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部按摩穴位及手法
1
捏脊
父母双手拇指与食指并拢,从孩子的尾椎骨沿脊柱两侧向上捏,连皮带肉用力捏起即放下,捏至颈部发际处为止,以脊柱两侧皮肤微有潮红为有效。从尾椎骨捏到颈椎为补法,从颈椎向下捏到尾椎穴为清法,每天可捏一到两次,每次捏5~10遍。
捏脊多用于治疗小儿积聚一类的疾患,如食积、疳积、呕吐便秘、泄泻等,故又称「捏积」;还可消除肝、脾肿大,并有医治百病与抗癌作用。
2
推七节
七节骨位于背部正中线第四腰椎至骶骨和尾骨交接隆突处。
用拇指着力,自下而上推为补,又名推七节;下推为清七节。
各100~300遍。补法止泻,清法治便秘。
若与按揉百会、揉丹田合用,可治疗气虚下陷的脱肛、遗尿症。
3
揉尾尖(龟尾)
龟尾位于骶骨、尾骨交接隆突处下缘。每天一至两次,用拇指或中指揉100~300遍。
龟尾穴性平和,能止泻,也能通便。多与揉脐、摩腹、推七节骨合用,治疗腹泻、便秘等症。
4
大椎位于第七颈椎与第一胸椎棘突之间。每天用中指或食指或拇指揉30~50遍。
揉大椎有清热解表作用,主要用于外感发热、项强。此外,用拇食指或屈曲的食中指蘸清水,在此穴位上作拧法至皮肤轻度充血为止,对百日咳有一定疗效。
大椎穴为人体气血的总开关,每天揉一次如同打开气血的总阀门。
5
拿肩井
肩井位于大椎与肩峰连线之中点,肩部筋肉处。用拇食中三指提拿肩井,称拿肩井;用指端按其穴,称按肩井。拿3~5遍,按揉30遍。主治感冒、惊厥、上肢活动受限。拿按肩井能宣通气血,发汗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