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科室里,阳光透过窗户洒在整洁的诊室内,一名43岁的男性患者带着满脸的焦虑与不安走了进来。他的脸色苍白,眉头紧锁,似乎背负着沉重的心理负担。医生在详细询问了病史和症状后,初步怀疑患者可能患有肺部肿瘤,于是决定给他进行更进一步的检查,以明确诊断。
「我们需要给您拍个肺部CT,以便更准确地了解您的病情。」医生语气平和地解释道。然而,这句话却像一颗重磅炸弹,在患者心中炸开了花。他顿时怒了起来,声音中充满了不满与质疑:「你们这些医生不知道这检查有辐射吗?让我做这些伤身体的检查,万一对身体有害怎么办?」
其实,这种情况在医院并不少见。很多人对CT检查存在误解和担忧,认为它会产生大量的辐射并可能致癌。
CT究竟是什么?
CT,即Computed Tomography,是一种通过X射线对人体进行非侵入式扫描的医学影像技术。这种技术能够生成身体内部的三维图像,帮助医生更准确地诊断疾病。然而,CT技术并非一蹴而就,它的背后蕴含着深厚的医学和物理原理。
CT的工作原理其实并不复杂,简单来说,就是通过旋转的X射线管对人体进行多角度的扫描,同时配合高度灵敏的探测器接收穿透人体的X射线。这些X射线在穿透人体时,会被身体内部的不同组织吸收或反射,形成不同的信号。探测器接收到这些信号后,会将其转化为数字信息,然后通过计算机进行复杂的计算和处理,最终生成我们看到的CT图像。
随着科技的进步,CT技术也在不断发展。现在的CT机已经能够实现更高的分辨率、更快的扫描速度和更低的辐射剂量。这些进步使得CT在医学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不仅可以用于疾病的诊断,还可以用于治疗计划的制定和治疗效果的评估。
CT与X线、超声、核磁共振有啥区别?
CT,即计算机断层扫描,与X线、超声和核磁共振等成像技术相比,具有其独特的特点和优势。
X线
与X线相比,CT能够提供更为详尽的解剖结构信息。X线主要是二维成像,而CT则是通过X线束对人体进行断层扫描,再由探测器接收透过该层面的X线,转变为可见光后,由光电转换变为电信号,再经模拟/数字转换器转为数字,输入计算机处理。因此,CT图像是三维的,能够更准确地反映病变的位置、形态和大小。
超声
与超声相比,CT不受气体和骨骼的影响,可以清晰地显示肺部和骨骼的病变。而超声则对气体和骨骼的穿透性较差,可能导致部分区域无法成像。此外,CT的分辨率通常也高于超声,能够显示更细微的病变。
核磁共振
与核磁共振相比,CT的成像速度更快,更适用于需要快速诊断的紧急情况。而核磁共振则需要更长的扫描时间,且对于金属植入物或起搏器等患者来说,可能存在安全风险。此外,CT对于钙化和出血的显示优于核磁共振,因此在某些病变的诊断中具有更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照一次CT,对人体有伤害吗?听听医生咋说,建议了解一下
我们不可否认的是,CT等放射性的检查确实会产生一定的辐射。这些仪器在为我们提供重要的医疗信息时,也会释放一定量的X线。
然而,作为必要的医疗手段,这些仪器的辐射剂量是经过严格控制和计算的,属于安全范围之内。因此,偶尔进行一两次这样的检查并不会对我们的健康造成显著影响。
CT产生的X线是一种高能量粒子,它具有穿透机体、对人体深层细胞功能和代谢进行破坏的能力。但是,这种破坏作用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累积到一定的剂量才会产生显著的影响。就像我们日常接触到的许多物质一样,只有在达到一定的浓度或剂量时,才会对人体产生危害。
实际上,微量的辐射剂量并不会对我们的身体造成长期的影响。它们可能只会在短期内引起一些轻微的不适,如头痛、恶心等,但这些症状通常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自行恢复。因此,我们不必过于担心CT检查对身体的伤害。
「抛开剂量谈毒性都是耍流氓」,这是一句非常有道理的话。在评估CT检查对身体的影响时,我们必须考虑到辐射的剂量。
只有在剂量达到一定水平时,才会对身体产生危害。因此,我们应该在医生的建议和指导下进行CT检查,并尽量避免不必要的检查。
CT的辐射究竟有多大呢?
为了更好地解释这个概念,我们可以将CT的辐射量与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活动进行对比。比如,去旅游时,我们通常会选择乘坐飞机。而乘坐飞机时,由于高空中的宇宙射线等因素,我们也会接受到一定的辐射。
根据相关研究,乘坐飞机20小时所接受的辐射剂量大约为0.1mSv。与此相比,一次常规的CT检查的辐射剂量也大致相当于这个水平,也就是说,一次CT检查所带来的辐射与乘坐20小时飞机所接受的辐射相当。
当然,我们也需要了解,人体在日常生活中也会自然地接受到一定的辐射。这种辐射主要来自于空气、水和土壤中的放射性物质,以及宇宙射线等。据估算,普通人暴露在空气中,一年所接受的辐射量大约在0.3~0.5个mSv之间。这个数值与一次CT检查的辐射剂量相比,显然是更大的。
此外,我们还需要了解身体不同部位组织对辐射的承受能力。这是因为不同部位的组织对辐射的敏感性不同,因此所能承受的辐射有效剂量也不同。以下是一些常见部位组织所能承受的辐射有效剂量:
头部:由于头部组织对辐射较为敏感,因此其所能承受的辐射有效剂量较低,大约为40mSv。
肝脏:肝脏是身体中的重要器官之一,其所能承受的辐射有效剂量为15mSv。
胸部、腹部:这些部位的组织对辐射的敏感性相对较低,因此所能承受的辐射有效剂量也较高,大约为8mSv。
盆腔:盆腔部位的组织同样对辐射有一定的承受能力,其所能承受的辐射有效剂量为6mSv。
口腔:口腔部位的组织对辐射的敏感性较低,因此所能承受的辐射有效剂量也较低,仅为0.2mSv。
那多大剂量会诱发癌症呢?
在此之前,有一项重要的对比研究为我们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这项研究通过对比68万名接受过CT扫描的儿童与未接受CT扫描的儿童,对辐射剂量与患癌概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探究。研究结果显示,每增加1mSv的辐射剂量,患癌的概率会增加0.0017%~0.002%。这一数据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量化的标准,使我们能够更直观地了解辐射剂量与癌症风险之间的关系。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只要接受CT检查就一定会增加患癌风险。在临床实践中,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需求,制定合适的检查方案,并严格控制辐射剂量。一般来说,单次CT检查的辐射剂量通常远低于50mSv。而根据临床实践的经验,50mSv的单次剂量并不会引起健康风险。这也是诊断影像学检查的剂量上限,确保了检查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当然,我们也不能忽视辐射对身体的潜在影响。因此,在进行CT检查时,我们应该遵循医生的建议和指导,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检查次数和辐射剂量。同时,我们也可以通过加强锻炼、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等方式来降低患癌风险。
CT能检查出什么病?这6种疾病可选择做CT,了解一下
头部疾病
如脑肿瘤、脑出血、脑梗死等。CT可以清晰地显示出这些病变的位置、大小和形态,为医生提供准确的诊断依据。
胸部疾病
如肺炎、肺结核、肺癌等。CT的高分辨率图像能够显示出肺部病变的微小细节,帮助医生判断病变的性质和范围。
腹部疾病
如肝脏、胰腺、脾脏等器官的肿瘤、炎症、结石等。CT可以清晰地显示出这些器官的形态和结构,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有力支持。
骨骼系统疾病
如骨折、骨质疏松、骨肿瘤等。CT的高密度分辨率可以清晰地显示出骨骼的细微结构,为医生提供准确的诊断信息。
心血管疾病
如冠心病、心肌梗死等。通过冠状动脉CT造影,医生可以清晰地观察到冠状动脉的狭窄程度和病变范围,为心血管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肿瘤性疾病
CT在肿瘤的诊断中也有着重要的应用。通过CT检查,医生可以观察到肿瘤的位置、大小、形态和密度等特征,为肿瘤的分期和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重要参考。
做了CT,为什么还要做增强CT?
增强CT,又称为CT血管造影或CT增强扫描,是通过在患者体内注射一种特殊的造影剂,使血管、器官或组织在CT图像上呈现出更高的对比度。这种造影剂通常含有碘,可以吸收X射线,从而在CT图像上形成明亮的区域。
为什么有时需要进行增强CT呢?首先,对于一些微小的肿瘤或血管病变,普通CT可能无法清晰地显示其边界和内部结构。而增强CT则可以通过造影剂的帮助,使这些病变在图像上更加突出,便于医生进行准确的诊断。
其次,增强CT还可以用于评估器官的功能状态。例如,在肝脏疾病的诊断中,增强CT可以观察肝脏的血流灌注情况,从而判断肝脏的功能是否正常。此外,对于血管性病变如动脉瘤、动脉狭窄等,增强CT也能提供更详细的信息,有助于医生制定更合适的治疗方案。
最后,增强CT还可以用于监测治疗效果。对于一些需要手术治疗的疾病,医生可以通过增强CT观察手术后病变区域的变化情况,以评估治疗效果和判断是否存在复发的可能。
CT检查很有用!但再好,这4种人也不能做!
孕妇
由于CT检查会产生X射线,这种射线有可能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甚至导致胎儿畸形或发育异常。因此,除非有特别紧急的情况,否则孕妇应尽量避免进行CT检查。
患有严重肾功能不全的人
CT检查中使用的造影剂需要通过肾脏代谢,如果肾功能严重不全,那么造影剂可能会在体内积聚,导致肾脏负担加重,甚至引发肾衰竭。
对造影剂过敏的人
在CT检查中,有时需要使用造影剂来提高图像的清晰度。然而,有些人对造影剂会产生过敏反应,轻者可能出现皮肤瘙痒、恶心等症状,重者可能出现呼吸困难、休克等严重情况。因此,对造影剂过敏的人应避免进行需要使用造影剂的CT检查。
患有幽闭恐惧症的人
CT检查室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对于患有幽闭恐惧症的人来说,可能会引发恐惧和焦虑情绪,甚至导致病情恶化。因此,在进行CT检查前,医生需要充分了解患者的病史和心理状况,以避免引发不必要的心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