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本該鉆研產品、服務的時間花在嘩眾取寵上,劣質流量引來不少,看熱愛的人引來不少,行銷費用也沒少花,最後談銷量、談流量轉化率,一談一個不吱聲。
以上,就是肖勇作為副總經理帶領廣汽埃安做過、正在做的。
早先,在山東舉行的一場媒體試駕會上,肖勇學習新勢力,領導個人親自上陣,意在增強產品的號召力、拉近和觀眾的距離。但讓現場媒體意想不到的是,肖勇的「學人精」氣質寫在臉上,傲慢和無禮卻是刻在骨子裏。
不止一位參會媒體人員表示,肖勇面對粉絲體量大的某大V時,欣欣然、侃侃而談;面對其他媒體時,不溝通不交流。學人精不僅學不到精髓,甚至,連戲都不願做足全套。
事實上,對著新勢力們的行銷照虎畫貓,肖勇不是第一次這麽做了。無一例外,每一次的結果都是肖勇搬起石頭然後砸了埃安的腳。
今年6月份,邀請風評口碑極差的網紅參觀品牌的工廠,總經理古惠南甚至與這一劣跡網紅稱兄道弟,最後輿論迅速到達戰場,「抵制埃安」;
7月份,肖勇陪同周鴻祎體驗自家產品,牛皮吹得很大,防夾門夾了周鴻祎的手時,肖勇和埃安的臉被打得也很響;
9月份,蘋果和華為舉辦新品釋出會,埃安腆著城墻厚的臉蹭上來,官方微博發文稱「科技三巨頭華為埃安蘋果」。
近年來,提起埃安出圈的單品,消費者一個也想不出來,埃安也的確一個都沒有;提起埃安的糗事,卻是一個接一個。
明明背靠廣汽,埃安卻在肖勇的帶領下變成如今這番上不得台面的樣子。埃安若想好,請先把肖勇送走!
消費者和埃安,只是肖勇自嗨的一環
需要事先界明的是,行銷不能也不應該是行銷行為的目的,換言之,不能為了行銷而行銷。行銷—吸引流量—留住流量—流量轉化為銷量,這一合理且成功的行銷閉環表明,獲取並且提升銷量,才是行銷的目的、流量的意義。
成功完成這一鏈條閉環的品牌當然不少,反觀肖勇帶領下的埃安,至今走不到第四環,甚至連第三環都無法做到。原因很簡單—肖勇根本不具備獲取優質流量的能力,更不具備將流量轉化為銷量的能力。
埃安的銷量數據,就是力證。
早先,廣汽埃安明確表示2024年的年度銷量目標是70萬輛。而相關數據顯示,今年1-8月,埃安的累積銷量僅有18.64萬輛,同比跌幅高達37.74%,這同時意味著,今年3/4的時間過去了,廣汽埃安的銷量目標完成度卻不足1/3。
金九,照樣沒能帶飛埃安的銷量。
根據廣汽集團釋出的9月份產銷快報數據,今年9月份,埃安的月銷量僅有2.67萬輛,相比較去年同期跌幅來到驚人的52.49%,前三季度累計銷量相比去年同期也有36.8%的同比跌幅。
是大環境不好嗎?當然不是;
是廣汽不好嗎?也不是,因為埃安9月份的跌幅,甚至超過了廣汽集團旗下兩個合資品牌。
無需找理由找借口,埃安的銷量,就是不行,且非常差勁,差勁到你無法看出來,肖勇的行銷連招究竟是要助力埃安,還是要搞垮埃安。
除了整體銷量不佳,埃安的單品,銷量同樣夠差。
根據某專業汽車平台釋出的銷量數據,9月份埃安共有四款在售產品,分別是月銷售
15166輛的AION Y、月銷12169輛的AION S、月銷3779輛的AION V以及月銷33輛的AION LX。
AION Y和AION S的確月銷過萬了,但這兩款車在相當長時間內直到今天,都是網約車「天菜」;反觀AION V,7月下旬霸王龍車型上市後,銷量卻根本不見起色。肖勇可曾記得,自己曾經放下狠話稱:「在純電A級13-19萬元細分市場,肯定要做到前二,甚至我要做第一。」
只要定語夠多、臉皮夠厚,怎麽不算第一呢?
另一個打臉埃安和肖勇的事情是,去年客觀的銷量,實則註了不少水。
乘聯會數據顯示,去年,出租網約車市場新車共85萬輛,其中埃安占了新增總數的25%,約22萬輛。而這一數碼,是廣汽埃安去年年銷量的46%。
時至今日,B端市場仍然是埃安真正的「金主」,以至於肖勇恬不知恥地沾沾自喜稱:「網約車受眾多,說明產品品質高、小毛病少,如果讓特斯拉去跑網約車,可能三個月就不行了。」
品質高,那為何還海量車主投訴埃安產品?退一萬步講,既然這麽青睞B端市場,肖勇何必再多次當眾獻醜博取C端消費者的關註呢?
自嗨,需要有限度;自欺欺人,也需要適可而止。
肖勇不能為埃安帶來銷量,也不能幫助埃安擺脫網約車的標簽轉型至更廣闊的C端市場。肖勇做了什麽?
不要仗著自己有幾分聰明,就把別人都當傻子
資本市場不好糊弄,不會因為埃安和肖勇跳梁小醜般的行徑就大手一揮「買它!」
賺不來銷量的同時,肖勇自嗨式的行銷也沒能讓埃安增收,反倒是花出去不少。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埃安的營收有124.01億元,同比跌幅有44.61%。
早先,埃安反復推出沖擊高端的車型,比如AION LX,後來還分離出高端子品牌昊鉑,與其說是為了品牌向上,不如說是為了IPO。
前些時,北京產權交易所公布的檔還顯示,廣汽埃安部份股權以掛牌方式轉讓。同時,檔還顯示,埃安正在準備港股IPO上市工作。
埃安為何執著於B端市場?真的是因為不存在的高品質嗎,還是為了銷量好看?
為何不惜註水也要沖高銷量?是為了品牌發展,還是因為急於IPO?
資本市場遠比埃安自己要了解埃安的斤兩,正因此,不少同行早已IPO多年,埃安卻至今「正在準備中」。
寫在最後
沈迷於拉踩的肖勇,在AION RT的釋出會上又鬧了一出笑話。肖勇稱,AION RT是「大眼小帕梅」還搭載了同級唯一高階智駕,AION RT的高階智駕,是最懂中國路的高階智駕,埃安智駕已經進入中國第一梯隊。
就是這款在肖勇口中能和帕拉梅拉比肩的產品,高階智駕駛第一梯隊的產品,起售價僅有11.98萬元。
忽略成本談配置,忽略高低車型談配置,忽略現實體驗談配置,第二代AION V已經做過一次且被消費者識破了。這一次,肖勇依然不會成功。
更重要的是,今年6月,廣汽集團董事長曾慶洪曾在中國汽車重慶論壇上表示,企業的目的是什麽?是盈利。而盈利又是為了什麽,是為社會做貢獻,包括交稅和提供就業崗位……廣汽不反對價格戰,也不怕打價格戰,但要理性和有底線,不能過度。
一邊是再也不敢推出高端車型只敢減配降價的埃安,營收和銷量越來越差的埃安,一邊是自娛自樂當眾戲癮大發的肖勇。
肖勇不了解行業,不了解市場,甚至不夠了解埃安,因此才無法帶領埃安發揮自身的獨特標簽和優勢,只能拙劣地模仿新勢力。
想要埃安好,肖勇先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