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學習階段來訪者脫落正常,即使到你職業的中後期來訪者脫落也正常,好像有研究表明大約有50%左右的來訪者會脫落,即使是對資深的咨詢師也是一樣。
再有,既然已經參加了很多工作坊,也學了很多技術, 這個時候可能太多關註於技術,而沒有更多的看看自己的內在。
比如說,只是打一個比方,假如說我們學了奇跡問題,可能來訪者來了我們就會想要問他,如果有一天你的問題全沒了,你會怎麽樣啊?或者我們學了焦點技術,我們也會想要運用這個技術,問一下有沒有例外的情況,你是怎麽做到的?
或許來訪者一走進來,一坐起來,我們腦子裏面就會去想著什麽時候開始要運用這個技術了,他會不會聽我的啊?他會怎麽說?
但可能,這個時候需要做的是一些評估,比如來訪者有嚴重的心理問題需要轉介;或者需要給來訪者進行心理健康教育,講清楚具體咨詢要怎麽做,他是不是了解這個過程;又或者可能來訪者需要先穩定一會,沈默一會,再開始講。有太多太多的可能性,都是我們沒有辦法運用我們工作坊裏學到的技術。
再有,即使我們在工作坊裏認真的學習,也只是學到了其中很小的一部份。比如很多老師會建議會說,我們不要給來訪者做建議。但是我們並不完全的知道整個過程是怎麽樣的,只是聽到了這句話就不給來訪者建議,那麽也容易導致脫落。
因為我們不是老師,我們是我們自己,我們的改變只能是依據自己個人的領悟和實踐一點一點來,而不是說一下子去學人家的樣子。
還有一種可能是工作坊裏的老師,很擅長教學,臨床個案經驗並不是特別的豐富,雖然課講的非常精彩,也很深入,但是未必真的完全貼近臨床的實踐經驗。完全可以老師把依戀理論,分離個體化講得非常透徹,可是到了咨詢現場他也蒙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