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汽車

中國電車崛起沖擊全球,日系車合並求生,2025年電車市場決戰在即?

2024-12-23汽車

近期,中國汽車市場迎來了一波新造車勢力的猛烈攻勢,其中小鵬M03的火爆銷售成為業界焦點。緊隨其後,零跑汽車也迅速嶄露頭角,其銷量節節攀升,甚至躋身新造車企業前三甲,這一系列變化預示著10萬至20萬價格區間成為新的競爭熱點。與此同時,蔚來汽車宣布將推出名為「螢火蟲」的新品牌,正式進軍10萬元級市場,廣汽埃安、吉利等傳統車企也紛紛布局,一場圍繞10萬級電動車市場的決戰即將在2025年上演。

年初,國產電動車領軍企業率先發起價格戰,降價振幅高達4萬至7萬元,這一舉措不僅顯著提升了其月銷量,更凸顯了價格戰在市場競爭中的威力。隨著零跑、小鵬等新造車企業的加入,以及長安、吉利等傳統車企在20萬以下車型市場的發力,電動汽車市場的競爭愈發激烈。長安、吉利的月銷量已突破10萬輛大關,與新造車企業中銷量最高的企業相比,差距顯著。

面對國內市場的激烈競爭,部份新造車企業陷入困境,年底接連有兩家企業傳出經營困難的訊息,年初更有企業陷入停產傳聞。這一系列事件讓汽車行業意識到,沒有足夠的銷量規模,將難以在市場中立足。與此同時,全球電動汽車市場也在快速發展,中國市場的電動汽車普及率已超過五成,成為全球最大的電動汽車市場。

歐洲市場也在加速向電動汽車轉型,電車普及率已達到兩成。在歐洲,本土汽車品牌如大眾、寶馬等積極推進電動汽車戰略,甚至在德國市場擊敗了電動汽車領域的先驅特斯拉。中國電動汽車在海外市場同樣表現出色,出口量連年攀升,2023年已突破100萬輛大關。與此同時,中國燃油車也在海外市場取得顯著成績,2023年出口量超過400萬輛,推動中國成為全球最大的汽車出口國。

在全球汽車市場向電動汽車轉型的大背景下,日本汽車企業顯得猶豫不決,成為市場的失落者。日產汽車銷量連年下滑,在中國市場的年銷量已逼近百萬輛大關的底線。作為日系三強之一的日產,面臨生存困境,與本田合並的傳聞不絕於耳。而日產作為三菱的大股東,三者合並抱團取暖似乎成為必然的選擇。然而,即便如此,日本汽車在燃油車市場也難以抵擋中國汽車的攻勢,未來前景堪憂。

回顧歷史,日本汽車在全球市場曾輝煌多年,無論是美國汽車的反擊還是德國汽車的競爭,都未能撼動其地位。然而,如今中國汽車的崛起終於讓日本汽車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這既是中國制造在技術上快速發展的體現,也是中國汽車抓住電動汽車發展機遇、在燃油車技術上快速追趕日本汽車的必然結果。面對中國汽車的強勁勢頭,腳步緩慢的日本汽車或將陷入持續衰退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