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聞客戶端 記者 金檬 謝春暉
「最近打車遇到異味車的概率真挺高的,有時候味道太重,下車人都有點暈乎。」
「前幾天杭州下雨,我早上上班打過幾次網約車,車內暖氣足,又關著窗,一上車感覺鉆進了司機的被窩。」
……
在「異味車」沖上熱搜的同一時間段,記者幫後台先後接到了多位讀者的留言。
其中的劉女士說,她能夠理解網約車司機們的不容易,但遇上異味車心裏難免覺得不舒服。
杭州跑在路上的網約車車內異味嚴重嗎?司機和乘客對此怎麽看?
隨機打了5輛網約車
其中1輛車內異味重
12月24日中午時分,兩路記者分別在高德、T3、哈啰等網約車平台先後打了5輛網約車。
一輛高德平台的特惠快車,記者進入車內後,沒有聞到異味反而聞到一股淡淡的檸檬香。
「平台對我們有考核的,如果乘客反饋車內有異味,司機的服務分會被扣,服務分低了就會影響接單率。」司機汪師傅說,各個網約車平台對不同類別的網約車在服務層面有不同的要求。
隨機打車中。 金檬 攝
汪師傅平時以跑專車為主,客戶對乘車體驗要求相對較高,平台也有更高的考核要求。對付車內的異味,汪師傅有自己的一套辦法,「每天早晚都會對車輛進行消毒,噴點空氣清新劑,每單跑完也會適當通風。」他也希望客人坐車可以舒適點。
不過,與汪師傅的車內形成鮮明反差的是記者透過哈啰平台打到的一輛快車。
網約車抵達時,車輛的外觀比較臟,有泥漬,開啟車門就有一股濃重的異味,臭味夾雜著煙味。
車內,司機戴著口罩。
異味比較重的車內。謝春暉 攝
「還好吧,我沒有聞出來。」對於車內的異味,司機有點不以為然,「冬天嘛,多少有點味道的,我也沒辦法。」司機說,他跑的快車是類似「一口價」的存在,每單也賺不了多少錢。「我總不能每天去洗車吧,洗一次車就要花三五十元。」
司機認為異味存在是普遍現象,祛味這件事靠自覺。「高端車價格貴一點,異味就少一點。大家多點理解吧,冬天打車的人多一些,車裏要開空調,窗戶開得少,如果真覺得味道難聞,就跟我們說,適當開開窗嘛。」
記者當天打的其他三輛網約車,沒有遇到特別明顯的異味,有車內仔細聞有淡淡的煙味。
遇到異味車心情會變糟
乘客:低價車遇到的概率更高
在杭州七堡花園城附近,記者跟剛剛下車的乘客聊了聊乘車體驗。
「我剛剛打的車味道還好,有點煙味,倒不是很重。」葉先生說。不過,提到異味車,他皺了皺眉,「肯定遇到過,有時下車感覺頭都暈了。」葉先生曾打到過一輛網約車,一進車裏就是一股濃重的腳臭味,整個人感覺都不好了。
有類似經歷的市民不少。
采訪中,多位市民表示,遇到異味車,一般不會直接跟司機提出來。
「這是個蠻尷尬的話題,能開窗就開窗了。」孫女士告訴記者,她很多時候選擇默默忍受:「我也知道打車平台對異味車有反饋和投訴機制,一般不會去點,我都已經下車了,就沒這個必要了。」
「感覺冬天遇到的概率高一些,上周我就遇到了。一進車,暖和確實是暖和的,但臭也是真的臭。」諸女士說。
也有市民表示,一年四季都會遇到異味車。「像那種特惠車、快車、一口價的車,遇到異味的概率會大很多。」
異味產生的原因很多
司機:理解和尊重是相互的
杭州九堡一處網約車集中充電站裏,記者遇到了幾位正在充電休息的司機,大多數人都關著車門車窗,在車裏睡覺。
網約車充電站。謝春暉 攝
充電站裏,雖充電的車輛不算很多,但跑特惠單的司機、跑專註服務品質的專車司機都有。
「我的車是問租車公司租的,租期是半年,說白了開半年,我這車要還的,你讓我像自己的車一樣去愛護肯定不可能。」一位主要跑特惠單的師傅說,對於異味車他覺得挺正常,但不能臭得太誇張。
和他一樣主要跑特惠單的師傅們都認為,現在每公裏的收入並不是很高,最低時車跑一公裏收入只有一元多。「我們只有讓車不停下來,才能賺到錢,那車裏的衛生就沒空特別關註了。」一位師傅說,他平均每天要跑12個小時以上,「確實無暇顧及衛生」。
對於這些異味的來源,大家認為有很多。
有的網約車是二手車,車內沙發的皮革、配件就有異味,加上長時間不洗車,味道更明顯。還有的司機是抽煙的,煙味也會有。有的司機要跑過夜車,在車裏睡覺,久而久之味道會重一點。
網約車司機們也表示,只要給車輛進行適當的養護,味道就會減輕或者消失。
一位專車司機有不同的看法。
「我們作為網約車司機有責任給客戶提供良好的乘車體驗,但也希望乘客們在乘車時多點理解和尊重。」他是跑提供高端服務的專車,每接完一單都要對車內環境進行清潔。就算是這樣,有時候也挺委屈:「有乘客在車裏吃氣味特別重的食物,比如韭菜之類的,下車後,哪怕開著車門車窗散半小時還會有味道。空氣清新劑我也不敢多噴,有乘客上車會覺得我們噴了空氣清新劑,車內味道又太重了。」
采訪中多位網約車司機們都表示,平台針對車內異味有考核機制,「該遵守的我們會努力遵守,但冬天真的希望大家多點理解。」
新聞+
平台:正在開展異味車治理
獎懲分明激勵司機清新好服務
12月23日晚,一家網約車平台在官博發公告表示,「非常抱歉和慚愧,沒能為大家提供一個相對清新的出行環境,影響了大家的用車體驗。」
公告中提到進入冬季,司機師傅們為保證車內溫暖,車輛開窗次數減少,因此收到很多使用者反饋打到「臭車」,吐槽車內異味。
目前正開展的「異味車」治理專項,透過上線拉黑異味車功能、對車內空氣差評率較高的司機暫停服務培訓學習、對司機服務開展正向激勵考核等方法,爭取改善大家的用車體驗。
事實上,從今年6月開始,為響應使用者需求,已在全國上線「拉黑異味車」功能。
針對車內異味差評率較高的司機,平台將依照規則采取服務管理動作,包括通知司機改善車內衛生和空氣問題、降低服務分、情節嚴重將被暫停服務,後續透過服務培訓和考試可恢復接單,平台將持續關註乘客反饋,對服務質素進行考核。
除了認真解決體驗問題,為鼓勵師傅們服務好乘客,和平台一起改善車內空氣情況,12月3日至1月10日期間,還上線了「清新車同城PK賽」等活動。
「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