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我在北京車展光陽展台看到了Racing p50紀念版,最主要的變化就是外觀方面的紀念版版畫。
我看到這台車的時候就想起:後台關於RKH和UHR這兩台車選什麽這個問題問得也太多了....
前段時間有意無意我也在網上看到過一些所謂測評和評價,不好意思,絕大多數觀點我都不認可,包括一些所謂大V的評論。
今天我就我試過RKH的感受,跟我UHR來一個對比,算是一套遲到的作業了~至於選誰大家自己根據需求和喜好定奪。
大家都知道,我是一名最初批次豪爵UHR的車主,UHR剛剛上市,成都的第一台車試駕車開出來以後我是第一個上班直接請假,新車落地就去測評的全省第一人。
試過UHR之後,我當場就把我的PCX留在店裏,說不要了,趕緊提UHR,這車綜合素質好太多了。
這麽久以來,反正每台所謂熱門車一出來,UHR總是被吊打的那個,張口就來的也不少,我早已習慣了。
可惜這個銷量就是不爭氣,150踏板UHR的銷量到目前為止依然是呈斷崖式的領先。直到光陽推出了Racing p50,整個市場終於迎來破局的曙光了。
車型定位
車型定位我可以直接做對比。
其實要論產品真實定位的話,至少我試的這台RKH並不像網上很多言論說的那麽運動,它有一副非常犀利的外形,剛性十足的車架,前軟後硬的避震,這些都是非常能體現其運動性的點;但是偏省油取向的傳動調校和偏保守的ABS介入,又沒有讓這台車往極致運動的方向走。
它並不是那麽極致,它是一台比RKS長征版更加偏向生活化一些的大眾化車型,畢竟產品是需要市場認可的。
一台車只要沾「真運動」三個字,那它就註定小眾。
而UHR網上包括我自己也測評過多次了,其實豪爵跟本田挺像的,就是均衡,極致的均衡。
之前豪爵自己也將UHR定義為城市通勤+輕旅行,非常非常準確,完美詮釋了其產品特性。
你非要拆開一項項比,UHR不一定每一單項都比得過RKH,但是每一單的表現幾乎都可以做到85或者85分以上,整體表現也能到這個分數,這就非常厲害了,這就是調校功力,國際大品牌的產品厲害就厲害在整體調校。
當然,這也是鍵盤俠最喜歡掛在嘴上的各種單項吊打,大家圖個樂就好。
靜態表現
整體外觀
這一點最不需要對比,RKH運動犀利,UHR穩重大氣,各有各的受眾群體,你我的觀點不能代表任何人的喜好,千萬不要輕易評價外觀,被你語言攻擊和帶偏對其他人來說是不公平的。
質感方面,RKH不差,但是要論裝配工藝和細節把控,UHR跟所有國產還是合資車比都是更好的那一個,這個不需要爭論。
用料方面,我這台RKH因為車友就騎了幾百公裏所以行駛起來並沒有什麽異響;我的UHR不說了,已經騎了兩年多16000公裏了,沒有任何異響,甚至車況衰耗情況都很少。
騎行三角
先說下半身:由於RKH采用了這套雙下骨背式車架,所以在平踏位置就不能被設定得過低。
實測:平踏位置離地大約是35cm。
如果踩平踏就會有那種腳台很高類似坐小板凳的感覺。
但是踩斜腳踏就比較舒展了。
UHR在下半身空間的冗余量就更大一些,實測:UHR平踏位置離地約26cm。
UHR踩在平踏的感覺就要舒展不少。
踩斜腳踏的話UHR同樣也比較舒展,比RKH還要再舒展一些。
不過,由於UHR的手把比RKH低,長時間騎行騎UHR肩膀會累得比RKH更早一些。
有一點必須要說,兩車一定是有相當的機率有載人需求的,UHR的後座長度和平緩度都要更加親民,而RKH為了運動的視覺效果,後座的長度略短且更斜一些,坐在後座更容易往前滑。
儲物空間
同樣是我自己的L碼SHOEI Z8,RKH可以輕松放下,而且還有不少比較規整的剩余空間。
但是UHR無論什麽角度都放不下。
這就造成一個很大的問題:UHR必須裝尾箱,RKH可以不用裝尾箱。
我還是那個結論,我們不說裝了尾箱車輛整體外觀好不好看,但尾箱的存在是極其影響控制和車輛整體性的,從這一點來說RKH勝出。
至於前儲物盒:RKH的儲物盒開口比UHR大,但是深度沒有UHR深,儲物盒蓋板的質感也遜於UHR。
不過,RKH在沒有高位進氣的情況下,RKH的空濾非常容易臟,同時傳動箱也沒有高位進氣(前面的管子並不是高位進氣連線管)的話,內部也更容易進灰進水,造成離合器箱體內部臟汙,個人建議2500-3000公裏換機油的時候就順便把傳動做一次大保養,空濾要勤換,不然會造成整車抖動大幅增加,行駛品質直線下降。
這一點UHR的雙高位進氣對車況的影響可謂大幅領先。
手把按鍵儀表
過去RKS就是手把轉動角度極大,RKH同樣還是保持了這個特點,同時由於手把比較高,所以即使打到舵角車把也不會撞大腿。
UHR的車把是一個裸把,如果相加一些拓展位會更方便一些。
RKH前後剎車牛角原廠都具備角度可調功能,大好評;UHR不可調,就算合適我但不一定適合每個人。
RKH按鍵手感、布局、功能都和過去RKS幾乎沒有區別,算是國產最好的這一等。
RKH的雙閃有轉向優先功能,同時緊急情況下大力制動雙閃會自動開啟;這兩點UHR都不具備。
RKH的後視鏡非常結實,質感十足;但UHR的帶減震專利的後視鏡能夠做到全程沒有任何震動。
儀表方面,RKH換裝了汽車級的多階彩色液晶儀表。
應該沒人不喜歡新款儀表顯示吧?
但是如果太陽在我背後,那儀表反光就比較嚴重了。
UHR的儀表在大太陽下依然非常清晰。
簡單概括一下: 靜態方面RKH造型更加運動,UHR更加沈穩;細節質感方面UHR勝;耐久性和可靠性方面UHR勝;騎行三角方面UHR勝;儲物空間RKH勝;手把及按鍵RKH勝;儀表方面UHR勝。
動態表現
動力表現
先說發動機表現,現在經常看到鍵盤大神說起就是:光陽采用4V正水冷四氣門發動機,UHR是農用車兩氣門發動機。
我很理解一句話:越是不懂的人越要顯得他什麽都懂,這不?拿硬件說事的不在少數吧?
評價一台發動機的好壞我們看什麽?無非就是效能、可靠性、油耗,三者優其二那就是良好;三者皆優那就是極好。
效能方面:其實RKH在這一點是吃了虧的,本身發動機的參數顯然是優於UHR的,但是傳動調校方面可是被扣了分的。
RKH的普利珠跟RKS沒有區別,都是11克,非常輕;但是大彈簧一騎就發現肯定有調整。
果然,RKH大彈簧相比RKS明顯是變短變軟了。
這就是我最開始聊產品定位的時候說過的,RKH的定位不純粹了,這麽軟和短的大彈簧,就造成了車子起步階段並不像傳動台灣踏板硬大彈簧和硬小彈簧的搭配,起步轉速很高,離合器一結合就竄出去的感覺,而是起步開閉盤很快就張開了。
就相當於高檔位在起步,好處是起步油耗會更低,但是壞處就是沒有傳統台灣踏板那種起步沖勁了。
同樣還是因為大彈簧更短,皮帶就甩不到最外圈,所以極速方面RKH是不如UHR的。(RKH極速表顯118,GPS107;UHR極速表顯123,GPS114)
RKH整個加速過程相比以往車型更加偏線性,非要說的話出力還是更偏高轉。
UHR整個加速過程同樣也比較線性,相比起來中前段出力會更強。
另外說震動,RKH在怠速時震動最大,同時由於沒有自動啟停,所以長時間等紅燈的時候存在感就要比UHR這些帶啟停的車存在感更強一些,但是車速只要來到30公裏以上震動就會幾乎趨近於零;
UHR幾乎是全域無震動,極速的時候震動會略微大一點點。
油耗方面,UHR的油耗堪稱頂級,按最近成都的氣溫,我UHR跑出來的油耗為2.2左右,完全沒有刻意用省油的方式去跑;
而RKH即使傳動是往省油的方向去調了,我看小熊油耗的真實油耗依然會比UHR高,我認識的車友最少能做到2.6的油耗。
可靠性方面,至少RKS的故障率還是挺低的,豪爵UHR就更不用多說了,騎車的時間長了你慢慢就會懂「不壞」和「省心」對一台車多重要了。
聲浪方面,RKH會更吵一點;UHR聲浪會更潤一點存在感沒那麽強。
綜合效能、可靠性和油耗三點來說,UHR會是更好的那一個。當然,你如果還只看硬件就開始吊打,那就是你對。
操控性
我知道很多朋友私信我說到車架問題,但是無論怎麽說,我個人感受到的就是RKH的車架剛性會更強。
RKH的車架剛性勝過所有目前在售的150踏板,毋庸置疑。
RKH的壓彎極限可以更高,最大角度居然能到39度。
但是在車輛傾倒的速度方面要分開說,車輛在中低速的時候左右快速翻身還是比較容易,但是只要速度在60公裏以上就會變得極其吃力,其實仔細說就是剛剛傾倒的一下比較容易,然後再下探就會變得很重,這就造成快速左右翻身不順滑。
不過,RKH的懸架為了其運動內容,從初段開始濾震性就一般,總體還是比較硬朗,行駛中始終都有跳動感,你天天騎快車沒問題,但是如果你想佛系通勤騎行,大概率在使用過程中會抱怨難受。
UHR的車架剛性也很好,但是不如RKH好,但是UHR快速左右變向就很順,沒有明顯的分割感。
懸架方面,由於我的UHR升級了新款後避震,目前減震的感受是非常好的;RKH的前後懸架整體表現跟UHR相比略差一點。至少如果就日常騎行來說,相信大多數車友都會更喜歡UHR的感覺。
制動表現
網上不少人就拿RKH硬件更好說事,看著就說制動力頂級水平,但是幾乎很少有人提到RKH的ABS是偏保守的,很早就在介入了。
這就造成了剎車、輪胎和避震幾乎無法發揮出它們各自的極限。
另外我還是需要指出:我這一台車在剎車的時候車頭會發生抖動,特別在重剎的時候很明顯,我不確定是不是個例,不過試到就必須說到。
UHR用的是凱林的卡鉗,跟RKH比起來:制動手感、制動行程、絕對制動力、線性度方面,確實要弱一些,但是博世的ABS調校可是要出色不少,剛好在介入和不介入之間找到一個完美的點。
簡單概括一下: 動態方面RKH傳動調得更偏省油和線性,震動方面UHR極速震,RKH怠速震動比較大且沒有自動啟停熄火,極速UHR更高,油耗UHR會更低;RKH車架剛性最強,懸架表現我個人更欣賞我UHR換裝的這套新款可調節後避震。
總結
前面我說過車型具體定位了。
這台RKH有一副非常犀利的外形,剛性十足的車架,前軟後硬的避震,這些都是非常能體現其運動性的點;但是偏省油取向傳動的調校和偏保守的ABS介入,又沒有讓這台車往極致運動的方向走。
它並不是那麽極致,它是一台比RKS長征版更加偏向生活化一些的大眾化車型,畢竟產品是需要市場認可的,一台車只要沾「真運動」三個字,那它就註定小眾。
而UHR網上包括我自己也測評過多次了,其實豪爵跟本田挺像的,就是均衡,極致的均衡,你非要拆開一項項比,它不一定每一單都比得過RKH,但是每一單的表現幾乎都可以做到85或者85分以上,這就非常厲害了。
綜上: UHR更均衡,產品表現更產品定位極其相符;RKH更運動,產品表現並沒有定位那麽極限,還是為市場做了妥協 。
如果你想用來日常通勤+輕旅行,UHR明顯更合適;如果你經常喜歡騎快車,RKH沒有問題。
差不多了,老規矩,如果您覺得我的測評對您選車有所參考,那真的非常榮幸,可以的話,能夠點贊、評論、收藏、轉發那就更加感激了,非常感謝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