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亞迪的電動技術不錯,這是很多年前比亞迪王朝系列都八字沒一撇的時候,人們就應該已經知道的事情。尤其是在電動大巴領域,比亞迪早就處於全球領先地位。那時候特斯拉都不知道在哪裏。和今天唯一的區別就是,那時候國產車沒有水軍。比亞迪電動大巴再好,也跟普通人沒有半毛錢關系。所以比亞迪海外市場基本為0是個誤區。
—比亞迪DMI目前一車難求,國內市場尚不滿足,國外市場就更不用提。不是有錢不賺,實在是賺不來。
—比亞迪的王牌技術「DMI」跟本田IMMD的原理一致,在電池系統上比亞迪更領先。兩家誰先誰後是一筆糊塗賬。但本田為繞開豐田ths專利,鉆研混動確實是在很多年前就開始了。比亞迪那時候在家用車領域一塌糊塗,人們認為國產車辣雞的傳統觀念,有比亞迪出的一份力。所以我認為聊起這套混動系統,比亞迪和本田比起來沒什麽可談資論輩的資本,現在只能算是後起之秀。
但確也因此個人認為DMI的最大對手還是豐田THS,本田immd不足為懼。畢竟前者才可以說是接近混動的完美形態,只有動力輸出一個短板。同時那套祖傳行星齒輪系統一直在升級,最新第五代THS今年也實裝了,動力表現仍在進步。dmi要超越immd是簡單啊,本就同宗同源。可單從混動這個賽道dmi要超越THS還是有難度的。目前看來比亞迪只能在電池系統上繼續耕耘,用純電外掛來幫助dmi取得一些效能參數上的領先優勢,雖然也有弊端。不過這能靠水軍消化和使用者教育來解決,總體來說問題也不大。
老實說這樣也就夠了,國產車企向來都不是什麽技術突破手,能做到一個行業攪屎棍地位其實就很好了。實際上國產新能源車目前依舊處在一個類似手機百花齊放的階段,堆效能,堆參數,堆性價比。一幫子國產車企新車一茬茬地出,純電也就算了,增程式都搞成未來之光,突出一個力大磚飛。但哪怕綜合實力仍有差距吧,現實是國產車的市場表現確實不錯,熱情很高,又有政策支持,所以一時間趕英超美的感覺來了,風生水起的。我覺得這樣就挺好,真金白銀總比只賺吆喝來得好。
況且一般人開車也開不出什麽所以然,都是四個輪子一個方向盤,續航長加速快就完事了。基本普通消費者也沒人管你什麽操控啊,什麽底盤質感啊,賽道表現啊等等,這在一般消費者看來都是虛的,技術有啥用咧。汽車上很多國外傳統的深耕技術其實都不適用於普通消費市場,很多還是賽車下放技術,很有可能屬於技術過剩了。
國產新能源車一擁而上,把汽車做成大號手機,有毛病嗎? 也沒毛病。雖然這塊也是特斯拉牽頭帶起來吃的螃蟹。不過who c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