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体育

有哪些剑术上的事实,没有一定武学知识的人不会相信?

2018-08-15体育

1、现存的剑术,不管新旧,不管语言体系,没有真正的科学剑法。只有引用科学研究得出的结论作为自己训练依据的多少差别,没有真正的科学用于训练。所有的剑术训练都是基于经验。

哪怕使用多少数学,物理,生物学词语作为自己的训练理论,都不是真正的科学。更难以存在现代分析方法作为训练的手段。科学是研究的技术,跟训练教学的技术是两回事。训练方法有是否经过科学方法测量确认具体作用效果,具体某项指标测量出效率高低,副作用大小,伤害程度深浅的差异。但训练方法本身本质上讲没有「更科学」这种比较法。甚至说训练效率很高的方法,如果要比较的具体效果选择的检测维度不搭界,可以是完全反作用的。譬如我要提升引体向上能力,你跟我安排深蹲训练,那对我来说,深蹲同样会得出一个比死抓住单杠吊着来缓慢获得引体向上能力的傻方法对比,有个差到无边的结果。如果以此来做论据,那也是会得到深蹲「不科学」的结论(当然如前文,科学是无法比较「更科学」「不科学」的,科学不是形容词,而是一套方法抡)

特别鸣谢虎袭来提供一部分论据

Gerard Thibault(死于1627年)是一位数学家、哲学家、建筑师和医生,他在17世纪早期在荷兰教授击剑。他身后的L 'Academie d 'Espee(剑学院,1628-1630年)提供了一个独特的16世纪欧洲社会、哲学和深奥文化的视角。埃斯皮学院神秘的血统从一开始就很清楚;第一章广泛引用了德国哲学家和神秘学家海因里希·科尼利厄斯·阿格里帕·冯·奈泰斯海姆(1486-1535)的话,并且在整个文本中,蒂博既公开又巧妙地承认了阿格里帕。神圣的几何学(人的比例,因为他们与圆圈有关)和毕达哥拉斯的神秘主义在书中同样突出。例如,Thibault遵循中世纪使用符号数字的传统(在本例中是3、5、9、10和12)。虽然这看起来是简单的数学,但对毕达哥拉斯来说,数字5和10是微观世界和宏观世界的象征。与此同时,蒂博的步法图,按比例叠加在个人身上,隐藏了一个正方形的圆——毕达哥拉斯对宇宙的象征。为了呼应中世纪的「天堂」,蒂博使用了数字12。在这种情况下,作者并没有像Liberi那样描述守卫,而是描述了剑的分裂。这种对数字的「神圣」使用是有意的,就像在整个文本中,蒂博提到了黄道和占星术。事实上,他甚至在他的文本中加入了小时钟。这些显然是指占星意义的时间。由于这些参考文献是故意隐藏的,所以它们的确切含义仍然不清楚。蒂博的宇宙学设想了一系列以数字4、7、12和「完美」的1为基础的同心圆。最低的领域是物质世界,由四种常见的元素组成,也就是最初的四个「环」或「球体」。然后是七大行星(依次是月球、水星、金星、火星、太阳、木星和土星)。最高的境界,原动的境界,当然是神的境界。虽然这种模式遵循了早期的模式,但并不古老。相反,它受到了伊丽莎白时代医生、哲学家和神秘学家罗伯特·弗鲁德(Robert Fludd, 1574-1637)著作的影响。弗鲁德的理论是,宇宙是由一个音乐和弦连接起来的,这个音乐和弦融合了从高到低的所有音调;具体地说,有一条「存在的大链条」,在其中上帝之手调谐了宇宙的神圣和谐。在1620年代,弗鲁德的理论在整个欧洲的知识界受到了认真的讨论,特别是在蒂博担任大学教授的低地国家。也许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蒂博决定让一个雕刻师来描绘一只手持宝剑的手,上面的数字由上至下,几乎完美地诠释了神圣的单和弦。简而言之,埃斯皮学院将神秘术和击剑结合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这种一体化的联系将不会再出现在欧洲的击剑中。相反,随着主流对炼金术、占星术、赫尔默主义和神秘象征主义的兴趣在17世纪末和18世纪初的衰退,欧洲的击剑大师们变得对确定击剑背后的「理性」原则更感兴趣。计算变成了简单的第一、第二、第三的列表,手册避开了讨论,除了击剑本身的理论和技术。

(使用数学几何来定义武功的做法,本身就是玄学,与阴阳五行是同一性质的东西,并非真正的科学)

现在基本上所有训练,对于具体训练项目和指标,并没有精确的量化标准。能做不能做,能做几下多大负荷,全靠教练的主观观察和自行判断。确实有效果,但精度十分玄学。所以训练中带来的运动创伤基本上是所有想要练出成绩的运动员的必然结果。不管是负荷过大,还是姿势没调对的原因。

2、不交锋不等于不出招,对着空比划不是没有意义的,用趋势去误导对方产生心理上的变化,也是在攻防。说一刀定胜负的,其实不懂得人的心理规律。具体懒得展开讲,高兴的时候再补充吧。

3、很多人认为双手握剑的劈砍力量比单手要强大,但这个力量如果指的是碰撞瞬间的冲击力,实际上由于大力劈砍的主要动力来源都是靠腰马,这一点是双手单手都相同的,所以从根本上并没有区别。反而,由于单手更容易做顺步展肩,所以单手的伸展长度要比双手长出大概一个前臂左右的距离。因此很可能在碰撞之前获得更长的加速距离,导致碰撞的瞬间动量比双手更大。我们经常感觉自己双手运剑更有力,实际上是握持时候由于两头铰接,不需要靠腕力来维持持剑姿态,以及起止更省力,所以变化更容易。但并不是某些人认为的单手持剑就抵挡不住双手,甚至一碰就会被撞垮。单手的剑只要重量不输双手一方太多,用全斩冲击对方,并且在粘剑互推之前迅速把支撑移动到身侧来缩小自己的力臂,延长对方力臂,完全可以在纠缠中反过来把双手一方掀翻在地,甚至腾出一手去擒拿敌人。

4、日本刀很多人形容为窄薄,并且指向中国刀剑认为日本刀较轻便。其实常见的中式腰刀并不比日本打刀重,也有很多风格的腰刀跟日本刀比是一样窄的。首先中式刀的刀型比日本刀多,所以并不能说(所有)中式刀比日式刀怎样怎样。日式刀基本构型比较相似,跟他们的对战对手有关。其次受到腕臂力的身体结构限制,其实日本刀跟其他国家的同等级武器,譬如长刀级别(薙刀2.1m对比眉尖刀2.4m),或者长腰刀级别(打刀1m左右对比苗刀1.4m),单手剑级别(肋差0.7m对比雁翎刀0.9m),破甲匕首级别(铠通0.4m对比牛耳刀0.6m)并没有在重量上差太远(破甲匕首级别倒是个例外,毕竟牛耳刀跟单手剑比是一个重量的,大概也在一斤半左右,毕竟配件多,为了能格挡刀条特别厚,打法其实更偏向肋差),但反而尺寸普遍偏短(这个倒是因为当时日本人平均身高比较矮小导致武器配合身材的发力习惯所以普遍短一些)。为何尺寸短重量却不输?就是因为很多人看图片了解的日本刀,没怎么看过实物,实际上日本刀型的刀脊是很厚的,元重达到9mm甚至超过10mm都有,而且渐薄幅度不大,往往到物打区先重仍然至少有3mm,更厚的比比皆是甚至有些近5mm的。中式剑倒是接近这个风格,但中式刀往往跟日式有类似元重的也不多,刀根一般是9mm往下,刀尖往往2mm,所以哪怕实际上宽度比日本刀大,但重量没有上升。何况类似雁翎刀一类窄刀剑,跟日本刀风格相比并不会更宽,有些特别细窄的剑比日式刀更窄也有。还有一个冷知识,明代很多雁翎刀,实际上是进口日本刀条然后加装中式刀装做成的,所以如果把这类也理解成是中式刀之一,那中式刀比日式刀是窄了还是宽了呢?

5、因此,日本刀窄薄轻,是个错误观念,实际上日本刀的风格是厚窄中等重。所以日本刀普遍刀型的切割通过能力其实一般。跟电视电影里面一刀过去之后,才露出细细的切痕甚至过一阵才断是荧幕特效。有人说砍草席的时候也有一刀过去草席断了不倒的,那其实是因为那种刀是专门为这类试斩表演调薄过厚度和增大宽度的试斩刀,跟实战刀型有区别。正因为日本刀型偏厚而窄,容易对不正而翻滚造成切割阻力增大影响破坏效果,为了保持切入角度来提高切断能力,日本人才会形成他们特色的大量练习砍靶子,也就是前面讲的试斩练习,来从手法上尽量克服形制的劣势。

那为何日本刀要做那么厚?实际上跟中式剑一样,是为了让条子从头到尾都比较能克服侧弯,这样我即使刀剑尖跟对方斗力互磕也不会怎么弯曲,也就是说能承受敌我压力架得住。一方面,架得住,也就是说能防御敌方的攻击,尖端薄的中式刀和欧洲长剑(手半剑,双手剑类)就做不到,所以尖端薄的剑看着长,实际上还是要靠剑根位置才能架住对方压力。这样又引起一个连锁反应,你这么贴手去格挡,对方攻击也不是不会变线的,一下没判断准确打到手指怎么办?被迫就要加大护手来防止这个问题,于是护手大了重了,容易贴身的时候妨碍自己运剑动作,重量又上升。因此加厚剑脊,减少渐薄率的做法,在有限携带性的长度下能充分利用整个刃部进行防御,而不会有腰软的区域挡不住对方而滑进身里,遮蔽自己的面积实际上增大了。薄刃造成的对下路扫腿的防御封线能力不足,得靠步法克服的问题一定程度减轻,那么在防御的时候动作就不需要那么大,减少了自己暴露想法给对方看出来的问题,防御后转入反击也在轨迹上更短因此节奏更快。所以欧洲的迅捷剑,小剑这类特别轻短或者强调远端防御的剑型,也是跟日本刀一样厚脊渐薄少。

另一方面,在进攻的意义上,尖端比较刚强,对于用剑尖打击和突刺起到稳定姿态,减少力量损失的作用,所以让点、刺的这些远端攻击手段能有更强力量。(所以按照中式刀的思路,现在日本剑道的劲路和打法,还真的是剑法而不是刀法)。所以常说剑走轻灵刀行厚重,就是因为这种渐薄少的剑能用更小的动作完成攻防,因此走的轨迹短,本身也不算重于它的对手,所以进退节奏自然快,当然就轻灵了。中式刀为了劈砍通过能力而做薄尖端,本身刀尖存不下大力,那要打出破防,自然要走更大轨迹蓄能,也是防止对方格挡住之后能很快回到中线马上反击,所以我既然走的轨迹大节奏慢,就得用我的力来强化对对方的兵器的控制,不让他有余力稳在防守位置。我即使打不伤他也不让他能马上打我,攻防一体是也;防御刚硬的位置靠刀根,因此防御的时候碰撞点必然贴近,索性就垫着对方会打的位置,那支撑更结实。所以刀法不得不大抡圈去砍,贴身去防,连着起来攻防往复,就是套路里面的缠头裹脑斩。这不是跳舞表演,是这么做才是薄刃兵器的最佳攻防轨迹。

6.刀刃和刀柄长度,并不是随便选的,而刀形跟刃长柄长也没有直接对应关系,刃长柄长是两个不同系统决定的。

举个例子,你倒握着剑,手抓到护手底,这时候剑贴住你手,剑尖打击区的中点应该是刚好跟你肩关节的中点在一起的,加上剑锋,刚好比你肩高出几寸。所以中式不管刀还是剑,一般刃长都是七十厘米左右。短剑则把打击区中点比照肘。所以中式哪怕关刀,刃都不会太长。其中道理,跟我们的三星相照的发力观念有关。

所谓三星就是腕肘肩。三星相照,就是说武器跟手臂比例在几何尺寸上存在镜像对应。

这时候七十的剑刃加上二十的把,在加上护手啥的乱七八糟的东西,大约就是一米。超出这个长度,打击区质心就会在平伸的过程中起伏。你为了稳定剑姿,就会有多余的压力。所以中式刀剑要加长,往往加柄。刃区不怎么改长度的,只有苗刀或者装饰品不管这个。(所以作为苗刀诞生地的沿海地区,基本不见苗刀,这东西不合沿海武功的力法,基本失传。反而在西北保留下来。)

如图,剑身对上肩的位置就是锋区,肩与肘之间就是腰区,也叫嫩位,肘与腕是根区,也叫老位。

而剑柄也有对应手臂的关系。为何剑柄是十五厘米,二十厘米,三十,四十,六十,一百二。其实跟我们的手关节也是一致的。我把这些十五二十换个名就知道。掌把,腕把,长腕把,肘把,肩把,十三把(或者叫齐胸把,也有叫髖把)。比照的是我依靠哪个关节为主转动来运刀。

所以中式刀剑,讲这把七星剑就是刃长七十把长二十全长一米,可以:说造七星长剑就应该做刃长七十把长二十全长一米,是傻逼。把长跟刃长没有任何逻辑联系。

一把刀剑看上去是一个整体,实际上各处尺寸是模块化组合的,只是工艺上是一口气做好剑条罢了。

刃区是工作区,目标是对敌人产生效果。刃长取决于使用者身材(主要是手臂比例)和应付对象的预设,你该选以肩做对照的刃,还是肘对照的刃,或者腕对照的刃,跟你要切的肉也有关系

柄区是操作区,目的是把人的操作转化为动量转移到工作区。柄把长除了比照你的臂展,还要对应你练的力法,你练用掌转刀,还是两手配合,后手扶腕转,还是扶肘,扶肩,抵髖去推把底的力法去转刀。把长看的是这个,所以把长是个很私人的问题。

你要用刃遮身,无论如何也要选对肩的刃。但把选多长,看你练什么功。长柄并不是,至少初衷不是,给你的刀剑加攻击距离的,这跟长枪不是一回事。柄是为了配合你的功体,发挥操作性的。所以按照正常思路去打,双手剑跟单手剑,刃长都是七十的话,双方并无设计上攻防距离的差距。因为现在兵击佬握到柄尾放弃强稳支撑去抡劈的技术,原不在老刀剑设计的考虑范围内,尽管也不是不能这么用来产生杀伤力和争取攻击距离。至于这个制作思路,跟「无论运剑到何时都能变出后着」的武术美学有关,不是定理而是选择,就不细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