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用自我同一性應該是可以部份解釋「空心病」這一現象的。
自我同一性是美國心理學家艾歷克森最早提出的,是指個體嘗試把與自己有關的各方面綜合起來,形成一個自己決定的、協調一致的、不同於他人的自我,是對 「我是誰 」、 「我將來的發展方向 」以及「 我如何適應社會 」等問題的主觀感受和意識。
占士·馬西婭對艾歷森提出青少年認同發展的兩個組成部份: 探索 和 承諾 。依據探索和承諾達成的程度,劃分為四種狀態:同一性延緩、同一性擴散、同一性早閉、同一性完成
在這四種發展狀態中,
同一性彌散 的表現是沒有為探索自我而努力,也沒有成功地做出選擇,他們不知道自己是誰、自己想做什麽,沒有明確的發展方向。得過且過。
比如某某同學,混一天算一天,學啥都行,但學啥都沒興趣。對於生活麻木,心死。
同一性早閉 的表現是沒有進行自我的探索 ,過早地將自我意象固定化,沒有考慮各種選擇的可能性,停止了同一性的探索。
比如某某是個乖乖女,爸爸媽媽為她做出選擇,攻讀師範專業日後當教師,她未加思索就接受了,但是她對教師職業知之甚少。
這樣看來,是不是同一性彌散和同一性早閉與很多 「空心病」的人的表現是非常相似的。
「空心病」 的實質是無意義導致的空虛體驗,表現為缺乏生活目標、情緒低落、興趣減退以及對自我價值的迷茫。
而同一性彌散和同一性早閉是在沒有充分自我探索的情況下,猶如行屍走肉般的在生活,對於 「我是誰 」、 「我將來的發展方向 」以及「 我如何適應社會 」這些問題完全沒有自己的想法和答案。
從發展心理學的角度來看,一個應該在青春期探索自己是誰,自己將來發展的方向如何,自己又該如何適應社會的孩子,他們如果錯過的這樣的探討,就很容易出現空心病的表現。
這種錯過和什麽有關系呢?
當下的教育環境是有關系的,當下很多地方對於孩子來講教育的容錯率是非常低的,孩子必須跟著大部份人的節奏走下去,容不得他是否有時間充分的去思考這些問題,他們也就被推著往前走了。
但是教育環境並不是唯一的原因,和父母的家庭教育和能夠托舉孩子也有關系,這就又會牽扯到更大的環境。
孩子的這種同一性的探索是需要有父母的溝通、陪伴和引導的,甚至需要父母能夠給出一些可能的答案和方向的。
但是如果不是父母是否有時間陪伴的問題,父母本身也為了生計疲於奔命,也需要時刻的面對社會帶來的巨變,中年危機、中年失業等這種情況的發生,如果父母自己也沒有能夠很好的對於我是誰、我如何適應環境這樣的問題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那又怎麽能要求孩子自己就能夠想清楚這些問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