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汽車

大眾 ID 系列為什麽賣不過國產新能源車?

2022-04-06汽車
大眾的電動化之路並不順利!

個人感覺,大眾在汽車電動化歷程中已經快跟不上節奏了,布局晚、沒有新能源技術積澱,在中國市場競爭明顯沒有什麽優勢。

先要明白一個事實,中國現在是全球新能源汽車最大的市場,全球任何一家新能源汽車企業都想進來分一杯羹,此外由於國家的大力扶持,國產的新能源汽車品牌也在強勢崛起,這就造成了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擁有眾多的新能源汽車品牌,在這樣一個龐大的市場中與眾多的友商展開競爭,若不拿出點真本事來還真的說不過去,銷量、認可度就是最好的回應,其實這也並不是大眾一家,其他想進入中國市場的新能源品牌也是一樣的。

再來看看大眾的電動化轉型之路,MEB平台可以說是大眾汽車電動化轉型的初始平台,到目前為止已經有多款新能源車型是基於此平台打造的,包括大眾ID系列、奧迪、斯柯達的多款車型。不過主打入門級平民市場的MEB平台只是大眾電動化轉型的一個過渡型產品,2025年後將要由全新的SSP平台(集純電動、全面互聯、高度可延伸性於一身)所取代。可是問題出現了,SSP平台由於研發層面出現大問題,還無法如期面世,如此一來只能繼續由MEB平台繼續工作了。

更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上海車展期間,大眾汽車總部更是包下兩架飛機,將集團及大眾汽車品牌、奧迪、保時捷的董事會成員都帶到了上海,參觀學習中國車企的電動化發展之路;2023年大眾和旗下的奧迪品牌更是分別於中國本土汽車制造商小鵬汽車、上汽集團達成了戰略合作,希望合作開發電動車產品。由此可以看出大眾的電動化之路其實並不順暢!

至於為什麽買不過國產新能源汽車,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吧。

第一,大眾ID系列的定價相對過高,ID.3定價16萬,即使是現在價格也在13-15萬之間,註意它的同級車可都是比亞迪海豚(11萬-13萬)、歐拉好貓(10萬-14萬)這樣的A0級純電轎車,在中國市場來說完全沒有價格優勢;第二就是相比於海豚與好貓,同價位的車型,智能化配置較少;第三就是續航裏程不太理想。如此高的定價以及配置少的問題,在中國這個「內卷嚴重」的新能源汽車市場,屬實是不夠看的。

大眾雖然在燃油車時代是絕對的「老大哥」的存在,但是由於對汽車電動化布局較晚,相關技術的研發沒有跟上節奏,所以不受消費者認可很正常。再說在電動車時代,大眾沒有像特斯拉那樣超高的品牌溢價(特斯拉最初就定位於全球高端電動汽車制造商),靠著燃油車打出的品牌知名度在電動化時代是不起作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