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汽車

「純電」和「增程」車誰更耐用?

2024-09-06汽車

先說結論:

由於純電車電池更大而且結構更簡單,部件更少。

無論是電池的耐用度還是整車的故障率,純電車都比增程式好。

使用8年後,純電車的電池衰減更少,需要的維修更少。

整車故障率區別:

美國的故障率報告

註:由於國內對於實際故障率和壽命的研究和報道較少,所以參考了國外的實際調查數據,僅供參考。

根據美國消費者報告2023年對33萬名車主在過去三年故障率的調查: [1] [2]

純電車故障率比傳統油車多79%,插混故障率比傳統油車多146%,油電混動比傳統油車故障率低26%。 內文解釋說,油電混動雖然比油車復雜,但一般沒什麽大螢幕之類科技配置,推出也有20多年,技術十分成熟,所以故障率也較低。

插混和純電都有較多科技配置,自然故障率就高了。 插混和純電的故障率差異主要在於插混同時搭載內燃機和電動機兩套系統,

內燃機 (ICE) 車輛有 17 個潛在的故障區域

電動汽車最多可以有 12 個故障區域 ,其中不包括發動機和變速箱等傳統油車問題。

油電混合動力車有 19 個潛在的故障區域 ,其中17 個來自 ICE 汽車,以及電動機和 EV 電池。

插電混動有 20 個潛在故障區域 ;,其中17 個來自 ICE 汽車,以及電動機、電動汽車電池和電動汽車充電。

文中也舉例基利斯勒的Pacifica,油車版本十分可靠,但插混版本故障率較高。

國內的故障率報告

另一方面,JDPOWER在國內的新車故障率調查裏 [3] ,純電和插混故障率區別不大,僅純電轎車故障率會比插混/增程有微弱優勢,和上面美國的故障率報告很不一樣。原因可能是國產插混比國外插混技術更成熟。

▼ 數值為「年平均每百輛車問題數」,數值越低則質素問題越少,成績越好。

插混/增程 廠家提升電池壽命的方法:

眾所周知,增程/插混電池容量只有純電的1/5-1/3,主要用電跑的話,同樣裏程增程/插混要經歷純電幾倍的充放電迴圈次數,而鋰電池的效能會隨著充放電迴圈次數下降,理論上增程/插電的電池壽命會大大短於純電車。

網上找不到國內車廠正面回應這個問題,但都保證8年/15公裏的三電質保期。

做油車,同時也做插混和純電的福特,其電池技術和先進電池系統高級技術專家 Bab Taenaka表示 [4]

純電車電池在其生命周期中可能只能進行 1000 次充電/放電迴圈。這比插混電池的 4000-8000 次迴圈要少得多,而混合動力車的電池可以承受 100,000 次或更長時間。
控制這種情況的一種方法是限制在充電/放電迴圈期間使用電池的容量。對於像 F-150 這樣具有最大迴圈次數的 混合動力車,「充電視窗(實際使用的電池容量)可能在 50% 左右。對於像 Escape 這樣的 插混充電視窗可能會上升到 80% 左右 。而對於 Mustang Mach-E這樣的 純電車,它接近 90%

(如大部份插混/增程車顯示100%電量,實際上也沒有充電至真正的100%,電量降到20%附近,也會強制開啟發動機/增程器保電,防止電量繼續下降。)

簡單地說: 插混/增程透過「鎖電」「淺充淺放」等手段,提升電池壽命。

實際電池壽命調查

根據英國汽車租賃機構Select Car Leasing在2020年對geotab調取6000輛電車的數據。 [5]

純電車(沒紅圈)電池首年衰減值大都在1%以下;

插混/增程式(紅圈部份)的電池容量首年衰退值明顯高於純電車,但除了兩位特別離譜的車款(離譜到被媒體點名報道) 大部份插混/增程式首年衰退值都控制在每年2.3%以下,按推算8年後依然能有81%以上電量。

另外也可以看到排在第1名的,雪佛蘭家的純電轎車Bolt一年後幾乎無電量衰減,排在第6名,同樣是雪佛蘭家的增程轎車Volt,一年後衰減了1.1%, 差別明顯。

按平均數值,增程/插混的電池衰減速度約比純電車快一倍。

當然,以上是英國的數據,英國當地的插混電池非常小,純電續航大多在50km左右,中國的插混/增程式電池容量比他們大1-3倍,和純電電池的差距會小得多。

內燃機、變速箱保修期較短

最後,國內插混和增程車的三電系統和純電車一樣,都有8年15萬公裏質保。但插混和增程車比純電車多出來的發動機、變速箱、增程器不屬於三電系統,保修期普遍要短一些(3-6年不等),同樣開8年,這些大件的維修風險也會比純電車高。

參考

  1. ^https://www.consumerreports.org/cars/car-reliability-owner-satisfaction/electric-vehicles-are-less-reliable-than-conventional-cars-a1047214174/
  2. ^https://www.consumerreports.org/media-room/press-releases/2023/11/electric-vehicles-are-improving-but-charging-and-battery-issues-persist-in-consumer-reports-2023-annual-auto-reliability-survey/
  3. ^https://china.jdpower.com/zh-hans/press-release/2024-NEV-IQS
  4. ^https://www.caranddriver.com/news/a15345397/battery-taxonomy-the-differences-between-hybrid-and-ev-batteries/
  5. ^https://www.thisismoney.co.uk/money/cars/article-8772669/We-reveal-quickly-batteries-electric-hybrid-cars-degrad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