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特上台第一天,就要撤銷美國電動汽車強制令,馬斯克為啥不反對?
之前該強制令要求汽車制造商從2027年起,將新型輕型車的溫室氣體排放量減少一半,並讓車企在2032年時,讓電動車在輕型汽車的產量占比提升到30~56%。
![](https://img.jasve.com/2025-2/74cf2ce9c4e35dc731c0aedef3db18c5.webp)
但老特上台之後,情況立馬發生了變化。
要知道老特的上台,馬斯克是出了很大力氣的。馬斯克賣的就是電動汽車,這個強制令被撤銷,對馬斯克影響極大,但馬斯克為什麽要同意呢?
答案就是:入了城之後,就要立刻關閉城門!
特斯拉沒有在上海建立超級工廠之前,因為產能限制問題幾乎要破產倒閉。他們好不容易研發出了特斯拉model s,但一年生產不了幾輛,最終導致交付出現重大問題。
![](https://img.jasve.com/2025-2/98a958f9033f5e5c19d80910a669ea82.webp)
所以當時的馬斯克根本就不擔心特斯拉的訂單,最擔心的就是如何能更快交付,以至於那段時間,馬斯克吃住都在車間裏面。
結果所有一切努力都是徒勞。美國汽車工人落後的效率,註定了他們無法大批次生產新款特斯拉,於是馬斯克就只能將目光放在上海方面。
馬斯克和上海之間的合作堪稱是一次最成功的典範。上海幫助特斯拉解決了量產爬坡的過程,而特斯拉則幫助上海完成了電動化汽車產業的改造,並影響了中國大量汽車生產企業的發展之路。
![](https://img.jasve.com/2025-2/f9f8835160c5183be102a534b60ddab7.webp)
現在的馬斯克成功了。特斯拉已經成為全球市值最大的汽車生產企業。這個時候,他要做的就不是如何擴大生產,而是該如何保住自己的優勢地位。
如果美國繼續進行電動汽車的扶持政策,就意味著其他資本也可以透過低息貸款等融資渠道,來迅速將自家企業養成和可與特斯拉抗衡的電動汽車巨頭。
![](https://img.jasve.com/2025-2/dad4976bc6b583cc919404ef8b388587.webp)
很明顯,馬斯克絕不容許有任何一家企業能這樣做。他幫助為了幫助老特花了一億多美元,現在是他能得到回饋的時候了。
放眼全球來看,除了中國新能源汽車品牌,不管是歐洲,日本還是美國的新能源汽車品牌,就沒有一家能打的。但這些國家畢竟有極強的汽車制造底蘊,只要給他們機會,他們就一定會迎頭趕上。
所以馬斯克需要未雨綢繆。他不希望美國出現另外一個靠政府補貼來度過量產爬坡虧損周期的企業,這對馬斯克來說是非常不利的。
![](https://img.jasve.com/2025-2/e8cad3679e8055366a7c43659b8cae84.webp)
所以馬斯克才會同意取消電車補貼,看上去自己也得不到補貼,但實際上卻是對競爭對手的更大限制,能讓自己長期保留壟斷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