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去,8月26日的釋出會居然還有R7?我的R7終於來了,爽。
![](https://img.jasve.com/2024-8/222845b1181fa096e7563bcfe7b341b1.webp)
去年底的時候我下定了智界S7,年前沒能提車,年後政策變了導致我需要玩幾個月提車,結果在我準備提的時候,R7曝光了。所以,我堅定等R7。
R7這車真的,很好,我特喜歡的一台車。
它繼承了S7上所有我喜歡的點,以及,解決了S7上所有我不喜歡的點。
可能電動遮陽簾有了,可能後排空間更大,可能豎向空間非常充裕,後備箱很大,可能後備箱的設計有很有意思的變化,某個關鍵元器件挪走之後……
算了,不說了。
設計,S7的這個設計是典型的空間優先原則,流線不夠順暢,這也是為什麽類似的設計,S9給人的感覺就和諧多了,因為更長的車能夠更好地匹配這個流線型。
但R7上,這同樣不是問題,座艙部份隆起之後,整個的流線反而舒服了,有一種本該如此的感覺,很好。
以及,因為是轎跑風的SUV設計,整車的底盤依然收得很低,坐上車,依然是轎車的駕控感。
完美契合我的需求。
這車沒什麽好多說的,我肯定有搶首批,不知道還有沒有余總親自交車?
目前主要的懸念是價格,一方面SUV的定位高於轎車,價格也會貴一些,但如果智界想要爆量,R7的價格還是要保守一些。
以及,S7上另一個問題,版本太多了,R7上我覺得要最佳化。
如果有純視覺方案,我覺得三個版本就好。
純視覺Pro版,80度以上電池,後驅,售價拉到26.98,;智駕長續航,後驅,100度電,售價拉到29.98;四驅旗艦版,售價拉到35.98。
空懸給成選配。
R7這次應該只是亮相,正式釋出我估計還是9月份,這次的主角是M7 Pro。
M7 Pro其實就是M7 Ultra的純視覺版本,關鍵其實就是價格,售價從30W拉到25萬,意味著他的核心受眾群會有顯著的變化。
買30萬以上的車和25萬以下的車,是兩個不同的群體。
M7 Pro價格下探之後,它是非常適合打下沈市場的,三四線和縣城鄉鎮,增程解決續航和充電焦慮問題,大空間適合家用,且看著霸氣。
絕了。
M5走的是精致路線,小車高配,適合大城市小資,大家在意的是便攜和格調。而M7 Pro的核心就是大,威武霸氣,適應力強。
以及,華為純視覺的智駕現在也同樣很牛了,主動安全全上,高速智駕搞定,我們日常的大多數場景都能覆蓋,能夠滿足大部份使用者的日常需求。
M7 Pro的勢能我覺得會比Ultra更強,因為它所在的價格區間,市場容量要大得多,且M7 Ultra上的一些劣勢在30萬+大家會在意,但到了25W-,那就安全不是問題了。
25萬價位的大空間智能SUV目前只有一台車,理想的L6,其他的都不太行。
所以L6大殺四方。
M7 Pro的核心競對當然是L6,且,有利競爭很大。
M7 Pro的純視覺智駕是唯一的弱項,但在當前的市場,哪怕是華為的純視覺方案,依然是業界領先,超過了絕大多數的競品。
對於這台車,我唯一好奇的是,它可以爆量到什麽程度,有幾乎真正和L6掰手腕麽?我指的是Pro單車型,穩定月交付1萬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