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友有不少是開拖頭車的司機,可以說現在的拖頭車駕駛體驗能將95%的小車摁在地上摩擦!
- 視界寬闊,頻繁觀察沒那麽累。
- 駕駛室空間寬闊,累了真的能站起來蹬腿兒。
- 駕駛室有足夠空間容納更多器材設施,不用像小轎車一樣螺螄殼時做道場,便宜的傻大粗都可以直接懟上去滿足舒適性。
- 輔助駕駛功能完善,雷達、影像、接近告警功能齊全,新車自動擋滲透率90%+
- 座椅彈性極佳能減輕腰部負擔,部份車型甚至駕駛座有按摩功能。
- 大部份拖頭有定速巡航功能,有車距告警功能,能自動保持車距,不用人工介入頻繁剎車及加速。
- 胎壓、剎車鼓溫度監測完善,即時知曉車輛工作狀態,不用過度擔心車輛異常。
其實大貨車司機開四個小時也會累,照樣會進服務區休息,一是解決生理問題,二是檢視貨物堅固是否正常,三是補充油量或生活物資、四是解除車輛持續行駛警告,五是短暫休息打個盹,六是檢查貨車各部件狀態。
以前還能看到拖頭車司機在服務區拿個鐵棍挨個敲輪胎檢查,看有沒有漏氣的癟胎,防止無氣行駛毀胎導致另外一個輪胎承載超負荷,如果有這樣的問題往往會爆胎導致側翻或其它嚴重事故。
如果一側輪胎都炸了,哪怕在最幸運的情況下未造成人員財產損失,大貨車依舊要花很大一筆錢去處理問題,甚至有可能需要貨物轉運才能更換輪胎,對貨車的時效性、經濟成本的影響特別大。
然而這幾年敲胎的行為已經很少見了,部份新拖頭司機只檢查胎溫、剎車鼓溫度、輪胎有無異常鼓脹「懷孕」。
最後:專職司機的痔瘡問題無解,入行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