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这座充满活力与魅力的城市,正以昂扬的姿态迈向新的发展阶段。在城市交通领域,长沙城市轨道交通即将迎来令人瞩目的新发展。
图片来自微信公众号铁路建设规划
目前,长沙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已开通的地铁线路如同城市的脉络,为市民的出行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然而,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现有的轨道交通体系已不能完全满足人们的需求,新的建设规划正紧锣密鼓地推进。
根据官方最新出示的招标公告,长沙市城市轨道交通第四期建设规划拟定规划年限 2023 年至 2029 年,拟研究正线 6 条、延长线 4 条,总规模约 280 公里。这意味着未来长沙的轨道交通网络将进一步加密和扩展。具体的规划线路包括:
- 8 号线:定位为城市轨道环线,串联湖南金融中心、金鹰影视城、长沙南站、省府新城、洋湖新城、大学科技城、市府新区等重点片区。共规划 32 个站点,换乘站多达 20 个(加上城际铁路共有 22 个),与长沙目前已开通的所有地铁线路都交汇,是名副其实的「换乘之王」。
- 9 号线:原规划止步于青竹湖路,但在近期金霞新城的规划中,已往北继续延长,至长沙(金霞)消费电子产业集聚区。同时,在省府片区基本沿新开铺路铺设,最近的官方消息为沿书香路、新联路敷设。
- 10 号线:大致线路为长沙高铁西站——青山路——三一大道——机场大道——黄花机场,一路串联了高铁西城、麓谷尖山湖、市府片区、滨江新城、福元西商圈、空港新城、黄花机场等重要区域。
- 11 号线:为东南方向补充线路,从含浦片区向东到达星沙松雅湖片区,全长约 48 公里。主要串联坪埔组团、省府暮云组团、中心组团、星马组团,线路中段将沿友谊路、木莲东路东西向敷设,经过洞井中路后向北沿东二环敷设,经过长沙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院西北侧。
- 12 号线:为北部外围片区联络线路,从长沙西站向东途经马桥河路、月亮岛路、兴联路、湘龙路、星沙大道、红旗路布设,止于长沙南站。
- 13 号线:将沿旺旺西路——潇湘北路——雷锋大道——尖山路——麓云路——含浦大道布设,全长 36 公里。
除了新的地铁线路规划,长沙还在积极推进现有线路的延伸工程:
- 4 号线北延线:规划从白马巷站至一期工程罐子岭站(不含),线路总长 15.26km,设站 9 座,采用地下敷设方式,在线路北端设望城停车场 1 座。
- 1 号线北延线一期:工程起自开福区政府站(不含),主要沿芙蓉北路敷设,途径兴隆路、兴联路、荷叶塘路、冯蔡路、青竹湖路,止于彩霞路站。共设车站 5 座,其中金盆丘站、金霞站为高架站,鹅羊山站、秀峰山站(换乘站)、宿龙桥站为地下站。
- 2 号线西延二期:作为省市重点民生工程,是长沙市轨道交通东西向核心线路 2 号线向西继续延伸的线路。起于长沙西站,沿汇智路往南引入梅溪湖核心片区,再沿梅溪湖中轴线往东,止于梅溪湖西站(不含)。该线路未来将串起长沙西站、长沙火车站、长沙南站三座铁路站点,方便市民旅客搭乘地铁实现无缝换乘。
长株潭城际轨道交通西环线一期(即 3 号线南延线)也在建设当中,这是建设「轨道上的长株潭」的重要组成部分。
长沙城市轨道交通的这些建设规划,不仅将进一步扩大轨道交通的覆盖范围,方便市民的出行,还将带动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地铁线路的延伸和新线路的建设,将促进沿线土地的开发利用,带动商业、房地产等产业的繁荣。新的地铁站周边将崛起更多的商业中心、写字楼和住宅区,为城市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同时,这些规划也将加强长沙与周边城市的联系,加快区域间的经济交流和发展,促进长株潭一体化的进程。
总之,长沙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规划为城市的未来发展描绘了宏伟的蓝图。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长沙的城市轨道交通将成为一张亮丽的城市名片,引领长沙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