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小說和一部電視劇帶火了一個阿勒泰,它的美景讓人流連忘返,同時也成為了人們所向往的生活,原來的阿勒泰安靜平糊,現在的阿勒泰朝氣蓬勃。前不久我借著一汽-大眾全系SUV的試駕活動再次踏入了這片土地,感受到了它多年以後不同的一面,兩三天的時間雖然不長,但是也恰如其分地感受到了它與我們這次試駕的車輛有著異曲同工之妙,一個地方、一個品牌它的AB面就是兩種不同的體驗。
雖然阿勒泰開通了北京往返的直飛航班,但是趕上旅遊旺季,班次太少還是一票難求,所以到達阿勒泰還是需要轉機,這一天基本上也就白搭了,到了阿勒泰,新疆已經天黑了,那就說明最起碼已經過了晚上十點。
與以往大巴接送不同,落地之後我們四人一組自駕前往目的地,也算是為了第一時間能夠體驗到試駕車輛,分配給我們的是塊頭很大的攬巡,後備廂很能裝,我們四個人五個登機箱,一點問題沒有。有的老師覺得累,坐了一天飛機還得自己開車去酒店,畢竟路程也不短,需要一個小多小時,一個阿勒泰就讓我體會到了新疆的地大物博,不過我覺得很好,首先小車坐著肯定舒服,而且攬巡空間表現很不錯,後排腿部空間留得很寬裕。
好的,這裏植入車型參數,我們的車是 攬巡 2024款380TSI四驅R-Line 版本,長寬高4949x2015x1772mm,軸距2980mm,五門五座中大型SUV,不小了。
這裏不像大城市,路上基本沒有燈,路況確實也不怎麽樣,我們就這樣一路摸黑前行,順便誇一下子IQ.Light的智能矩陣大燈,夜路很好用,遠光對向來車分區熄滅,不挨罵,根據速度自動調節高度亮度,看得清。一汽-大眾的老板們看看這個能不能當廣告語采納一下,通俗易懂接地氣。如果你們問我這幾段為啥沒配照片,我只能說不好意思,車是我全程開的,沒手拍照。不湊字數了,直接進入第二天。
A面,彩虹布拉克與攬巡
第二天的試駕活動正式啟動,其中一個目的地是【我的阿勒泰】重要拍攝地—彩虹布拉克,看過電影小說的老師們都在議論那個經典的小賣部,我一臉問號,不是應該去點雪山草原喀斯特地貌啥的麽,咋整上消費旅行團這一塊了,還得帶點強制消費麽,這是開玩笑,後來去過我才知道我狹隘了。
這次的試駕活動每個組的老師們可以試駕兩款車,基本是一輛油車一輛電車來體驗不同味道的大眾車型,我們第一天遇到了昨晚的老朋友—攬巡,昨天開了一晚上,其實還算挺好開的一輛SUV,順,穩這是我比較中肯的評價。
我們要編隊前往的目的地先是風車田,不是那種風車,是發電風車,離阿勒泰縣城布爾津不遠,層巒聳立的風力發電風車與自然景觀並不違和,甚至能用壯觀來形容。我不禁也想起了我給我媽拍照時我媽擺的pose,學了些皮毛,並沒有學到精髓。
還是說回車吧,在前往風車田頂端的路上我們要透過一些非鋪裝路面,多為碎石土路,4Motion智能四驅完全可以輕松應對,其實我一直覺得攬巡是很均衡的一個選擇,能帶你走點輕中度的野地兒,城裏開也沒有太拋棄舒適性,屬於兩者通吃的一輛車,不像現在有的車型要不就極致豪華要麽就極致越野,我自己有句買車的至理名言,有錢人買極致頂流,老百姓買雨露均沾,所以說大眾還是得面向大眾。
接下來是自由試駕,老師們果斷選擇了張鳳霞的小賣部,就我一個沒看過【我的阿勒泰】顯得格格不入,要不我還是開車吧。
所以也跟大家嘮嘮車,攬巡這兩天我開的時間不短,在動力方面,我們開的是搭載了高功率版本EA888發動機的R-Line車型,DQ501的7速雙離合跟它打配合,升降擋相應明確,換擋快,對於攬巡的使用場景這套動力總成絕對夠用,不過我個人不太推薦2.0T低功率版本的車型,有點肉,城市裏通勤還好,要是想加點「野味兒」妥妥的上R-Line版本,畢竟也沒差多少錢。
越來越接近目的地,一個個木牌做成的台詞就像是告訴我們來對地方了,因為這個地方沒有什麽正經路,全憑感覺和指引箭頭走,後來我才知道原本這裏沒成為打卡點之前,路也是這樣的,只不過沒有木牌。
終於到了目的地,依稀還能看出來原來這的確是個村落,只不過現在基本沒人住了,畢竟人們生活越來越好,大多村民們也有了城裏的新房,買上了自己心愛的大眾牌小汽車,過上了更便利更富足的日子,你們就說我這個廣告打的咋樣哈哈。
小賣部是最標誌性的建築,它盡可能地保存了那個年代的原樣,而且店裏的老板講,這裏原來就是個小賣部,小說算是還原了真實的故事,我不禁腦補起那時候人們樸實又快樂的生活,其實無憂無慮自給自足真的挺好。
說到這我有點感慨,然後就買了幾瓶新疆原生的烏蘇復古版啤酒,準備晚上小酌(喝酒不開車,開車不喝酒,一定牢記)放到車裏的時候發現攬巡的後備廂的確很大而且,儲物空間利用的挺好,就像我這無處安放的啤酒,放在這個儲物格裏就特備合適。
不知道為什麽我的小夥伴們都說,我與這個小賣部有種不謀而合的特質...
所以這一天,我開著一汽-大眾攬巡,與新疆人文生活的年代感進行了一次會面,它倆也有一個共同點,安逸、知足,坐在攬巡裏,無論是開還是坐,都有一種老練的厚重感,如果你跟新勢力比科技有點欺負它,你跟它聊操控有點誤會它,不過它確實就是哪裏都剛好能滿足你需求的一款車,剛好夠用,一點不尷尬、不過剩。
B面,白哈巴與ID.4 CROZZ
第二天我們分到的車是ID.4 CROZZ,也就是在體驗完這款車之後,我才想到了這次遊記的標題,它跟第一天的攬巡完全是兩種性格,性格相當鮮明,設計和配置也都是偏向於年輕化,我慢慢說,這回我們的目的地是白哈巴,風景的話先來張圖你們感受一下。
給大家一個提示,白哈巴景區屬於邊境地帶,所以要提前辦好邊境通行證,在當地辦的話排隊人多,尤其是旅遊旺季,所以在出發前辦理是最好的。(下面的圖就是布爾津縣城辦通行證的地方)
這次前往白哈巴景區的路程往返有450km左右,再加上自由拍攝的繞路怎麽說也得有500來公裏,而我們拿到的ID.4 CROZZ PRIME版本的CLTC續航是560km,我們心裏有點打鼓,這要是回來路上沒充電樁可咋辦。
帶著忐忑的心情我們一路駛向西北,來到了位於中哈交界,西北最邊緣的白哈巴,這一路上體驗了一下ID.4 CROZZ。
首先在外觀營造的新鮮感上,就不難看出它是一款它是區別於「傳統大眾味兒」的車,開起來也是如此,區別於其它版本,PRIME版本擁有前後雙電機,電機總功率313馬力,最大扭矩460N·m,這動力放在這輛車上綽綽有余,整體動力輸出的感受有種「小快靈」的感覺,雖然是電動車那種很直接的加速,加速踏板響應很快,不過並不突兀。
越走越遠,風景也正經有點我印象中的新疆味兒了,路邊的房子成了木制,綠色植被覆蓋也越來越多,我也越來越興奮。
牛羊馬隨處可見,哦對了,走在新疆的公路上,路權最高的是牛羊,它就在路中間看著你,你也沒脾氣不能鳴笛,否則驚嚇到它可就熱鬧了。
終於抵達拍攝點,壯闊的草原加上遠處巍峨聳立的山峰,再加上這天,可真白...啊不,真藍。
在這個片美景前短暫停留了片刻,大口呼吸了幾口牛糞味道的新鮮空氣,開上車我們接著走,接下來就要感受一下鐵賈公路上沿途的景色了。畢竟還是來幹活的,正好也在這條彎道很多的公路上試試車。
在蜿蜒的山路上行駛,對於車的駕駛感受,尤其是底盤轉向感受會有很直觀的反饋,這款ID.4 CROZZ采用了前麥弗遜後五連桿的懸架結構,先表揚的是稀碎顛簸的濾震效果很好,而且初段有股韌勁兒,但是遇到急彎道的時候,中後段的支撐性有點軟,應該是為了增加舒適性做了取舍。
讓我很意外的是,在這段路上,我使用了B擋,也就是最大動能回收模式,你要問我為什麽,就是我們折騰下來表顯續航已經快支撐不住返程裏程了。不用不知道一用真奇妙,在前段過彎減速的時候我基本上可用擡加速踏板的方式,而且比我們用剎車控制更線性更靈活。不過我還是要吐槽一點,就這ID系列采用的這個懷擋擋桿,位置不順手還老把雨刷桿誤會成擋把...剛上手的同學們得多適應。
其實在下了鐵賈公路之後我們就進入到了返程階段,在使用B擋模式走了將近100km之後,表顯續航裏程已經往回漲了一些,我一直覺得ID系列的即時續航裏程還算是比較真實,自己還能幹多少活明明白白的告訴你,不搞什麽太浮誇的虛標。最後到達酒店我們還剩2%的電量,表現剩余續航還剩11公裏,有驚無險,總共我們跑了將近500公裏的路,ID.4 CROZZ的續航達成率相當不錯。
阿勒泰吹的是哪種風?
由於好久沒寫遊記一看字數已經三千多字了,已經好久沒寫文字遊記多少還有點激動,來,我們做個簡短的結尾。
在阿勒泰的電視劇中,有這樣一句令人深思的台詞:「生活就像阿勒泰的風,有時溫柔,有時狂野,但總能找到屬於自己的方向。」咱們不討論人生哲理,畢竟自己還沒活明白,不過我覺得這句話放在咱們買車上同樣受用。
拿這次試駕一汽-大眾的兩款車舉例,攬巡就像個溫柔的硬漢,既有深厚的動力儲備,但是卻依舊平順,無論開起來還是坐起來都很舒適,大空間表現和一定的透過效能夠包容更多的環境。而ID.4 CROZZ則是憑借犀利動感的外觀和靈巧敏捷的動力輸出給人不一樣的電動樂趣,更適合年輕人也更偏向於城市駕駛。在一汽-大眾積累深厚的產品線中,確實我們很容易就可以找到一款適合自己需求的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