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别是巨大的,但是业余爱好者还是有机会「得到」和职业球员一样的球拍(虽然几乎可以肯定不适合业余球员)。
第一个区别是球拍的型号 ,职业球员使用的球拍的型号(也就是对应的模具)基本是他们在青少年或者职业生涯早年使用的球拍,这个很少会发生变化,因为已经形成了肌肉记忆,更换球拍带来的风险是巨大的,因此他们不会更改,赞助商会保留那些早年的模具来为他们的球员提供球拍,比如纳达尔刚刚转入职业使用的是pd模具,后来很快换成了第一代的pa,然后一直没有更换,德约科维奇使用的一直是head lm radical tour,在wilson的时候用的是p2(p2是wilson模仿的head lm radical tour,这是专门为已经习惯了radical的球员准备的,我们看到的德约当年使用了blade,其实只是涂装,当然了wilson也的确开了blade生产线,就是拍框截面是半圆形的那个,一直如今都是很畅销很优质的球拍),如果你想和职业球员一样的球拍,那就需要买到当年他们使用的球拍,这是很难的,而且球拍经过了20来年性能也已经发生了变化,职业球员的球拍打几个月内部纤维会断裂,就要更换(普通人不需要频繁更换,就算性能发生变化你也感觉不到)。
第二个区别是生产工艺和材质的区别 ,生产过程中,需要高温高压来让碳纤维和其中的树脂发生作用来变成一个整体的球拍,量产球拍在没有慢慢冷却的时候就会打开模具,这会导致一些形变、均匀和内伤的可能,但是职业球员专供的球拍是慢慢冷却之后在打开模具,耗时更多,成本上升,而且使用的碳纤维以及树脂的质量会更好,更稳定一致,价格更高。在一些网站上可以买到新的或者二手的职业球拍,不过非常昂贵,记得是几千美元、欧元一把。
第三个区别是参数以及精确度 ,职业球拍更加沉重很多人都知道,但并不是开模之后拿出来的球拍就很重,而是经过后续的改装加重的,比如德约科维奇很明显的在3-9点有大量的铅片,2018年他再次改球拍:减少了一点重量,延长了一点拍柄长度(印象中是加长了0.25inch),线床钻孔变成了18-19(原来是18-20),这些定制化的步骤很明显是量产球拍没有的,如果你看职业球员的球拍参数,区别那是天差地别,加长的(达到28英寸,张德培好像更长),很沉重的(达到400g),高磅数的(60,70磅),低磅数的(甚至10几磅,记得是一个加拿大的双打球员,岁数挺大的,就用十几磅),还有就是精确度的区别了,业余球拍的质量误差大约是+-7g(比如百宝力,泰尼飞,wilson最近说他们现在可以保证+-5g的误差了),一致性最好的是yonex,但是职业球员的球拍,毫无疑问,可以认为没有误差(就算出厂有误差,在进行改装的时候,也会消除那一点误差)。
第四个区别是手柄 ,手柄的形状会根据选手进行定制(如果有需要),有的喜欢扁的,有的喜欢方的,有的喜欢圆的,有的喜欢介于两个柄号的,有喜欢底盖大的,都可以进行定制;内柄皮多数使用的是小牛皮,优点是更加耐用,性能稳定,棱角分明,也有用人造的内柄皮的,好像西里奇用gamma的一个什么不记得了,纳达尔好像也不用牛皮,用的是百宝力skin feel(纯肉眼观察,不保准,不过肯定不是牛皮),有些内柄皮太松软了,强度不够,有时候打一打就会移动或者被手指压出痕迹,或者握拍的时候圆圆软软的,感觉不清晰,所以多数用的是小牛皮。
相同的部分 ,职业球员多数使用的是肠线+聚酯,这价格对于普通损耗真是太高了(土豪随意),不过我最喜欢的Hyper-G 的确在职业球员中有人用(唐纳德-杨),百宝力的rpm blast也有很多球员在使用,比如纳达尔等,因此你可以认为球线是没有区别的,只要想买,你就可以获得一样球线,但是需要提一句就是穿线的水平差距是巨大的,穿得好的球拍打起来真是舒服+稳定+衰减慢,穿的不好的断线快,总是跑线,磅数也迅速掉,职业球员的那些穿弦师可以想象那就更加厉害了;还有一样的就是内外柄皮你也可以买到一样的;避震器避震结也可以买到一样的(其实不一样也没什么区别)。
补充一点 ,普通人选一把合适的量产的球拍就足矣,职业的球拍有他好的地方(精度,质量,定制化。。),但是只是适合那个球员,老版的模具并不一定意味着更好的性能,只是那一代的人已经习惯了,离不开了罢了,你想啊,10年15年之后的世界第一也许正在使用ta青少年时期的球拍,比如pa啊 blade啊(其实现在很多球员用的是真的blade) 之类的,就是我们现在满大街可以买的球拍。研究这些职业-量产球拍之间的区别就当一乐,当做网球的附加乐趣了解玩就行,如果只是为了打球,就认真选一把可以买到的球拍,当你真的需要换球拍或者自己加重的时候,水平达到了自己也就知道如何选择了,也不用盯着最新款,那个顺手用哪一个就可以了,每一代的区别其实不大,真的打算认真换球拍的时候,多租几把球拍,每一把都要打上一周或者以上,认真试打比只是关注参数效果好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