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日經新聞報道,日本本田汽車將中國市場削減三成的產能。產能削減將透過關閉工廠等舉措,降低約50萬輛的產能。這相當於本田全球產量的一成。由此,本田將把在中國的汽油車年產能由149萬輛縮減至100萬輛。本田此次的減產在日本車企中將創下最大規模。
據上述媒體報道,本田第一步將關閉或停產在中國的7家汽油車工廠中的2家。廣東省廣州市的工廠將於10月關閉,湖北省武漢市的工廠11月起將停產。廣州市的另一家工廠也將關閉或停產。本田的全球年產能接近500萬輛。自1990年代起,本田一直在中國加大生產投資。此次是本田首次在中國縮小生產規模,這意味著將改變一直以來的擴張路線。
本田中國目前在中國共有149萬的燃油車產能。南北本田分別有72萬輛和77萬輛年產能,而在2022年本田在中國新建了24萬新能源汽車產能——東風本田和廣汽本田的電動汽車專屬工廠年標準產能各為12萬輛。由此,本田在中國的產能總計為173萬輛。最近3年本田在中國市場的銷量目前在100萬輛左右,這導致了約50萬輛的閑置產能。
![](https://img.jasve.com/2024-7/9da71c53838a37b0a224ddf7213e9ecf.webp)
從銷量上看,繼2020年達到162.7萬輛的銷量高峰後,本田在中國市場已連續三年下滑,2021年至2023年其銷量分別為156.15萬輛、137.31萬輛和123.42萬輛,同比分別下滑4.0%、12.07%和10.12%。由於銷量持續下滑,本田計劃將今年中國銷售計劃降低13%至106萬輛。在此次裁減之後,本田在中國的產能保持在合理的利用範圍之中。另外需要強調的是,此次本田裁減的只有燃油車產能。
實際上,本田在中國的產能削減一直在進行。去年12月2日,本田汽車表示,由於迅速轉向電動汽車市場,本田決定削減中國合資企業——廣汽本田約900名合約工,占當時廣汽本田約1.3萬名員工的7%。今年自5月起,廣汽本田透過逐級告知的方式,展開了多部門裁員計劃。目前,公司內部已經開始了離職流程,主要鼓勵員工主動離職,並提供相應的補償方案。
在東風本田這邊,今年7月初就有訊息稱武漢第二工廠將在年底關閉。不過,東風本田目前尚沒有裁員的動作,但有內部傳言說,東風本田也將在近期進行部份裁員。在工廠關閉之後,裁員的可能性較大,當然東風本田可能會透過內部調節,將工人調到其他品牌工作,從而避免裁員。
![](https://img.jasve.com/2024-7/55b710d467adac39dc0a92656ba091ee.webp)
本田在中國市場也在積極改變,對新能源汽車市場進行快速布局。今年4月16日,本田中國正式釋出全新電動品牌「燁」,三款車型全球正選。其中,「燁S7」和「燁P7」是品牌首批車型,分別由在華合資公司東風本田和廣汽本田投產,將於2024年底上市,「燁GT CONCEPT」則會在2025年實作量產。
據介紹,「燁」品牌由本田中國研發團隊自主設計,在全球範圍內率先使用專屬於新一代純電動車的全新「H」標識。根據規劃,品牌至2027年將推出六款車型,至2035年,本田在中國市場將實作100%電動化。
而本田的合資公司也透過建立自己的新產品或者新品牌,努力尋找市場突破之道。比如東風本田,在本田推出「燁」品牌之前,東風本田還推出了全新自主純電品牌——靈悉。值得一提的是,這是日系品牌首個針對中國市場打造的新能源品牌。東風本田如今已經形成強電智混、純電動共同組成的新能源架構布局,涵蓋SUV、MPV、轎車全細分領域,成為業內電動化產品最全、含「電」量最高的合資車企之一。
![](https://img.jasve.com/2024-7/a52d0506a8d222ad971a7440cd0e9cf6.webp)
而在廣汽本田。這邊根據計劃,包含e:NP2極湃2在內,至2027年,廣汽本田將全新推出6款純電車型;東風本田將在2025年實作電動化比例達50%,2027年不再投放燃油車型,2030年推出10款以上純電車型。從今年7月開始,廣汽本田釋出名為「蘊新智遠」的企業戰略轉型升級計劃,全面提升綜合體系力與營運效率,為持久戰做準備。
日經新聞指出,本田在價格上沒法與目前的中國車企競爭。他們認為,這是擴大產能的速度超過需求,供應能力出現過剩的原因。但日本媒體對中國車企所建立的供應鏈體系等完全沒有認知,另外日系車在中國競爭力下滑也是主要因素。而有意思的是,不僅是在中國市場,在東南亞市場,本田也被中國自主卷到了關閉了一個工廠。
據路透社7月9日報道,本田汽車宣布將於2025年之前,停止位於泰國大城府工廠的汽車生產,並計劃將產能整合至其在巴真府營運的工廠。原因是,隨著中國汽車品牌積極爭取在泰國的市場份額,以及消費者對電動汽車的需求日益增長,本田這家日本第二大汽車制造商在東南亞國家正面臨更為嚴峻的形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