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惧源于未知,而无惧源于无知。
我倒不觉得事件里的老人有「一命救一命」的想法,老人家更多的是存在「幸存者偏差」的逻辑,认为「其他人都这么拴着高空作业,也不见得发生了什么危险」,或是抱着侥幸心理,认为「我们两个大人难道还拉不住一个吊着的孩子吗,不会不安全的」。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经历过类似的场景,在我年少时,家里装空调,作业师傅想要把外机装在外墙上,他就是直接只用一根绳索吊着站在5楼阳台外面仅仅一点的踩脚小边沿,看得人心惊胆战。
那时我爸还算懂法律常识,不让师傅这么干,表示出了什么事,我们家负担不起,还是只把外机装在阳台上就好。
但那师傅就炸了毛,认为好心帮客户家里省空间,还被人这么挑剔,而且自己干了很多年,都安全得很,也没听过他人类似的危险事件,怎么就不行;周围的邻居也都纷纷表示,一根绳索就够啦,站在里面的人都注意拉着点,不会有什么危险的。
提这个经历,是想说, 老一辈的很多人,安全意识不足,法律意识不足,高空作业可能产生的危险,他们是完全无知或认知不全面的。
这个师傅或那位老人, 他们不是不珍爱自己的生命或孙子的生命,只是对事件可能产生的结果,无法预料得更多。
所以追究「值不值得」意义不大, 重要的是,我们要如何避免这样的事件再次发生。
特别是在老人为带孩子主力的家庭里,孩子的父母更应该担负起全家「安全」的责任:
1、 家长要成为家里的安全担当。
① 我们 自身要有足够的安全意识,多学习安全相关知识 ,在孩子和老人面前以身作则,不在无防护措施的情况下参与任何危险事件;
② 在家庭环境方面,预防工作要到位 ,例如窗台阳台栏杆安装好,家里家具尖锐角包好,容易烫伤、摔裂、割伤的器具都放高,电源开关防护措施都做好,房间的备用钥匙要备好(避免小朋友被自己反锁在内)等;
③ 家长都对幼儿园里教师的安全意识、应急素养要求很高,但很少会对自己有这方面的要求,如果可以,我们都 应该多学习一些应急知识 ,包括突发事件的鼻腔异物、喉咙异物、鼻出血、摔伤、踩踏、中暑、溺水、意外窒息等的处理方法,伤害事故的幼儿脱臼、韧带损伤、骨折、割伤、刺伤、烧伤、烫伤等的应对方法,饮食问题的食物中毒、食物过敏、误服药物等的紧急应对,自然灾害的火灾、地震、洪水、台风等的救助方法。
2、 家长要时常向孩子灌输安全知识。
教育部颁发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里,「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一项,教育建议就有:
帮助幼儿了解周围环境中不安全的事物,不做危险的事。如不动热水壶,不玩火柴或打火机,不摸电源插座, 不攀爬窗户或阳台 等。如果平日家长就对孩子有这方面观念和知识的灌输,相信孩子也会在老人怂恿爬出阳台救猫时提出质疑。
不仅如此, 各个方面的安全问题,我们都应该在生活里常常向孩子提及 :
① 交通安全 ,如如斑马线、红绿灯的应用,不在马路边打闹玩耍的规则等;
② 消防安全 ,如认识常见的安全标志——「小心触电、小心有毒、小心辐射、安全出口、禁止下水」等,认识破窗锤、灭火器等,记住简单的求助电话110、120、119及运用;
③ 灾难安全 ,如地震火灾等,切勿使用电梯逃生,着火时,尽量用浸湿的衣物披裹身体,捂住口鼻等;
④ 电器设备使用安全 ,如避免在潮湿的浴室里使用电吹风,走开时要将电源关闭,不用金属餐具盛饭放在微波炉加热,不将易燃物品堆放在电暖炉附近等;
⑤ 饮食卫生安全 ,如饭前便后洗手,煮熟的食物才能食用,瓜果要洗净才能吃,不吃保质期过期食物等;
⑥ 防溺水安全 ,如不得私下下水游泳,不到无安全措施、无人救援的水域游泳,发现落水者时寻求周边大人帮助或报警,切勿盲目下水施救等;
⑦ 防拐安全 ,如不吃陌生人的食物,不跟陌生人走,记住自己的名字和父母的名字、家庭住址和家长的电话号码,若走失留在原地等待或寻求工作人员帮助等;
⑧ 防止暴力伤害安全 ,如避免冲突,想办法逃离,求助家长或老师等,遇到危险时,可以破坏玻璃、家具等器具,可以不顾别人,自己先跑,可以欺骗坏人,可以不保守坏人的秘密等。
安全无小事 ,只有我们重视了,才能在最大程度上避免因老人和孩子的认知不足而引发的危险。
我也曾在另一个回答里推荐过儿童安全知识的绘本,建议家长们可以结合使用绘本,多向孩子灌输安全知识:
谢邀 @知乎亲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