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心靈

高質素發展調研行|渝西紀行:走在重慶與四川的邊上

2024-09-30心靈
來源:人民日報客戶端
渝西,是重慶最「接近」四川的地區。
這種接近,首先是字面意義上的:緊挨著。
四川在西,重慶在東,川渝接壤處的渝西八區——江津、永川、合川、璧山、銅梁、大足、榮昌、潼南,此次中宣部「高質素發展調研行」重慶主題采訪活動就密集到訪了六個。
參照【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規劃綱要】這一國家戰略中的表述,就要「推進重慶向西發展」,渝西正是「橋頭堡」。
這是地理上的接近。
萬裏長江,獨此江津。姜峰攝
還有歷史文化、風土人情上的接近。
一說起重慶,大家都會想到8D立體山城。而渝西可謂「非典型的重慶」:正如此次調研行沿途所見,地勢平坦、一馬平川,與成都平原更為相像。
其實,這裏在歷史上曾是四川省地級行政區,因行署先後駐在原江津縣、永川縣,故稱江津地區、永川地區,涵蓋上面提到的八個縣。直至1983年,整體並入了直轄前的重慶市。
所以,老重慶人仍慣稱渝西為「江八縣」。隨著直轄,八縣先後撤縣設區,乃成為今天的渝西八區。
前後左右這麽一看,筆者也就找到了行走渝西的座標:川渝交流的橋梁,巴蜀互通的走廊。
世界瑰寶,大足石刻。姜峰攝
有了更宏觀的定位,我們對渝西的發展今昔,也就能理解得更加清晰。
比如世界文化遺產大足石刻,被譽為人類石窟藝術史上的巔峰。如此高的成就,不可能一蹴而成。考察其源流,四川省的巴中石窟、安嶽石刻,可以說上承洛陽龍門、下啟重慶大足,讓我們摸索到一條石窟藝術由唐入宋、由北向南的發展脈絡——若沒有川渝地區長期共同的人文積澱,又怎麽會憑空冒出個巔峰?
高峰總在高原上。大足石刻站在了巨人的肩膀。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精細的雕刻,離不開得心應手的工具,石刻藝術的發展,順帶讓大足的五金工藝水平水漲船高,龍水鎮出產的龍水刀,聞名巴蜀千百年。
時至今日,依托業已發展為西南地區最大規模的龍水五金市場,大足區正探索國際物流通道與外貿新業態融合,增值稅免征、便捷通關、結匯創新等舉措助力西南小商品組團出口……
不過,深厚的土壤,有時也是種「負擔」。
江津區,是長江入渝第一站。長江之濱的白沙鎮,釀酒歷史悠久,俗稱江津老白幹。可往西邊上遊一看,是四川的宜賓和瀘州;往南邊望,是貴州的遵義。距離「中國白酒金三角」如此之近,卻籠罩在巨影下,品牌力難免相形見絀。
怎麽辦?
唯有求新、變道超車,走年輕、時尚、利口、多元的新路子。尋著酒香,一邊聊,一邊品,從這次采訪團成員們、尤其是女性同行們的反應看,江津白沙前景可期。
白沙鎮上,江記酒莊。姜峰攝
當然,這裏不只有酒。作為曾經的地區行署所在,江津、永川自三線建設時期以來,形成了良好的工業基礎,也構成今日發展的底氣。2023年,江津和永川的地區生產總值,分別以1401.6億元和1281.4億元領跑渝西,也居重慶市前列。
如果給永川區印張名片,第一行肯定是——職教之城。
不過一區之域,城市建成區常住人口80萬人,卻坐擁8所中職院校、5所高職院校、2所套用型本科院校和2所成人教育學校,在校師生就有20萬人,每年還向社會輸送著4萬名高素質技能人才。
【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規劃綱要】中明確提出「支持永川建設現代制造業基地和西部職教基地」。這與當地的資源稟賦、發展基礎密不可分:
土地平坦、水網密布,三線建設時期,一批工業企業在永川布局,公辦大中專和技工學校也先後設立;上世紀90年代以來,永川又抓住國家推進教育改革的重大機遇,大力引進和培優扶強民辦職業院校,透過「城校互動」的發展探索,進而形成了今天一區坐擁17所大中專職業院校的雄厚規模。
當地朋友給筆者算了個數:四個永川城裏人,就有一個和職教有關系;過去連續五年,永川始終保持人口凈流入,是一座充滿活力的城市。
近年來,長城汽車、雅迪電動車等一批先進制造鏈主企業在永川落戶,17所大中專職業院校也在提質擴容,產教良性互動、校企優勢互補的發展格局正加快形成,「雙基地」建設蹄疾步穩。
科影融合片場、無人駕駛汽車……「黑科技」滿滿的調研行見聞,與時尚現代的永川城市風貌相得益彰——擁有年輕人的地方,往往擁有無盡的未來。
科技片場,永川出品。姜峰攝
渝西八區,個個不同。怎麽發展?答案就是:因地制宜。
回鍋肉、毛血旺、魚香肉絲、水煮肉片……很遺憾,沒有一頭生豬,能活著走出川渝。
幾年前,並非養豬大縣的榮昌區,卻落地了國家級生豬大數據中心,憑啥?
抗戰時期,原國民政府中央畜牧實驗所內遷到了榮昌。這裏有一種榮昌豬,被形容為「健如剛鬣色如銀」,後來納入了世界名豬種——很可惜,也是回鍋肉的最佳食材。
在此基礎上,歷經川東榮昌種畜場、四川省養豬研究所等變遷,最終在榮昌組成了重慶市畜牧科學院,2021年更是獲批建設國家生豬技術創新中心。
前端抓種業,後端抓數據,並非生豬主產地的榮昌,編制釋出著「中國生豬產業·榮昌指數」。
坐落在川渝交界,從過去「不西不東」,到現在「左右逢源」——科技,才是榮昌的核心競爭力。
榮昌指數,賦能產業。姜峰攝
首要抓工業、重點抓制造業,則是銅梁區的選擇。
瞄準「雙碳」機遇,當地把新型儲能產業釘選為主攻方向,成功引進了海辰儲能重慶基地專案,計劃總投資130億元、用地1200畝,是落戶重慶的首個鋰電儲能整裝專案,創造了百億級工業專案當年簽約、當年開工、次年投產的「銅梁速度」。
專案全面達產後,將建成西南地區單體產能最大的儲能電池工廠,年產值達300億元以上。
以海辰儲能為龍頭,銅梁還引進了四川金匯能等一批配套企業落戶,推動川渝毗鄰地區產業互補合作,四川自貢年產30萬噸電池電解液生產專案已納入銅梁新型儲能產業配套鏈。
目前,銅梁10平方公裏儲能產業園基本建成,新型儲能產業本地配套率達到60%,川渝配套率約70%,初步構建起儲能一小時鋰電「供應鏈圈」。
舞龍舞出了國家級非遺,銅梁人是懂協作的。
銅梁龍舞,紅火熱烈。姜峰攝
出銅梁,再往東,此次高質素發展調研行就走到渝西的最後一站合川區。
合川,顧名思義,河流匯合處。
從秦嶺南麓米倉山來的渠江,與岷山主峰雪寶頂流下的涪江,在這裏先後匯入陜甘川交界源出的嘉陵江,合川真形勝之地,無怪乎影響世界歷史行程的釣魚城之戰發生於此。
海納包容、兼收並蓄——合川的風土人情,與「萬物皆可涮」的火鍋精髓是相通的。
這不,重慶火鍋食材產業園落戶合川,依托區位、產業、空間、要素、服務、政策等綜合發展六大優勢,圍繞火鍋原材料種植養殖、食材加工、集散交易、產品研發、檢驗檢測、消費體驗等,全力打造具有重慶辨識度、全國影響力、世界知名度的重慶火鍋食材全產業鏈。
目前,產業園已經聚焦火鍋食材企業340余家,培育特色火鍋食材品牌70余個,到2027年力爭實作全產業鏈產值600億元。
釣魚城外,嘉陵湯湯。姜峰攝
遠眺三江,思緒萬千:
渠江,是四川巴中、達州、廣安的母親河;涪江,澆灌了四川綿陽、遂寧的沃野千裏;嘉陵江,滋養了四川廣元、南充的風華——直至渝西,三川合一、款款南下,不久又在百公裏外的重慶朝天門,與浩蕩北上的長江撞個滿懷,再一同昂首東去。
川渝同源同流。廣納百川,未來必有氣象萬千!(姜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