片。中國大銀幕上青春片鮮有的少年熱血題材,被紀錄片淋漓盡致地拍了出來。它提供給當前市場一個電競題材的新樣本,以獨特的青春視角展現了電競的魅力。22歲那年,22個少年把青春獻給電競,造就了杭州第19屆亞運會上最高燃的電競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