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張圖是我21年10月在車展上拍的照片,這款ID.4 CROZZ的入門款售價是19.99萬,還是展會的特價。
這輛車的長寬高:4592mm -1852mm -1629mm,最高車速是160公裏/小時,入門款的19.99萬的車型CLTC純電續航是425公裏,前排座椅沒有加熱、按摩,沒有360°全景影像。
如果聊內飾,嗯,一塊駕駛員用的小屏和一塊尺寸中等的中控屏,然後摸門,大片的塑膠覆蓋……
然後,大眾ID電動汽車在2021年的中國銷量是70625輛,沒有達到8-10萬輛的年預計目標。當時大眾中國CEO馮思翰(Stephan Wollenstein)表示:「對我們來說,2021年是非常艱難的一年,」並補充稱,包括全球芯片短缺在內的供應鏈限制影響了生產,是導致大眾未能實作ID.系列的銷售目標的因素。
誠然,當時因為疫情的原因,產能的問題也是個大問題,但當時的大眾汽車還沒有意識到中國新能源汽車的 「卷」, 還在按部就班的推自己的新車型和定價。
2022年2月份,ID.3當時的售價,入門版是16萬(新能源補貼後)。
這款車型的長寬高:4261mm-1778mm-1568mm,入門款連倒車影像都需要選配,CLTC續航是450公裏。
所以,2022年的大眾ID.系列的銷量也沒有達標。因為在2022年新能源車市場上,消費者的選擇面太廣了,這麽多錢已經可以買更大一號的純電車。對於大眾當時的價格,小型車也要大十幾萬的價格,對消費者來說,吸重力並沒有那麽足。
然後,大眾汽車吸收了教訓,ID.3在2023年7月份官降3.7萬,如果配合當地補貼,最低價探到了11萬-12萬的級別。
知道這個價格的,這個小型車的競品是誰?
比亞迪的2023款海豚,2022年12月上市。而ID.3的2023款是在2022年11月上市的。
以海豚2023款時尚版(12.38萬)對比大眾ID.3 2023款 升級純凈智享版(12.59萬)為例。
尺寸上,大眾ID.3比海豚略大,大眾配的18寸輪轂,比亞迪配的17寸輪轂,智能駕駛上面ID.3比BYD多出了車道居中和疲勞提醒,主動剎車。續航裏程比比亞迪多出50公裏。大眾ID.3還配了雙區空調和感應雨刷,豪華度也略強。
兩者底盤前懸掛都是麥弗遜,後懸掛比亞迪是扭轉梁式非獨立懸掛,大眾ID.3是多連桿獨立懸架,底盤質感是強於海豚的。
價格一致,尺寸占優,智能駕駛和智能座艙占優,這就是現在合資品牌主動加入了中國新能源市場的「卷」。
而事實證明,只要價格合適,沒有難賣的新能源車。大家不是不相信合資老品牌的實力,實在是價格高了,覺得不劃算而已。
ID.3在6月的零售銷量是1819輛,7月升到了7378輛,8月升到了7985輛。
而嘗到甜頭的大眾新能源,現在也開始走性價比之路……基本現階段全系都在降價來換銷量。如果以大眾的供應鏈能力,控制成本的能力來打新能源車型的價格戰,來讓國產新能源也能擠下價格的水分,那對於消費者來說,還真的會是一件大好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