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這個制度最傻的地方在於
雖然要求搖號了,但實際上用車需求量一點不會減少,該用車的人一定還是會想方設法的用車的
比如透過租號、外地車牌進京證、外地車進京證用完後平移過戶、多輛外地車、臨牌等方式區規避政策
一套折騰下來,每天在馬路上開的車依然沒有減少,因為只要你真的需要開車出門那你一定會開的,但是對北京市民來講確徒增了負擔 比如:
a沒有用車的需求結果搖到號了,被迫買車
b有用車的需求但是沒有號,被迫租車 成本上升
c有用車的需求也不想租,買個外地車到處亂竄避開網絡攝影機,交警為了管理增加攝像———徒增財政開支
d有用車的需求 也不想租 也不想天天躲貓貓,買三輛外地車換著開——————徒增停車壓力
e有用車的需求但不需要一直開,買個外地車,平時就挺免費停車場——————變成僵屍車 占停車場
可以說北京這個**沒有解決任何「堵車」「車多」「車位不夠」的問題,相反還增加了
這個制度唯一的受益者就是公司以及家裏有多個車牌號的,僅因為先來著用著這一塊車牌號就能每年穩定一萬多的收入。
屬於是殺敵一萬自損八千多做法,因為這個政策的存在不僅北京普通市民沒受到任何益處,對於北京市政府本身而言實際上也沒好處 比如要多設立網絡攝影機差外地車,比如停車位問題更緊張了,比如僵屍車問題嚴重影響市容市貌。
那為什麽北京市政府會搞一個損己損人多政策呢?
因為這政策壓根不是北京市政府主導搞的
北京有兩級政府這事兒懂吧都
可以說北京人才是這個傻缺政策最大的受害者
畢竟外地遊客你進不了京可以選擇不來玩兒了,可以選擇進京證,可以短期選擇租車
北漂你沒有車牌號,你可以選擇幹幾年一氣之下回老家
但是北京本地人一樣沒車牌(畢竟搖號這東西 北京110戶口 北京其他戶口 外地戶口交稅 大學生集體戶口搖起來一視同仁),但你又走不了。
郊區還好點,六環約等於沒限制,五環外繞一繞湊合能開,四環左右京b摩托
但是住三環內可就糟老罪咯
地鐵進站一次三塊錢
外地車基本上開不了 二環裏更是直接進不去
京b摩托不讓騎
本地車牌搖不到
想出門要麽大夏天公交站下面等十分鐘左右一趟的公交,而且可能公交人山人海
要麽選擇三塊錢一次起步的地鐵坐兩站下來再共享單車
要麽直接大夏天大冬天騎共享單車
運氣好點可能小區還不錯有地方給電瓶車充電,可以騎電瓶車,不過也就如此了吧
要麽就只能腿兒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