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個好問題
CVT的傳動優勢特性就好在不按轉速固定變化,它才能做到平順和省事
因為它是摩擦傳動,如果從微觀上來講的話,只要摩擦存在,皮帶和傳動輪之間就有打滑,有了打滑它就不是固定傳動比
而且這種打滑正是踏板車皮帶傳動自動調節傳動比的原理
假設在平路巡航,那麽忽略風阻和路阻的理想模型當然是固定傳動比,普利盤和離合盤全都可以不動,轉速越高車速越快
但有意思的是,爬坡的時候,這個傳動系統就會發生變化
先從結構講起
後離合盤的中間有一個大彈簧,把兩片傳動盤往夾緊的方向推
靜止時,離合盤夾緊,皮帶在離合傳動盤的最外沿,在普利盤的最內沿
高速行駛時,由於轉速高,普利珠甩到最高點,普利盤往外擠,把皮帶推到了外沿,由於皮帶長度固定,相應的,皮帶在後離合盤就會縮到最內沿
但是不要忘記,離合盤有大彈簧的夾緊力,它隨時準備著把皮帶往外沿推,是普利盤拉著皮帶轉,皮帶與離合盤之間的摩擦力與大彈簧夾緊力達到了平衡,傳動比相對固定
想象一下拉屎,是不是下腹部用力夾緊的時候,屎就會被推出外沿?而反向的過程是,當OOXX的時候,克服了女孩子的夾緊力才能往內沿插進去,當然了OOXX的時候不能保持平衡狀態不動。離合盤大彈簧的原理類似以上兩種情況
那麽在爬坡時就是這樣的工況:
爬坡遇到阻力,車速會降低,後輪轉得慢了,那麽離合盤也轉得慢了,但假設此時擰油門的右手不動,轉速不變,那麽普利盤的開度也不變,而一邊變慢,一邊不變,這就勢必讓皮帶在主動端的普利盤和被動端的離合盤之間產生打滑
而一旦皮帶在離合盤之間打滑,之前說到的皮帶拉扯摩擦力就會無法與大彈簧夾緊力達到平衡,離合盤會在大彈簧作用下往裏夾緊,皮帶被迫往外擠
離合盤皮帶往外擠了,普利盤處的皮帶就會往裏擠(始終記住皮帶長度不變),那麽傳動比就發生了變化
而且坡越陡,後輪越慢,皮帶打滑就越嚴重,打滑越嚴重,大彈簧就越能夾緊把皮帶往外推
試想一種極端狀態,爬坡太陡導致熄火,傳動比是不是又瞬間回到了皮帶在普利盤最內沿,在離合盤最外沿的最大傳動比狀態?
而實際情況是根據不同的坡度,不同的大彈簧夾緊力,傳動比會自由而持續的調節,這就是踏板車CVT傳動設計的巧妙之處,一切都是利用打滑來實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