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事其實也沒那麽復雜。因為明朝初年的遠征是野戰,而明末的遼東戰場是以城池防線為核心的守城戰。
對於野戰來說,其實成本並沒有我們想的那麽高。因為野戰有一個明顯的優勢,就是可以就地補給。像解放戰爭的時候,中央讓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的一個重要考慮,就是當時的河南、山東供給軍隊的能力已經達到了極限。只有跳出河南,打下新的地方,才能獲得更多的給養。
而明末遼東戰場的問題是,它是建立在關寧錦防線基礎上的。在當時,山海關外本就不是富庶之地,此前也沒有多少大城,朝廷僅僅為修建關寧錦上的幾座城池就需要投入海量的白銀。而且山海關外的物資補給也相對麻煩,很多東西都要從關內運過來,這也進一步推高了遼西地區的物價,朝廷必須為此支出更多。與此同時,當時的遼西地區人口很少,收稅不多,也難以補充。
關於野戰與守城的成本,可以直接用數據做個對比。根據【萬歷三大征考】的記載,在整個抗倭援朝戰役中,明朝先後兩次出兵,持續八年,總計出動的兵力前後加起來有數十萬人次(包含換防的部隊),這裏面不僅有遼東、江浙地區的軍隊,甚至還有南方的水師。而由於北韓土地貧瘠且北部多山,朝廷還必須向前線運送大量的武器、彈藥、給養。就算如此規模的遠征,八年下來花費的白銀大約也就是七百多萬兩,平均到每年不到100萬。
而要在遼東建一座能屯兵上萬的城池,少說也要花白銀幾十萬兩。若是寧遠、錦州這種規模的城池,建城以及後續維護的費用都是百萬兩起跳的。遠征作戰仗打完了也就完了,但城建起來每年的維護整修一點都不能少。
遠征作戰就算是沒有達到預期目標,軍隊還可以帶著武器輜重給養撤回來,可要是城池守不住了棄城而走,那就等於幾百萬兩銀子直接打水漂了。
當然,更不用說以晚明時期的腐敗情況,建城的過程中會有多少人來占便宜。
所以,無論在古代還是近代,最有意思的地方就在這裏。你的軍隊在野戰中越能打,結束戰鬥的速度越快,就越能快速解決問題,你為此需要支付的成本就越少。反之,你的軍隊越不能打,你就必須投入更多的資源(包括建城池、碉堡,以及投入更多的兵力)來抵擋對方的進攻。如此一來,戰鬥力越差的一方,花的錢就越多,到最後財政撐不下去的時候,這個政權也就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