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汽車

比亞迪未來會超越豐田嗎?

2024-12-10汽車

看看手機行業不就知道了,中國國內市場不足以養活一個全球第一的車企。

1 歷史是驚人的相似

2024年第三季度全球手機公司銷量排名如下:

  • 三星:以5750萬台的出貨量穩居榜首,繼續保持其在全球智能電話市場的領先地位。
  • 蘋果:iPhone 16系列表現強勁,出貨量達到5450萬台,排名第二。
  • 小米:憑借在核心市場實施的新產品庫存策略,實作了4280萬台的出貨量,占據了14%的市場份額,穩居第三。
  • OPPO:以2860萬台的出貨量排名第四。
  • vivo:以2720萬台的出貨量排名第五。
  • 三星國內都沒聲音了,三星性價比是不太行,但是這也沒阻礙人家一直是世界第一不是?

    這說明什麽? 說明全球競爭,不只是單純的技術來比拼的,主權國家是可以阻攔你的進入的,中國國內車廠有幾個敢去美國的?即使是手機品牌,也沒幾個敢去美國銷售的。這是沒辦法的事情,提高關稅、行政制約、生態斷聯,怎麽讓BYD成為全球第一?

    2 汽車行業的競爭格局思考

    我作為汽車科班生,汽車從業者,我很希望BYD、小米等車企能進入全球前幾。但理智告訴我:未來全球第一與第二應該會是Tesla與豐田,BYD最好的結果是第三。

    但目前BYD采用了涸澤而漁的玩法,這種玩法在企業增長的時候會掩蓋問題,但是市場不是無限的,當增長停滯的時候,BYD將面臨巨大的管理墑增難題。與此同時,BYD的不科學玩法也損害了中國汽車的整體實力的提高。理由如下:agiot:比亞迪降本未尊循科學規律

    進一步分析,我認為未來的全球汽車市場格局,中國車企會有前十中占據3-4個席位。[1]

    國內前3:我認為是:BYD,小米,?

    3 對小米汽車的思考

    關於小米,我在小米汽車出來前就準確預測了小米的售價,並推斷此車型將大賣,因為小米對使用者心智的占據非常厲害,小米只需要推出優秀的產品就不會缺市場,小米外的其他所有汽車品牌都不具備這種能力。圖4是品牌對心智的影響度。

    圖4:品牌與心智

    利潤 = 傳播廣度 x 傳播深度 x 購買概率 x 售價 x 利潤率

    {

    傳播廣度:小米的傳播廣度非常廣,基本可以觸達80%以上的中國人

    傳播深度:主要是雷總的人格魅力太強,「感謝李斌給他一個投資的機會」,高度符合中國傳統的謙遜文化。為小米車主開車門,逼格直接拉滿。小米的IOT生態、小米的手機等都增加了小米的傳播深度。

    購買概率:不是每一個看到的人都會購買,ROI是度量這個事情的,小米的厲害之處是覆蓋度廣,即使是很少的人會購買,那麽也會是一個非常大的前期購買數量。

    售價:首台車不能太低,因為汽車是一個規模制造的產品,質素控制沒做好的汽車會出現很大的企業敞口風險。而且首台車會塑造企業的品牌形象。

    利潤率:企業的首要目的是掙錢,這不寒磣,只要產品過關,有人願意溢價購買的。利潤率上去了,整個模式就能跑通。

    }

    4 對王傳福先生的思考

    王傳福先生為何在台上公開提出「雷總別造車?」 他明白這個道理,BYD不具備對使用者心智的占據,這需要文化,需要產品,需要意義的灌輸,BYD缺少這種能力。

    BYD的起家有很多方面的因素,最重要的因素是王傳福先生的高瞻遠矚與對中國體制的理解後的All in,他是否和萬先生接觸過,不可得之,但是他的All in 就是在如此巧的時間點。後來BYD由於發家早,得到了很多資源的傾斜,產品透過矩陣打法全方位覆蓋了各種使用者群。透過垂直整合實作了更低的成本,透過銷量數據拿到了更低的上遊價格,透過降價獲得了更大的市場份額。But,BYD沒有占據使用者的心智,因為BYD是一個沒有故事的公司,是一個Boring的公司,看到王傳福先生在台上落淚的時候,我也想知道你發生了什麽,你倒是說呀,急死人了。

    他也不說,落淚後就在那感謝這感謝那。。。我知道人情世故要有。。。

    5 國內汽車產業的系統發展有待思考

    期待王傳福先生能多多思考國內汽車產業的下一步是什麽,我這邊有18篇期刊期待您去點評。如圖1所示,分為2個系列,科學降本增效與創新。

    圖1: 18篇期刊表達對汽車行業的期許

    反正我個人是希望BYD能超越豐田的,只因我是中國人,但理性分析可能性不大,力保第三。

    我也是安徽人,和王傳福先生還是老鄉。期望BYD能站在中國汽車產業的角度思考事情,一時的市場競爭手段是可以的,你們不能一邊PPT說「站在一起」,一邊瘋狂砍價和降價,產業上遊需要合理的利潤空間,你降價出去了又如何,別人海關關稅隨便動動小手指就卡死你。

    圖2: 第1篇CNKI文章
    圖3: 第2篇CNKI文章

    一個產業的發展必然是系統地發展,而不是一城一池的得失。大樹底下應該是好乘涼,而不是大樹底下寸草不生。創新來自於冒險精神者的夢想,上遊沒有冒險,汽車作為一個系統整合的產品,如何持續不斷地發展下去。中國汽車產業如何在全球的汽車競爭中勝出?

    參考文章:

    [1] 畢業後進入汽車行業工作領悟了哪些道理? - agiot的回答 - 知乎

    畢業後進入汽車行業工作領悟了哪些道理?

    [2] 五年以後,中國的車企能夠剩下哪幾家? - agiot的回答 - 知乎

    五年以後,中國的車企能夠剩下哪幾家?

    [3] 歐美為什麽現在集體放棄新能源汽車了? - agiot的回答 - 知乎

    歐美為什麽現在集體放棄新能源汽車了?

    [4] 未來新能源汽車品牌競爭的關鍵因素是什麽? - agiot的回答 - 知乎

    未來新能源汽車品牌競爭的關鍵因素是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