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選擇的是智界R7 Max(100度電池,紫色,20寸輪轂),今年9月10日小訂,10月18日提車,到現在已經開了兩個多月,行駛裏程達到了6000多公裏,其中智駕裏程超過4500公裏,目前總體用下來很滿意,下面分享一下購車經歷、提車經歷、以及使用體驗。
一、為什麽我們選擇了智界R7 Max這款車型?
其實去年10月份我就入手了問界新M7 Max,那款車開了10個月時間, 選擇置換最主要的原因是增程車的能源形式不適合我 。
為什麽這麽說呢?問界新M7 Max我開了10個月總裏程是18402公裏,其中用電跑了大概15000公裏,用油大概跑了3000公裏,基本上除了上高速以外大多數時候只用電,畢竟用油的成本比用電高太多。
10個月15000公裏用電,平均下來一個月用電大概跑1500公裏,而CLTC裏程175km的問界新M7 Max充滿電城區估計能跑個150公裏,也就是說我基本上一個月要充10次電,扣除有些時候沒開,那麽2-3天必須充電一次。
如果說有家充樁也就罷了,但是我們家沒買車位,也不打算買車位,無法安裝充電樁,所以不得不跑去外部充電站充電。
去外面充電又出現這麽個情況:你是不在乎電價願意在高峰期隨意充一塊五六一度的電,還是半夜用電低谷去充3毛8一度的電呢?別看也就差價一塊多錢,但是40度電池充下來的差價可是將近50塊錢,一個月下來相差500塊錢,一年下來相差6000塊錢。
我相信只要不是家裏有礦應該不難選擇,因此那10個月我基本上每隔兩三天就得半夜11點或12點左右去跟一堆網約車、貨拉拉們去搶充電樁,冬天寒風刺骨,夏天洗桑拿蚊子咬,還被網約車司機嘲諷買得起車、加不起油,滋味屬實不好受,也確實充煩了。
不過,如果有家充樁且財力雄厚,那麽增程車還是很好用的,我們小區有一大堆問界、理想、領跑等品牌的增城車主,他們大多數都用得很滿意。所以這也談不上是問界M7的問題,主要是增程車確實不適合我這種沒有家充樁、同時又舍不得用油或在任意時段充電的使用者。
選擇智界R7其實也沒有太多糾結,一方面是因為我們之前就把市場上的大多數純電車型試駕過了一遍,都沒有滿意的車型。比如特斯拉開起來還行,但是坐起來又硬又顛,不適合家用;極氪001駕乘體驗都很好,空間大,性價比高,但是智駕拉跨;小米su7很有速度與激情,適合年輕使用者,但是轎車空間同樣不適合家用;蔚來ES6和蔚來ET5T外觀很漂亮,但是隨便一選配價格蹭蹭上去了,加之電耗比較高,我們對換電不感冒,也不知道蔚來這麽持續巨額虧損下去還能撐多久。
另一方面,我們要大空間又要長續航,還得是純電車型,那麽傳統轎車、中大型SUV就直接pass了,轎車空間有限,純電中大型SUV目前沒有一款續航稱得上好的,而唯一能相容大空間和長續航的產品只能是形態介於二者之間的轎跑SUV,智界R7恰好是這種產品形態。再加上問界新M7 MAX開下來我們對華為智駕非常認可,所以智界R7一釋出我們就直接下定了。
最後算了一下各種購車優惠和補貼,從問界新M7 Max置換到智界R7 Max我們自己貼了不到五萬塊錢。
二、智界R7落地價格是多少?購車談下了什麽優惠和禮品?
很多朋友買車還不知道可以談優惠,實際上不管什麽車只要有經銷商銷售,那麽一定是可以談的,只是談多談少的問題。
有些車友說,我們也去找銷售談了但是談不下來,銷售咬死不松口,那你可以換個銷售再談,或者找一家不是那麽熱門地段的汽車銷售門店去談,因為他們訂單並沒有那麽多,為了完成KPI是願意出讓自己的部份門店銷售提成的。
我們選擇的是【紫色、100度電池、20寸輪轂】的智界R7 Max,這個版本的基礎車價是299800元,加上100度電選裝費用20000元,再加上6000元的紫色選配費用,還有10000元的華為智駕包,扣除12000的首銷選裝基金,算下來是323800元。
除此之外還有以下優惠權益和補貼:
這麽算下來智界R7 Max的最終到手價格是28.08萬元,其實我們這個不算最優惠的,聽說海南那邊購買新車直接補貼3萬,有些車友幹脆跑到海南去買了。
提車的時候因為時間比較急,我們也懶得折騰,就直接在鴻蒙智行交付中心購買了銷售推薦的保險,花了7100塊錢,如果你不怕麻煩也可以找第三方保險,五六千也能買到。
智界R7 Max提車的時候,交付中心贈送了兩只工裝小熊、4個頭枕、2個腰枕、一套黑色植絨腳墊,都是官網同款,不過頭枕和腰枕當時沒貨,都是一個月之後才寄過來的。
這裏要吐槽一下合肥市鴻蒙智行長春街門店的服務,其實提車前一天我們就跟交付專員提到幫我們洗好車、充好電,但是提車的時候他們卻沒有做到,應該是太忙給忘記了,最後他們補償了一台放電槍表達歉意。
合肥市其實有兩個華為智選車的交付中心,但是長江西路那個只交付問界,而長春街店則是交付鴻蒙智行全系車型,這就導致後者的工作量急劇上升,人員有點跟不上,場地也捉襟見肘,希望後續能夠擴建改造或者新增更多鴻蒙智行交付中心。
三、智界R7 Max兩個月開下來到底怎麽樣?有哪些優缺點?
1、外觀顏值相比M7提升巨大,很新能源
智界R7的外觀其實就是拉高了的智界S7,整體設計雖然見仁見智,但是溜背式設計+側面的流暢線條使得R7看起來很新能源,辨識度非常高。尤其是我從問界新M7置換到智界R7,可以明顯感受到車輛外觀顏值的跨越式提升。
其實一開始我總覺得前臉是不是有點短了,拉長一些可能車身更修長,比例更好看。後來對比發現像Model Y等幾款競品都是這樣的短臉設計,把空間留給後面,而且如果做長的話,那麽本就5米長的車身可能要到5米2以上了,對於家用車來說太長了。
從車身比例來看,我認為還是智界S7更協調,但是考慮到智界R7給到了更實用的超大空間,二者選其一的話,我還是會選擇智界R7。
另外紫色、藍色、以及黑白灰之前一直糾結選哪款顏色,特別是在店裏看了實車之後感覺每一款配色都挺好看,最後選擇紫色是因為想到以後買車有的是機會選擇黑白灰,而智界R7這種轎跑SUV還是選運動一點的亮色比較好,加上聽說紫色交付快,所以就定了紫色,提車後全家人都很滿意,很有氣質,回頭率也超高。
2、空間超大超能裝,甚至不遜於問界 新M7
智界R7 Max的空間之大是超出我想象的,因為這款車型的空間竟然與我之前開的問界新M7相比也不遑多讓。
智界R7 Max的大空間體現在哪裏呢?
首先坐在主駕你會感覺到整個視野開闊了很多,與傳統車型相比更像是坐到了陽台看風景,而非透過臥室窗戶看風景。
其次是二排空間非常大,家人都說從外面看起來車沒有問界新M7那麽大,但是坐進去與問界新M7感覺差不多,當然實際上高度要矮10厘米,但是我們家人都不是大高個,所以沒有那麽明顯的感知。
最後就是非常出色的收納空間,支持雙擊兩下開啟的前備箱、二排座椅下放的抽屜、以及空間可以媲美問界新M7的超大後備箱,總體而言甚至比問界新M7更能裝。
還有一點是智界R7 Max二排放倒後空間很大,我身高1米75,躺在裏面睡覺空間還挺寬敞,買個充氣墊用來露營旅遊非常棒!
3、白色內飾簡潔優雅,缺點豪華但是同價位不錯
智界R7 Max我們選擇的是白沙杏內飾,雖然很多人都說這款配色不耐臟,但是綜合對比下來覺得還是白色內飾與紫色外觀最搭配。
白沙杏內飾整體非常簡潔優雅,下半部份是皮革材質,平時小孩腳提到弄臟了我們會及時用濕巾擦幹凈,再用紙巾擦掉水分,所以也還好,不難打理。頂部是麂皮材質,翻毛皮看上去挺高級但是確實不耐臟,所以我們盡量避免臟手臟物觸碰到。
座椅感覺比問界新M7的支撐性要更好,連續開車兩個小時不像之前那麽容易腰酸,不過還是建議大家選購一款腰靠會更舒服, 但是別買智界R7官方同款的,那款一點都不貼合,是個坑。
整體來說,智界R7的內飾設計我們是很滿意的,簡潔優雅,跟五六十萬價位車型相比確實在豪華性上差點,但是在30萬價位算是很不錯的水平了。
4、操控非常輕便,轉彎半徑小,乘坐舒適
智界R7的操控我開下來主要兩點感受:
第一點是非常輕便,從問界新M7 Max到智界R7 Max,操控起來感覺好像把冬天的羽絨服脫掉換上短袖一樣,方向盤輕、電門輕,輕輕一碰就能指哪打哪。而且轉彎半徑小了很多,之前開問界新M7 Max需要兩把掉頭的路口,現在智界R7 Max都能一把掉頭。
第二點是底盤很穩,我們回老家要經過福銀高速,在安徽和湖北交界處那裏的小池服務區附近高速路段是水泥路面,很多車輛在那段路上會瞬間變成船,不僅顛簸,而且車身左右搖晃得厲害,跟坐船的感覺一模一樣。而我們開智界R7過那段路時雖然顛簸也必不可少,但是左右晃動的船感大大降低,無論是開起來還是坐起來都舒服很多,爸媽也不暈車。
而且之前我以為智界R7宣傳的智能預瞄自動調整空氣懸架可能是個噱頭,但在實際使用中發現還真的有用,比如從高速進入服務區懸架會自動調到標準避免磕碰,而從服務區開到高速上懸架又會自動跳到最低以降低風阻,調整過程除了我們可以感受到車身高度的變化,在儀表盤上也有相關的標誌提示。
對於智界R7的操控與乘坐我們都比較滿意,不過聽朋友說享界S9的操控和乘坐要更上一層樓,下次去試駕看看。
5、華為智駕確實領先,越來越穩,越用越順手
我們選擇智界R7 Max的一個核心因素就是華為智駕,不僅是因為我們對之前問界新M7 Max的智駕體驗很滿意,更重要的是我們之前去對比試駕了市場上幾乎所有30萬價位的主流新能源車型,發現華為智駕確實遙遙領先。
比如廠商們都說自己支持全國無圖智駕,但是實際試駕後發現有些品牌僅僅支持了一些高架快速路或主幹道的智駕就宣布「開城」了,搞笑的是有品牌只是開了一條快速路的智駕也宣稱「開城」了,真正做到隨便一條路都能開啟智駕且開得很好的只有華為智駕,所以這也是我們繼續選擇華為車的主要原因。
智界R7 Max相比問界新M7 Max的配置要更先進,配備了192線激光雷達,也升級了華為ADS 3.0端到端架構,整體開起來與問界新M7 Max似乎差不多,但是有很多細節有明顯升級。
舉個例子,之前問界新M7 Max的代客泊車是需要我們特意開著它先在車居里走一遍把路線車位記錄下來,下次進入車庫它才能實作代客泊車。但是智界R7 Max就不需要這樣做,它會主動記錄下車庫的路線方位,只要把車開到小區匝道就會主動提升你可以開啟代客泊車,不需要自己演示一遍,也不需要開到車庫才能用。
目前智界R7 Max我開了6000公裏,其中智駕裏程有接近4500公裏,智駕占比達到了77%,從這個數據也可以看出華為智駕的強大,要不然我的使用比例也不會這麽高。
有些車友對智界R7智駕不滿意主要還是期待過高,指望完全無人駕駛目前還做不到,現在還是人車共駕的狀態,但是我們要摸清楚哪些路段智駕更合適,哪些路段人駕更穩,做到心中有數那麽用起來就很舒心。
6、鴻蒙座艙按鍵簡潔高效,中控屏功能越來越豐富
智界R7的座艙與問界M9比較接近,與問界新M7相比是更領先的平台,體現在很多按鍵布局精簡化了,方向盤就只有兩個滾輪按鍵和四個虛擬按鍵,更加簡潔。
最大的變化應該是取消了擡頭顯示,將儀表盤前置用來顯示資訊,我覺得這一設計還是挺好用的,因為之前的設計其實HUD顯示的資訊並不多,儀表盤在方向盤後有視野遮擋,開車時不斷擡頭低頭也有危險,統一放到前方的儀表盤其實更好。新能源車以後的改進趨勢應該是要麽全部放到儀表盤裏,要麽全部整合到HUD裏。
前置儀表盤用下來也很舒服,支持自動亮度調節,所以陽光下也是可以看得很清晰的。橢圓形的方向盤也是到手秒適應。
智界R7的鴻蒙4.0座艙增加了很多新功能,比如方向盤加熱、空氣凈化、3D桌面等等,而且小藝因為加入大語音模型,明顯更聰明了,之前很多聽不懂的話現在都能辨識並執行。
這裏要吐槽一個點,就是智界R7的記憶卡相容性可能存在問題,我目前用了兩個月遇到的唯一問題是哨兵模式錄像出現遺失的情況,比如顯示錄制了5個影片點進去發現只有3個,售後讓我去使用者中心檢查一下,一直沒時間,但過些天去看看到底是怎麽回事。
7、實測秋季高速續航530公裏,充電最高功率300kW
智界R7 Max的CLTC續航為802公裏,實際用下來其續航要分為城區和高速兩個用車場景來說,11月份我們特意試過城區續航,開啟空調和音樂,平均電耗大概百公裏14度電,在城區能跑輕松700公裏以上。
現在冬天氣溫下降,智界R7 Max在城區的電耗大概百公裏16-17度電,平時充滿電也能跑個600公裏左右。
而高速方面,之前我們有一趟回老家大概600公裏的行程,全程開啟智駕,限速120km/h開下來開了492公裏,還剩下8%的電量,也就是說滿電大概能跑530公裏左右,也有車友說電量為0還能跑二三十公裏,我們沒敢跑到那麽極限。
對於智界R7 Max的這個續航表現我們比較滿意,一方面我們現在一個月只需要充電2-3次,另一方面長途出行可以輕松跑個四五百公裏,很夠用了。
而且智界R7 Max充電也很快,我們在華為液冷超充樁測試過最大功率可以達到300kW,真正做到一秒一公裏,其他國家電網、南方電網、星星充電、特來電等充電樁都可以跑滿120kW或者180kW,半個小時左右就能充到七八成,充電速度很快。
有些車友說充電速度慢的估計是選到了慢充樁,60kW那確實要充將近兩個小時,不過那不是智界R7的問題。
四、怎麽評價智界R7 Max這款車型?是否值得推薦?
智界R7大家都說是30萬價位的六邊形戰士,我自己開下來感覺確實如此。領先的智駕與主動安全、802km的超長續航、300kW的超高充電功率、高顏值的外觀設計、超大的空間、還有舒適的操控與駕乘體驗,35萬以內根本找不到綜合產品力能與之一戰的純電車型,尤其適合家用。
除非說你家裏人口多需要六座車、生活在東北西北溫差大純電不合適、生活環境路況差更需要SUV,那麽可以推薦理想L6、理想L7、問界M7等車型,否則的話我認為智界R7毫無疑問是35萬以內的首選純電家用車型,沒有之一。
最近智界R7還釋出了增程版車型,那麽增程版和純電版到底該怎麽選呢?
不可否認確實部份地區其實增程車更合適,比如生活在天氣寒冷的北方、海拔落差大的西部地區、充電不方便的人煙稀少區域,這些地方確實增程比純電更實用,也更值得推薦。
因為你買一台純電車,在那種動輒零下十幾二十度的天氣續航打對折都扛不住,800公裏的CLTC續航恨不得往兩三百公裏降,充個電又冷,那麽顯然增程車加油更方便。
但是也有相當多的增程車主生活在南方,買之前想著平時用電,節假日出行用油,結果提車後幾乎天天用電,三天兩頭去充電,增程器裏的油都快過期了才發動一下。
這部份人本質上還是純電續航心理焦慮,這種焦慮驅使他們寧願用一年下來三天兩頭充電的麻煩,來換取一年之中可能出現一兩次的長途出行補能煩惱,哪怕你把實際裏程表甩給他們看,說802km的智界R7實際上高速能跑個四五百公裏,城區能跑個六七百公裏,他們也不會心動。
其實說到底就是純電車型還沒有被大眾完全接受,大家的消費觀念滯後跟不上新能源的發展,這就導致有些純電車廠掉過頭來開發增程車,有點開倒車的感覺。但是不做增程車跟不上市場需求,可能明天都活不下去,更別談未來。
可以說,智界R7增程版完全是一款為了滿足當下市場需求應運而生的產品,換句話說如果純電車被大家廣泛接受,那麽智界R7增程版根本不會釋出。
所以,能買純電的建議盡量買純電,尤其是如果你生活在南方、充電比較便利,建議首選智界R7純電版,而且最好上100度大電池。
如果說你確定自己需要增程車,預算在25-30萬左右,三種情況不建議買智界R7增程版:
其一,你家裏人口比較多,六座、七座甚至MPV是剛需,那麽五座的智界R7顯然不合適。
其二,你生活的地區路況不好,溝溝坎坎的比較多,雖然智界R7有空氣懸架,但是顯然還是底盤更高的中大型SUV更合適。
其三,你不喜歡智界R7的外觀設計或者這種轎跑風格,那就沒必要強求了。
除了這三種情況,智界R7增程版應該是30萬以內市面上最好的增程車型,沒有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