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詢中的任何決策,都需要個案概念化,在概念化的基礎上,來判斷是否可以「誇」來訪者。
讓我們看看兩個案例:
來訪者A,(如同題主的經歷),越是被誇,反而越是感覺自己依賴咨詢師。大膽假設一下,在來訪者心裏,似乎只有在咨詢師面前,自己才能體驗到價值感和自尊。但同時,自己也因為依賴咨詢師而感到擔憂,怕自己「成癮」,或者不能獨立。在這兩種矛盾的情感中,越來越痛苦。來訪者B,他們在生活中很難準確理解周圍人的意圖,他們也不知道該如何跟同事打交道,他們總是不能表達自己的想法,因此錯失了很多機會,生活一團糟。而當他們出現恰當的行為時,咨詢師會選擇誇他,鼓勵他,這樣來訪者就慢慢的能確定,自己的行為是否時合適的。
這兩個案例的區別在哪裏呢?
其實我們可以先關註到他們的社會功能和心理功能層面。
支持性框架
來訪者B顯然在社會功能方面屢屢受挫,他們也許是精神障礙預後,也許出於某種應激狀態當中。此時,他們自我(ego)的功能是不足的,自我無法壓抑無意識沖突,使其投射在外界,讓來訪者無法準確理解他人意圖,缺乏現實感,造成大量的現實層面麻煩。
而咨詢師此刻最重要的功能,則是透過鼓勵、稱贊,來協助來訪者確認自己的行為時合適的。在某種程度上,咨詢師支持來訪者薄弱的自我功能,使來訪者能夠更好的適應現實生活。
支持療法(supportive psychotherapy)主要針對患者能夠意識到的、當下的、表面的問題給予即時的指導、鼓勵、解釋和安慰,以求減輕或消除患者的心理問題或情緒情感的困擾,逐步恢復患者心理的平衡,故又稱為非分析性治療。動力性、關系性框架
那麽來訪者A的狀況則不同,他們的現實感足夠,能夠區分什麽是現實,什麽是幻想。在和咨詢師的關系中,他們能夠產生移情,並又能力從移情中跳出來,觀察自己的移情過程。
來訪者也許把一個誘惑而危險的形象投射給了咨詢師,一方面享受被誇(關系中的誘惑),另一方面害怕被誇上癮(誘惑帶來的危險)。
而此時,咨詢師也許會認同來訪者投射來的、互相沖突的兩個形象當中的某一個,比如咨詢師會感覺自己特別想要誇來訪者,或者特別害怕和來訪者的關系越來越近。如果咨詢師認同了前者,就很容易產生「誇」這種行為,而且(在意識層面)有充分的理由誇來訪者,覺得「非誇不可」。
在這種情況下,誇來訪者這種行為,會被定義為某種見諸行動,或者完成了一組「共謀」,咨詢師和來訪者共同完成了誘惑與危險的這組關系模型,並呈現在咨詢中。
而咨詢師如果不去誇來訪者,則有機會和來訪者討論兩個人關系中發生的現象,這就能更好的幫助來訪者看到自己幻想中的人際關系,甚至可以讓來訪者看到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是如何與人打交道的(p.s. 通常,不一定會談早年經歷和原生家庭,除非來訪者自己聯想過去)
行為主義框架
而另一種誇來訪者的現象,更容易出現在行為主義框架下,這時候,誇被稱為是一種強化物,用來提高來訪者目標行為出現的頻率。
但是,這種誇需要聚焦在特定的行為上,一定是用來改變來訪者的。因此,如果咨詢師誇的是來訪者聰明、漂亮這種「不可控」的因素,這種誇就不會起到作用。相反,可能會強化來訪者展示自己的聰明才智或努力打扮自己這些與咨詢目標無關的行為。
甚至激起更多不必要的情感反應(動力學框架下的移情)。
總結
歡迎關註微信公眾號:心理小廚pl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