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本身就是一个工具,不是所有人都需要写诗歌文章、参加华语辩论,大部分人只需要日常的听说读写能力,汉语也一样,就是一个工具,如果这工具日常也没什么用,那自然也就没人愿意去学。
那么,怎么才算『有用』呢?
主要看有没有用这个语言的社群,这个社群未必是住在一起的人,也可以指在社会交际中经常接触的人群。
如果有一个社群中使用汉语,那么就是有用,如果一年除了拜年贴对联也用不上几次,那就是没用,很自然就会被遗忘掉。
美国华人和马来西亚华人是两个很典型的例子。
对于美国华人,我一个美国朋友根据他认识的华人做了这样的总结——第一代到美国的华人,会说汉语也会写;第二代,不会写但是会说;第三代,既不会写也不会说。
非常到位啊,其实这个逐代衰退的汉语能力,说明的是一个很现实的现象, 年轻人犯不上专门去学汉语啊 。
对于第一代,他们的汉语能力来自于母国的教育,然后他们在家里也会说汉语,但是他们的后代,有必要去学汉语吗?华人在美国社会中根本不处于一个强势的地位,而外面的文化环境要比华语文化环境强势得多,外面文化所支撑的