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分派與行為派之爭,看似是歐洲和美國交換戰場,但實際上卻另有玄機。歐洲人有深厚的哲學底蘊,他們的關註點是怎麽能「說得通」,而美國作為新興國家,忙著搞實業,關註點一直是怎麽能「更有用」。所以不管是采取偏物理還是偏哲學取向,他們的關註點都沒有變。由於美國的實用主義精神,所以在學校、軍隊等需要量產的地方,行為主義依舊大行其道,而精分因為過於復雜,更適合長期一對一輔導,促進個人思考,所以能霸占高端診療室。這讓兩派暫時打的難解難分,最終的結果是,雙方的傳人都開始接納部份對方的觀點。其實,精分和行為在治療層面也有共同點,那就是不論在催眠或者行為訓練之前,都要先進性放松,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二者是有共同的生物學基礎的。
雖然在搞科研的人眼中,精分是徹底的非主流;在精分師自己看來,培養一個精分師也非常麻煩,弄不好他也自立門戶,還和自己師父對罵,導致精分師的人數很難實作大批次增殖,但是人們依舊無法抵擋精分這「該死的魅力」。波林就在【實驗心理學史】說:「如果誰想在今後3個世紀內寫出一部心理學史而不提弗洛伊德的姓名,那就不可能自詡寫了一部心理學通史。」要知道弗洛伊德本人是不搞實驗的。
至今很多人提起心理學,還會認為「心理學就是精神分析」,因為它不但玄乎,而且收費高,那種解謎般的樂趣也會讓很多咨詢師和來訪者欲罷不能,簡直和靈修一樣,行為主義那頂多算是「大老粗一樣的訓練」。不過,六十年代已經是精分派在美國的最後一個輝煌期了,不僅內部的分析師們都多多少少在修正弗洛伊德的觀點,新行為主義也依然可以在此時撐住門面。
節選自廣思作品【心理學演義】(2022年出版)
我是
@廣思
專註心理學15年,咨詢案例13000+,15年碩士畢業後平均每年出一本書,其中一些咨詢案例作為【心理師手記】出版(重慶出版社),再復雜的心理現象背後都有邏輯可循,有心理學和寫作相關的問題,歡迎找我聊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