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外媒報道,目前,日產汽車正在尋找一個錨定投資者,因為其長期合作夥伴雷諾正在出售在日產汽車的股份。據知情人士透露,日產正在尋找一個穩定的長期股東(例如銀行或保險公司)以替代部份雷諾的股權,甚至不排除與其他日本車企合作的可能性,其中就包括本田。日產正進行一系列重組措施,以應對中國和美國市場銷售下滑的壓力。一位日產汽車高管表示:「我們還有12~14個月的時間生存下去。」
針對上述訊息,日產汽車方面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我們不對猜測性報道進行評論。」
Visible Alpha的預測數據顯示,2026年,日產汽車和本田汽車合計將售出近600萬輛汽車。由於這兩家公司的關鍵市場基本一致,他們若合並,或能縮減從管理、采購到生產和研發等方面的支出。
此前,日產汽車方面稱,由於在關鍵市場面臨挑戰,公司正在實施多項措施,包括降低銷售、綜合及行政開支,降低商品成本,最佳化資產組合等。日產汽車正在采取緊急措施扭轉業績,包括將降低20%的全球產能,並在全球範圍內裁員9000人。
同時,日產汽車行政總裁內田誠宣布,從2024年11月起自願放棄50%的月薪,其他執行委員會成員也將自願相應減薪。此外,日產汽車還將把對三菱汽車持股比例從目前的34%下調至24%左右。
日產汽車在資本市場的表現也持續低迷。數據顯示,11月29日,日產汽車跌幅擴大至3%,股價創4年新低。此前,穆迪將日產汽車展望從「穩定」調整為「負面」,確認其「BAA3」評級;惠譽將日產汽車的前景調整為「負面」,確認「BBB-」評級。
業績數據顯示,2024財年上半年度(即2024年4月至2024年9月),日產汽車銷售額為5.98萬億日元,同比下降1.3%;營業利潤為329.1億日元,同比下滑90.2%;凈利潤減少93.5%,至192.2億日元。
鑒於上述情況,日產汽車下調了對2024財年的預期。其中,銷售收入從14萬億日元下調至12.7萬億日元;營業利潤從5000億日元下調至1500億日元;全球銷售目標也從365萬輛下調至340萬輛。
日產汽車業績表現的下滑,與其在中國和美國市場銷量不佳或有直接關系。據日本媒體報道,混合動力汽車在美國越來越受歡迎,但日產汽車在美國市場沒有投入這類車型。而在中國市場,面對來自電動汽車的激烈競爭,日產汽車缺乏相應對策,銷售量同樣出現了下滑。
官方數據顯示,2024年1~10月,日產汽車中國區累計銷量為55.82萬輛,較去年同期(62萬輛)下降了9.98%。其中,2024年10月,日產汽車中國區含乘用車和輕型商用車兩大事業板塊在內的銷量為6.12萬輛,較去年同期(7.33萬輛)下滑了16.51%。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收購傳聞」的另一主角本田汽車,也面臨著經營困境。目前,本田的汽車制造業務營業利潤率僅為3.6%,遠低於其摩托車部門的18%,且分析師估計,到2026年3月底,其汽車部門的營業利潤率可能只會提高約1個百分點。
實際上,根據相關報道,早在2019年,日本政府曾向日產汽車和本田汽車施壓,要求他們考慮合並。今年3月,日產汽車和本田汽車表示,雙方正在考慮建立戰略合作夥伴關系,共同生產電動汽車零部件,以及共同開發汽車軟件平台中的人工智能技術。
近年來,中國品牌加速拓展全球市場,電動化產品日益豐富,且成本控制能力更強,使得日系車企原有的市場份額遭到擠壓,特別是在東南亞和中國市場,日系車企面臨的挑戰不小。
公開數據顯示,從2019年至2024年,日系車在中國、東南亞等市場的份額出現明顯下滑。此前,日產汽車在泰國宣布了一項大規模裁員計劃,預計到明年秋季將裁減約1000名員工。據統計,與2018年相比,日產汽車2023年在泰國市場的銷量減少了四分之三。與此同時,中國車企如比亞迪、上汽MG、長城汽車等,借助泰國政府針對電動車的購車補貼政策,迅速擴大市場份額,成為日產汽車的有力競爭對手。
在中國市場,日系品牌市場份額也出現萎縮。中國汽車流通協會乘用車市場資訊聯席分會數據顯示,截至今年10月,日系品牌在國內市場中的零售份額為13.9%。而在2020~2023年,日系品牌零售份額分別為24.1%、22.6%、20%和17%。
在這樣的背景下,日產汽車該如何實作「逆風翻盤」,考驗著管理層的智慧。
每日經濟新聞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