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雪峰還在上分。
要「斷章取義」來自「不要斷章取義」。
這些天在帶娃自駕遊,沒時間去看直播,剛剛去看了一下原話,直接給我逗樂了,新聞學的魅力。
這段話什麽意思?為了防止有些九漏魚蹦噠,我直接中譯中。
3秒幾的加速遠遠超過車子正常的加速需求,重要的是安全性,比如絲滑路面的巡跡性好,比卷加速重要。
這番話有沒有可以佐證的數據呢?
有,看銷量。
僅有兩款車各自一款不暢銷型號有3秒多的百公裏加速,其余的無一例外都是6秒往上的,鑒於評論區老是說低價車型銷量高不代表效能車不好賣。
那我換這個圖,過去一年,20萬以上的汽車銷量。
所以,人民群眾真金白銀投票的數據,就說明了問題。
效能車你說破天,它都是小眾。
有人拿智界也有3秒級的車來說事,這改變效能車是小眾的事實嗎?正因為銷量不怎樣,不是進一步說明加速的確不重要嗎?
有幾個人城市道路平均速度能超過40,又有幾個人高速平均速度能超過100。
這兩句話,有車的人都知道有多難。
我不反對速度快,3秒2秒級甚至1秒級的車都很酷,有幾個男人沒有速度與激情的向往?
但是我希望有想法的人去賽道玩,主打效能車的企業可以發展多一些平民平價的性價比賽道,這也是企業的擔當,也是正確擁抱賽車文化的做法。
不是說我無腦偏袒菊廠,如果菊廠合作的車企未來也有幾款主打效能車,我依然是這個態度。
我不希望有人在路上拿家用車去蹦速度,別說在中國,哪怕全世界也沒什麽國家能讓普通人在城市道路這樣蹦加速,跑極速。
哪怕是德國這個最擁抱汽車文化的,不限速的高速路也沒多少條。
鬼火少年喊打喊罵多少年,最讓人痛恨的不就是不顧路人安全的飈速度?炸街擾民都得往後稍稍。
你想想,你正常在路邊有些,突然有車子在旁邊「唰」的一下略過,相信我,正常人第一時間不會覺得這個人很帥,而是詛咒對方早點撲街。
當然,非主流人群可能覺得很酷,畢竟鬼火少年團伙也是這樣覺得。
仔細思考一下,禁止摩托車,難道是國家覺得摩托車給社會造成不方便嗎?不是,而是飛摩黨的肆虐,給普通人造成了安全隱患,給治安管理帶來巨大壓力。
現在,從摩托車換成汽車在路上蹦百公裏加速甚至玩極速,然後大家就變寬容了?一下子就不介意了?
我希望車企卷安全,而不是卷速度。
無數事故證明,不是所有人都能掌控橫沖直撞的效能車。
建議大家去看看一個B站博主@車禍警示錄,看個幾十上百期,大家就會發現,死亡事故最多的案例,就是車開太快剎不住(剎車距離不夠)導致直接撞飛人。
盡管說這種車禍更多的是車主和橫穿行人的責任,但是車子百公裏加速太快和極速太高真的有必要嗎?
借用網友一句話半吐槽半無奈的話:
墓誌銘上寫著對方全責。
然後又能怎樣?
我是覺得在正常道路上沒必要給太快的動力系統,玩賽道的倒是有必要,但請去賽道玩。
如果我想玩,我也會去考慮下賽道,而不是偶爾激情上頭,就在城市鄉鎮道路上蹦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