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汽車

比亞迪要求供應商降價 10% ,供應商股價聞風下跌,如何看待比亞迪這一要求?後續市場反應會如何?

2024-11-28汽車

這個現象其實很普遍。

在汽車行業,基本上所有的整車廠每年年底都會向他們的供應商發出價格調整通知。

一般整車廠會定一個較高的目標價,此後雙方就會進行拉鋸式的談判, 最終以雙方都能接受的價格繼續接下來的合作

原則上這個是可以協商推進的,但是以比亞迪的體量,合作的供應商規模肯定是龐大的。

最終估計是價高者得(降價多的) ,不排除部份供應商為了搶得比亞迪的訂單而妥協於大振幅的降價。

這樣做的後果就是部份 不願意降價的供應商失去了合作訂單,而搶得訂單的供應商可能利潤根本就沒那麽高,為了降本就難以避免會影響產品質素 ,甚至可能被迫裁員增效來迎合頭部企業的需求。

最終傷害的其實還是消費者的利益,甚至讓更多的人面臨著失業的風險。

比亞迪要求供應商降價

年度議價的風氣由來已久,已經是許多行業的潛規則, 更是企業增強市場競爭力的一種手段。

就算比亞迪不這麽做,其它車企也會這麽做,因為 相比技術創新來說,找供應商壓價是最簡單粗暴的 ,零成本就可以實作效益的增加。

供應商由於在供應鏈條上屬於弱勢的一方,只能默默的承受。

這就是當前國內的汽車行業生態,各車企為了搶奪市場份額,大打價格戰,而供應商夾在中間,被不斷的壓榨,這種惡性競爭最終是沒有贏家的。

降本的出發點是好的,但也要給供應商一點肉吃, 供應商下面關系的也是許許多多的就業群體,不能把別人的活路都斷了

行業不能是一家公司的繁榮,應該是產業鏈一起做強做大,實作共贏,這樣行業才能長久發展。

比亞迪的回應

現在國內的汽車市場競爭環境是非常不健康的,已經超出了良性競爭的範疇。

車企拼命的卷價格、卷員工、卷供應商,發起價格戰,以價換量,這樣真的好嗎?

參考21世紀初,中國摩托車企業在越南全軍覆沒的慘痛案例,當時也是中國車企大打價格戰,自相殘殺,最後把自己的名聲都做臭了。

比亞迪作為龍頭企業,確實應該帶頭維護整個行業的利潤空間 ,而不是與供應商或者底層打工人搶食吃,壓榨並不能帶來質的突破。

當然更重要的是整個行業需要自律起來,汽 車企業市場競爭行為,還需要進行更嚴格的管理和規範, 否則很有可能會重蹈覆轍。

比亞迪三季度財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