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籠罩,皎潔的月光灑滿群山。一道神奇的地下長廊,靜靜地伏臥在大山的「心臟」。
同往常一樣,挎著工具包的二級軍士長邵威走走停停,對陣地器材例行巡檢。洞庫墻壁上,一盞盞指示燈閃爍著光芒,宛若星辰。
這是邵威當兵的第24個年頭。作為一名班長,他和戰友們用腳步丈量著「龍宮」的每一寸土地,掌控著裏面的風水電、溫濕度。
一路上,邵威拿著扳手敲敲打打,仔細巡查。往深處走,記憶,慢慢與大山重合。
當年,邵威第一次走出南方的大山,萬萬沒想到,又進了另外一座大山!營區四面環山,手機長年無訊號……那一刻,邵威產生了巨大的心理落差。
然而,當見到「龍宮」那一刻,所有人都沸騰了!得知自己將要守護的是如此重要的點位,邵威突然覺得,這裏環境艱苦,但每一秒的堅守都有別樣的意義。
那年,「地下龍宮」裏一場實兵對抗演練激戰正酣。
「嘀、嘀、嘀嘀……」供電系統遭「敵」襲擊,報警燈閃爍不停。若損毀的發電機組短時間內無法搶修成功,指揮中樞將癱瘓。
「讓我上!」緊急時刻,邵威主動請纓,火速趕往現場,展開檢修。
昏暗的操作間內,秒針嘀嗒作響,撞擊著大家緊張的心。邵威果斷的手指在控制台上快速移動,調整參數。一番緊張操作後,他按動開關,柴油發電機頓時發出震耳欲聾的聲響。
那次演練,邵威憑借過硬維修技術一戰成名。然而,成功之路從不是一帆風順,邵威的成長之路同樣布滿荊棘。
新兵下連時,邵威分到修理連。與作戰班排失之交臂,他有些不甘心,但一股「倔勁」也上來了:即使幹修理,也要當好保障打贏的螺絲釘。
厚厚的一摞專業教材、悶熱難耐的修理車間、沾滿油汙的迷彩服,並沒有讓他退卻。「再難也要翻越這座高山!」憋著一股勁,邵威決定迎難而上。
理論知識記不住,就一遍遍地抄寫背記;專業知識搞不懂,就虛心請教、加班鉆研;結構原理不清楚,就把自己關在庫房,對著教材逐個拆解器材、細心琢磨……
夜深人靜,深山營區裏大部份官兵早已酣然入夢。維修室裏,邵威仍在反復拆裝,仔細研究。
墻上的掛鐘像個安靜的看客,凝視著這名老兵。秒針不停轉動,夜色越來越濃,見證著他追夢的足跡,維修室裏透出的那束光,溫暖而執著。
憑著這股子倔勁,學歷不高的邵威從零開始,一步一個腳印,拿上本科學歷,評為高級技師……
日積月累的豐富經驗,使他從普通一兵成長為戰友眼中的「兵專家」,他獲得全軍裝備技術保障技能發電機比武第一名、榮獲個人三等功2次。
一身油、一身汗、一身土,鉚在修理崗位20多年,整天在陣地裏修修補補,邵威也從「小邵」變成了「老邵」,戰友們都說,老邵當兵當得越來越有「味道」,與油機朝夕相伴,柴油似乎滲進了他的皮膚,變成他獨特的「體味」。
「每次一聞到老邵身上這味兒,我的心裏就特別托底,咱這陣地裏可不能少了他。」
「可不是嘛,邵班長可是我們陣地裏當之無愧的‘守護神’啊!」
每每提起邵威,戰友們總是贊不絕口。
一枝獨秀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憑著一股拼勁成長為班長骨幹的邵威,深知身份發生轉變後,責任更為重大,他幫助每名戰士制訂「成長路線圖」,不斷當好陣地管理的「磨刀石」,磨出一茬茬有能力的兵,也帶出了越來越多的陣地「守護神」。
蜿蜒曲折的「地下龍宮」裏,邵威維修巡查的步伐愈發鏗鏘,巡查路上清脆悅耳的敲打聲久久回蕩,那是陣管兵最動聽的強軍樂曲。
文稿來源:火箭兵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