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是那句老話,產業鏈成熟了,時代紅利來了。
李書福當初造汽車之前,帶著親兄弟創辦吉利,搞鎂鋁曲板,後來整個廠子就剩下10萬塊錢資金。
靠著僅有的10萬塊錢,李書福還是成功了。
吉利材料廠搞鎂鋁曲板,用了一年時間,破不開塑膠金屬的粘合技術。
李書福找中科院物理所求教,中科院物理所只承接國家專案,不接受民營企業的技術咨詢。
李書福的二哥李胥兵,又用了8個月時間攻克了粘合問題,但是曲板質素不行,會被氧化。
一段時間之後,吉利材料廠全面攻克了技術問題,制造了中國技術的鎂鋁曲板,以低於國際市場三分之一的價格返銷海外,對進口貨開始廝殺。
而且李書福造汽車,他家人剛開始都不支持,造摩托車的時候,去北京的機械工業部咨詢相關情況,人家幾句話就給他掃出來了。
哪怕李書福搞國產的鎂鋁曲板給中國爭了光,人家也不待見他造車的這個思想。
小米汽車,背後都有地方單位的支持,而且是大力推動。
雷軍真要是跟當初李書福一樣,到哪都吃閉門羹,投入的資金可就不是現在這麽少了。
貼一個關於李書福在馬路上測試汽車,然後飆車的事情,這個場景我光是看文字,就給我笑的不行:
李書福先行實踐,為了練手,他先造出了各式各樣玻璃纖維做外殼的汽車,既不是人們廣傳的吉利1號,也不是吉利豪情。這一天,李書福開著玻璃纖維皮卡,美噠噠地上路了。
那天的太陽好大,交警的眼睛瞪得比太陽還大,差點驚掉了眼球:從沒見過這樣的皮卡,掛的是小客車牌照﹣﹣李書福把他的中華轎車上的牌子掛在了皮卡上﹣﹣還有一個碩大的車標,兩個太陽,一個大太陽裏邊包著一輪剛剛升起的紅日。
開車的司機笑瞇瞇,樂呵呵,好像太陽是他的。
交警快速地搜尋大腦裏的資訊,從未見過這樣的皮卡,比例怪怪的,像只樂開懷的蛤蟆,跑到大街上來蹦噠。交警剛想截停,只聽轟的一聲,皮卡像印度造的導彈不知道飛哪兒去了!
交警嚇出一身冷汗,回頭一看,皮卡的排氣管噴出火焰,還冒著煙,漂移著來了一個左轉彎,輪胎發出刺耳的聲音,拐向沒什麽車的一條路。
交警給氣炸了,奔向他停在路邊的三輪摩托車,使勁踹了一腳,沒打著火,又踹了一腳,還沒點著,再踹一腳,三輪摩托車點著火了,果然事不過三,年輕的交警騎上三輪挎鬥摩托車,玩命去追已經不見蹤影了的皮卡!
皮卡的反光鏡掉了,倒視鏡還沒安呢,李書福想試一試這輛車的馬力,所以開到開發區等待開發的田野大道,四周都是莊稼地,路倒是修得很寬,沒有人也見不到車,一路狂飆,可是比中華轎車強上百倍!
靈活性也好,加油門不把方向盤把緊點不知道皮卡一下子會飛到哪兒去!
玻璃纖維做的外殼,輕飄飄的,人車合一,皮卡估計還沒有中華轎車禁撞呢。
李書福正想著,忽然前面出現一條野狗,站在公路上狂吠。他急忙點了一腳剎車,車速太快,他在快速判斷是狠踩住剎車還是撞上去。撞上去是對的,一腳跺住急剎車,皮卡可是會禁不住地打個滾。
見野狗還不躲開,說時遲那時快他點了一腳急剎車,忽然聽到刺耳的嘶啦一聲,只見從右側窗前飛過去一輛三輪摩托車,蹦到皮卡前面左一下右一下扭著,開摩托車的人反應賊快,一下子從摩托車上跳了下來,三輪摩托車沖了出去,一下子躍進了左邊的稻田裏。
"大躍進"他沒趕上,那時候還沒有他,大哥說那時候全家都在砸鍋煉鐵,他制造了一場人鐵分離的"大躍進"。
他狠跺一腳剎車,把方向盤向左猛打,避開趴在地上的交警,還是從交警的大封阻上壓了過去,皮卡發出刺耳的尖叫,歪歪扭扭地也沖進了稻田,騎在了警用三輪摩托車上。
警車沖到了路邊,公路上還殘留著警車留下的黑煙。兩個警察從還沒停穩的警車上跳下來,把李書福給拉出了稻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