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科普宣传和法律惩处的手段,久久为功,才能让「农田卫士」癞蛤蟆被剥皮贩售不再出现。
图片来源于新华社
云南网评论员 许芸翡
正值春耕时节,近日,记者调查发现,在一些地方,有「农田卫士」之称的中华蟾蜍,在菜市场被公开贩售,仅一个摊位的日销量可达数百斤。中华蟾蜍俗称癞蛤蟆,是捕虫能手,保护好癞蛤蟆,既能节省农药费用,也可避免农药产生的污染。
但近年来,不少地方大肆捕杀贩卖癞蛤蟆,导致其数量锐减。据执法部门梳理相关案件表示,被查获的中华蟾蜍多来自四川、山东、安徽等地,猎捕手段简单粗暴。「就是戴着头灯,打着手电筒,用夹子去夹。一个村子几十号人,一人一天可以抓几十斤。」这些捕来的蟾蜍被统一收走后,被贩卖到长三角、珠三角等地,流向餐桌。各环节往来密切,涉及多个区域,已形成长期稳定的猎捕、收购、运输、加工、出售的犯罪网络。
按照野生动物保护法和国家林草局相关规定,禁止猎捕、食用癞蛤蟆。可是,说句实话,在农村大部分人都知道癞蛤蟆,但是要说到中华蟾蜍那可能就有些陌生。毕竟,对于很多人来说,遍布田间地头的癞蛤蟆怎么可能会是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一旦听说能用它卖钱,那自然是趋之若鹜,更别提考虑是否违法的问题。所以,守护好「农田卫士」的重要一步,就是得让村民们知道它们的生态价值和意义,并且知道捕捉贩卖中华蟾蜍是违法行为。做足相应的科普工作,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只有村民们从心底里认识到中华蟾蜍的对农田保护的意义,以及了解了捕捉贩卖需要承担处罚后果,才能真正唤起人们的保护意识。
同时,除了当地捕捉的村民外,消费者、贩卖的商家都是需要科普、宣传的对象,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要让消费者意识到购买、食用中华蟾蜍是不对的行为,让商家了解贩卖是违法行为,主动不买不卖。毕竟,只要买方市场不存在,买卖方的产业链也就无从生长。当然,在巨大的利益面前,人难免会迷失,捕杀贩卖癞蛤蟆正是看到巨大的消费市场。要起底整个灰色产业链,科普宣传推动移风易俗是重要的第一步,但是也不能少了硬核的处理措施。无规则不成方圆,重罚才能治乱,有关部门既要加强市场的监管,对贩卖的商家进行提醒教育,也要加强在办案环节跨区域、跨部门联动,重点关注非法猎捕,将相关利益链连根拔起。
近年来,捕食野生动物的新闻仍见报端,很大一个原因就是公众对一些珍惜保护的野生动物名录不了解,存在无知者无畏的心理。但是,对于法律而言,不知者无罪并不成立,所以,在社会层面加强科普宣传,促进各地移风易俗是最为重要的一步,也是必须持续推进的工作。
无论是珍稀野生动物还是像中华蟾蜍这样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其保护工作都任重道远,用好科普宣传和法律惩处的手段,久久为功,才能让「农田卫士」癞蛤蟆被剥皮贩售这样的情况不再出现。
彩云网评所登载的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欢迎关注彩云网评,投稿邮箱yncywp@163.com,稿费从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